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悅聽|天賦和努力哪個更值錢?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張鵬龍朗讀音訊

文|左小丘

先講個俗套的職場故事:

認識一個朋友, 他當初剛剛工作的時候, 飽受工作和生活效率的困擾。

手下負責著幾百個客戶和代理, 再加上公司的繁文縟節, 疲于應付。

每天輪流的泡在客戶、酒店之間, 喝完了啤酒喝白酒, 或者兩者輪流摻著喝。 但是自己的業績和投入的精力相比, 卻是慘不忍睹。

後來有一天, 他疲憊地靠在自己的工位上, 觀察到自己的一個同事工作起來格外輕鬆。

那位同事很有效率, 每天準時八點十五分到公司以後, 馬上打開電腦, 開始工作。 從開始那一分鐘直到上午九點公司裡的人到齊為止, 他絕對不會因為任何原因中斷自己的工作, 他身邊的人也已經掌握這個規律, 很少有人在這個時間去騷擾他。

一到九點, 他會馬上合上筆記本, 和剛剛到來的同事到會議室開會。 辦公室最熱鬧的時間段是九點三十到十點三十左右,

大家都在互相聊天。 他會利用這個時間段, 批發性的和很多人一起溝通, 目的精准而不失禮儀。 午飯他很少在公司吃, 都會和客戶約好, 儘量在離公司最近的飯店吃飯, 省下的時間全部用來看書學習。

事實上, 從參加第一天的員工會議開始, 他就勇於發言, 給領導留下了初步印象。 當其他新員工埋頭苦幹、還分不清單位元裡誰是誰的時候, 他就已經很快地掌握了工作的大致情況。

朋友也很努力, 只是他的努力沒有那麼高效, 所以遠遠談不上有多少價值。

他手上的資源都是拼死拼活跑出來的, 萬一哪天身體垮了, 人走茶涼, 客戶自然而然也就和你斷了聯繫。

可是那位同事不一樣,

他用最高效的方法對待工作, 既不消耗自己的精力, 又不浪費別人的時間。 這樣的努力顯然更容易留得住人心。

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辯題, 是關於“天賦和努力哪個更值錢”。

如果非要我選一個, 我覺得那就是努力, 而且必須是高效的努力。

哪怕不是為了什麼即時的好處, 這個腳步也不能走得太慢。

在我們年少的時候, 或許某些時候真的可以憑藉著天賦、運氣等等這些與生俱來的優勢, 在相博時險勝一籌, 但是啊, 隨著人生舞臺上的大幕被徐徐拉開, 能助你克敵制勝的, 能讓贏到最後的, 一定是高效的努力。

《射雕英雄傳》裡面有一個情節:黃蓉被一個巨大的海蚌夾住了腳, 費了老大的勁也掰不開, 結果抓了一把細沙放到蚌殼裡面, 蚌就自己打開了, 花費不了多少氣力, 因為蚌最怕的就是細沙。

普通的人做事情, 高端的人追效率。

無謂的努力只會讓自己陷入努力的假像中, 所以我們不得不時刻警惕自身的局限性, 主動去遮罩那些正在消耗我們卻對自身並無多大益處的事情。

世界就這麼大, 時間就這麼多。 所以你的時間價值, 就是你的人生價值。 我們每天做的努力, 也不過都是為了把自己的價值最大化而已。

我自己是個線上英語網站的實習生, 經常也會有學生問我:“老師的課我也聽了, 該做的試題也做完了, 我感覺我各方面學的都不錯, 也有經常去圖書館自習, 怎麼英語還是學不好呢?”

難道真的是別人的問題嗎?是老天爺待人有偏見或者就是你的運氣不夠好嗎?

不是這樣。

每個人在學習面前, 機會幾乎都是平等的。 大家擁有一樣的資源, 付出同樣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 但得到的成果卻還是會不一樣。

為什麼?

不為別的, 就問問自己:你的學習時間是看起來的那麼高效嗎?你真的沒有在假裝學習嗎?

