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戰日本12大軍工廠,各個耳熟能詳,歷歷在目!

一、三菱財團

日本三菱財團旗下的三菱重工生產和製造了包括飛機、坦克、軍艦在內大量的武器, 被稱之為二戰殺人工廠!其主要生產的飛機包括:A5M九六式艦戰990架、A6M零戰(包括其各改進型在內共生產10938架)等超過一萬多架,

生產的軍艦包括:(航空母艦:大鷹號、隼鷹號、天城號、龍驤號), 生產坦克和裝甲車輛包括:一式中型坦克(587輛)、九七式中型坦克(1450輛)、九五式輕坦克(2375輛)

二、.川崎重工

川崎重工在二戰期間生產的武器包括:生產了飛機10570架,生產的戰艦包括:(航空母艦:加賀號、瑞鶴號、瑞穂號、飛鷹號、大鳳號、).

三.富士重工(現在的SUBARU斯巴魯)

富士重工在二戰期間總共生產了各類型的軍用飛機20000餘架, 占到二戰時期日本軍用飛機總產量的31.7%。 由此超過三菱排名第一。

另外富士重工還生產了44100台發動機, 僅次於三菱重工排名第二。 而Subaru斯巴魯則是富士重工有限公司( FHI )旗下專業從事汽車製造的公司。

四.日立(HITACHI)

在日本軍國主義的對外侵略戰爭之中, 日立製作也大量生產了軍艦、坦克、發動機軍用飛機引擎及其他零件,

一直到戰爭結束, 總共生產飛機引擎11969台。 其中生產的坦克包括:九七式中型坦克(與相模兵工廠一起生產了2123輛)。

五.日產(NISSAN)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刺激了日產汽車的高速發展。 他們為了適應軍國主義的戰時經濟體制, 改產卡車和其他的各種軍用車輛,

生產規模不斷的擴大。 說起日產汽車不得不介紹在偽滿洲國扮演重要角色的鯰川義介。 鯰川義介在日軍侵佔中國東北之後, 把他屬下的壟斷企業全部搬到了東北, 並成立了“滿洲重工業開發株式會社”, 成立之初的資本為四億五千萬日元, 而到了1940年之後, 猛增到二十四億日元, 鯨吞了中國人民無數的血汗與生命。 在日本投降之後, 鯰川作為了戰犯被關押在巢鴨監獄候審, 但在美國的庇護之下, 竟然逃過了東京審判, 並於一九四七年被釋放。 而日產康采恩變成了戰後新六大財團之一的芙蓉財團(也稱鯰川-安田財團)直至今日。

六.松下電器 (PANASONIC)

松下電器對日本侵略戰爭的貢獻是絕對突出的。 在1938年初, 松下電器 開始接受“陸軍省”的訂單, 中標企業是松下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其產品主要是是機關槍子彈的簡單金屬部分。在1943年7月,松下收音機股份公司開始製造整套的軍用無線電收發報機。而在1944年,松下電器幾乎生產了日軍所有軍用通信設備的整機和部件,例如:大型收發報機和可擕式收發報機

七.東芝(TOSHIBA)

無論是在二戰前還是戰後,東芝電器都從屬於日本三井財團。在二戰期間,東芝主要生產軍用雷達和軍用電子管等半導體設備。

八.日本電器(NEC)

日本電器NEC成立於1899年,在二戰爆發之後更是完全投靠住友財團的旗下直至今天。在二戰期間和住友電器一起,共同為日本軍隊生產了雷達、無線電話和電子管等電子與半導體設備。

九.五十鈴(ISUZU)

五十鈴(ISUZU)在二戰期間,主要為日本軍方製造裝甲車、牽引車已經軍用卡車等軍用車輛。在二戰結束之後於1949正式改名為五十鈴汽車公司(投靠了戰後新成立的一勸系財團)至今現在。

十.日野(HINO)

