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防城港智慧氣象系統 真正實現養蝦不“瞎養”

記者 韋嘉誠 通訊員 胡建明

“該系統包括監測、預警、調控及綜合防災等功能, 可以採集控制養殖池塘的水溫、溶氧量、PH值等, 它將傳統主觀粗放式的海水養殖方式轉變為資料化、精准化的科學養殖方式, 將有效提高海水養殖的抗擊自然災害風險能力, 有效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在採訪過程中, 防城港市氣象局副局長周啟強如數珍家, 扳著手指頭一一向記者介紹海水養殖智慧氣象服務系統的強大功能和作用。 而對於開發、啟動該系統, 防城港市氣象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2014年, 該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實現防城港市海洋漁業跨越式發展的相關要求,

根據中國氣象局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工作要求, 並結合我市的氣候背景, 在突出我市沿海養殖特色的基礎上, 啟動海水養殖智慧氣象服務系統的開發研究。 2015年, 該系統在東興市江源水產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試點投入使用。 當年9月中旬, 自治區考評組到我市考評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創建工作時, 對該系統給予了高度評價, 稱此套系統為“示範區最具特色、最具高科技含量的服務系統之一, 是示範區的建設特色和亮點之一”。

據瞭解, 海水養殖智慧氣象服務系統是利用智慧傳感、智慧處理及智慧控制等物聯網技術, 將現代氣象觀測、互聯網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等有機結合,

擁有監測、預警、調控及綜合防災等功能。 它可以對養殖水體進行即時線上監測, 包括水溫、溶氧量、酸鹼度(PH值)等;同時, 系統安裝的360度旋轉攝像機可對整個養殖場進行視頻監控, 監控畫面通過網路傳輸到手機、電腦或專用顯示幕上。 該系統還可以對養殖場所周圍天氣預報預警(大環境預警)和養殖池塘水體要素變化預報預警(小環境預警), 當養殖池塘水體某一要素達到報警閥值時, 系統會通過手機自動報警提醒使用者及時開啟設備改善養殖池塘生態環境。 而在遠端控制功能方面, 該系統通過物聯網的技術應用, 使用者可以根據池塘水體要素的變化, 遠端控制開關打氧機等。

“以前不管是養蝦還是養魚都是比較粗放的, 一般都是通過人工來觀察這個水體是不是缺氧, 是不是酸鹼度不夠等等, 既不準確也給養殖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東興市江源水產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騰小東介紹說, 安裝海水養殖智慧氣象服務系統後, 對養殖池塘建立一個穩定的溶氧閾值, 當水體氧含量低於溶氧閾值影響到魚蝦生長時, 養殖戶就可以通過手機自動開啟打氧設備, 當氧含量達到標準值時再通過手機關閉設備, 同時在手機上還可以通過遠端攝像頭查看打氧設備的工作狀態。 這樣不僅方便操控節約人力成本, 而且還達到合理開啟打氧設備節約電費成本。

據介紹, 養殖公司投入使用該技術系統後,

每個蝦塘在一個養蝦季裡可以節省電費2000多元, 與此同時, 由於科學精細化管理, 養殖環境得到大大改觀, 養殖池塘每畝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 也規避了一些依靠工人經驗所帶來的養殖風險。 真正實現了運用科學技術降低養殖成本, 同時又提高了養殖效益, 讓養蝦不會出現“瞎”養。

隨著特色農業發展對精細化氣象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 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 即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不斷完善。 近年來, 防城港市氣象部門重點圍繞 “三農”服務需求, 創新服務方式, 大力發展智慧氣象服務, 努力打造智慧氣象“防城港版”, 服務北部灣沿海地區。 據周啟強介紹, 下一步, 該局還將根據種植業和養殖業相似的特點,

通過改變監測和預報的要素, 進一步擴展種植業服務功能, 使養殖智慧氣象服務系統能夠應用於種植業。 同時, 在保證服務效果的基礎上, 該局將儘量降低軟硬體成本, 使該專案成果能夠得到大範圍推廣應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