在圖書館占著座位遲遲不去,去的早了就開始趴在桌子上補覺,睡醒了拿出手機刷一刷,小半天就這樣在看似忙碌中過去了。

別人看到的都是你早出晚歸於自習室的樣子,你也麻痹自己,可是只有時間知道你到底糟蹋了它多少次,為它付出了多少成本和代價。生活這個圈子其實很小,現在的假裝,總會有後悔的那一天。

知乎上有個提問說:那些目標明確,效率高的人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我當即想到了幾年前紅遍網路的清華學堂的馬氏姐妹,她們那份被廣為傳播的“作息時間表”:

馬冬晗早上6點起床,鍛煉,早飯;中午11點25分至13點20分吃午飯,列印課件……20點55分至22點30分做習題,複習物理;22點30分至23點聽CNN英語,而睡眠時間每天只有五六個小時。在網上,姐妹倆早已被冠以“學霸”稱呼,被誇讚說這才時大學生應該有的勁頭。

是的,她們很勤奮。可是我們大多數人根本不清楚勤奮的本質,其實行動只是勤奮的外在表現形式。

真實的勤奮是除了去做,還要不斷想著突破,想著超越,想著明天一定要比今天更好。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的作者李尚龍說,後來我們才會明白,其實曾經那些自己的努力,都只是一些假像,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的自欺欺人。

所以,人這一生不是要努力,是要高效地努力。我們許多的努力真的只是不斷地低水準重複,這都是習慣性的動作,是除了你之外任何人都能做到的無效的努力。

這種低品質的努力,隨時都有被替代的可能。而我們大多數人奮鬥的目標絕不是想做那個能隨隨便便就被換掉的人。

稻盛和夫說: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做低水準重複,那麼任何新的、困難的事物,無論過多久都不會完成。

只有經過高效的努力,你才會早一些看到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然後才有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以及自己到底能成就什麼。

早一些看到,你才有選擇的餘地、才有調整的空間、才可能有急流勇退和金盆洗手的資格。

❖左小丘❖

堅持原創,不堅持更新。在帝都堅守夢想的丘叔,沒事就愛和你聊聊人生談談理想。文章首發一生與所愛 (q1951663829)。

聲音:張鵬龍

《厚街新聞》主播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

歡迎廣大文友投稿

讓我們為您美妙的文字加上動聽的聲音

投稿郵箱:hjyueting@21cn.com

往期精彩回顧

在圖書館占著座位遲遲不去,去的早了就開始趴在桌子上補覺,睡醒了拿出手機刷一刷,小半天就這樣在看似忙碌中過去了。

別人看到的都是你早出晚歸於自習室的樣子,你也麻痹自己,可是只有時間知道你到底糟蹋了它多少次,為它付出了多少成本和代價。生活這個圈子其實很小,現在的假裝,總會有後悔的那一天。

知乎上有個提問說:那些目標明確,效率高的人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我當即想到了幾年前紅遍網路的清華學堂的馬氏姐妹,她們那份被廣為傳播的“作息時間表”:

馬冬晗早上6點起床,鍛煉,早飯;中午11點25分至13點20分吃午飯,列印課件……20點55分至22點30分做習題,複習物理;22點30分至23點聽CNN英語,而睡眠時間每天只有五六個小時。在網上,姐妹倆早已被冠以“學霸”稱呼,被誇讚說這才時大學生應該有的勁頭。

是的,她們很勤奮。可是我們大多數人根本不清楚勤奮的本質,其實行動只是勤奮的外在表現形式。

真實的勤奮是除了去做,還要不斷想著突破,想著超越,想著明天一定要比今天更好。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的作者李尚龍說,後來我們才會明白,其實曾經那些自己的努力,都只是一些假像,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的自欺欺人。

所以,人這一生不是要努力,是要高效地努力。我們許多的努力真的只是不斷地低水準重複,這都是習慣性的動作,是除了你之外任何人都能做到的無效的努力。

這種低品質的努力,隨時都有被替代的可能。而我們大多數人奮鬥的目標絕不是想做那個能隨隨便便就被換掉的人。

稻盛和夫說: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做低水準重複,那麼任何新的、困難的事物,無論過多久都不會完成。

只有經過高效的努力,你才會早一些看到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然後才有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以及自己到底能成就什麼。

早一些看到,你才有選擇的餘地、才有調整的空間、才可能有急流勇退和金盆洗手的資格。

❖左小丘❖

堅持原創,不堅持更新。在帝都堅守夢想的丘叔,沒事就愛和你聊聊人生談談理想。文章首發一生與所愛 (q1951663829)。

聲音:張鵬龍

《厚街新聞》主播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

歡迎廣大文友投稿

讓我們為您美妙的文字加上動聽的聲音

投稿郵箱:hjyueting@21cn.com

往期精彩回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