日野公司在1928年開發出“神風”型飛機引擎。在二戰期間,日野公司作為重要的軍工企業為日本軍隊提供包括飛機引擎、裝甲車、坦克、軍用卡車和牽引車等大量軍用裝備。在1959年後又改名日野自動車工業直至今天(現在日野公司是豐田集團的成員)。

十一、雅馬哈

雅馬哈1897年改名為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在1900年開始生產鋼琴。日本樂器在1938年受日軍方委託並開始大量生產金屬和木制螺旋槳和航空零件等軍需物資,在戰後生產螺旋槳和航空零件的工廠被分離成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也就現在是生產摩托的那家)。

十二.尼康 (NIKON)

尼康的前身是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在二戰期間尼康幾乎生產了所有日軍軍用的望遠鏡、瞄準儀、軍用測距儀、軍用航空照相機、潛望鏡。

十三.日軍的化學武器與日本企業

在二次大戰中日本在化學武器的生產上採用的流程是,先是由民間企業生產化學原料,然後送到軍方嚴格保密的兵工廠製作成化學毒劑。

而其中為毒劑生產提供原材料的企業資料如下:

三井礦山、尾崎染料、住友化學三菱商會、關西油漆、

曾據英國的BBC的統計,日本軍在中國用毒氣殺害了至少270多萬人,在中國遺留了230萬件化學武器和120噸化學毒劑,而立邦漆前身是1881年成立的光明社,是靠為日本海軍提供艦船塗料發家的。

中標企業是松下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其產品主要是是機關槍子彈的簡單金屬部分。在1943年7月,松下收音機股份公司開始製造整套的軍用無線電收發報機。而在1944年,松下電器幾乎生產了日軍所有軍用通信設備的整機和部件,例如:大型收發報機和可擕式收發報機

七.東芝(TOSHIBA)

無論是在二戰前還是戰後,東芝電器都從屬於日本三井財團。在二戰期間,東芝主要生產軍用雷達和軍用電子管等半導體設備。

八.日本電器(NEC)

日本電器NEC成立於1899年,在二戰爆發之後更是完全投靠住友財團的旗下直至今天。在二戰期間和住友電器一起,共同為日本軍隊生產了雷達、無線電話和電子管等電子與半導體設備。

九.五十鈴(ISUZU)

五十鈴(ISUZU)在二戰期間,主要為日本軍方製造裝甲車、牽引車已經軍用卡車等軍用車輛。在二戰結束之後於1949正式改名為五十鈴汽車公司(投靠了戰後新成立的一勸系財團)至今現在。

十.日野(HINO)

日野公司在1928年開發出“神風”型飛機引擎。在二戰期間,日野公司作為重要的軍工企業為日本軍隊提供包括飛機引擎、裝甲車、坦克、軍用卡車和牽引車等大量軍用裝備。在1959年後又改名日野自動車工業直至今天(現在日野公司是豐田集團的成員)。

十一、雅馬哈

雅馬哈1897年改名為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在1900年開始生產鋼琴。日本樂器在1938年受日軍方委託並開始大量生產金屬和木制螺旋槳和航空零件等軍需物資,在戰後生產螺旋槳和航空零件的工廠被分離成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也就現在是生產摩托的那家)。

十二.尼康 (NIKON)

尼康的前身是日本光學工業株式會社,在二戰期間尼康幾乎生產了所有日軍軍用的望遠鏡、瞄準儀、軍用測距儀、軍用航空照相機、潛望鏡。

十三.日軍的化學武器與日本企業

在二次大戰中日本在化學武器的生產上採用的流程是,先是由民間企業生產化學原料,然後送到軍方嚴格保密的兵工廠製作成化學毒劑。

而其中為毒劑生產提供原材料的企業資料如下:

三井礦山、尾崎染料、住友化學三菱商會、關西油漆、

曾據英國的BBC的統計,日本軍在中國用毒氣殺害了至少270多萬人,在中國遺留了230萬件化學武器和120噸化學毒劑,而立邦漆前身是1881年成立的光明社,是靠為日本海軍提供艦船塗料發家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