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深初探烏岩嶺,秋山秋水秋意濃

秋深初探烏岩嶺

圖文 靜謐夜空流星

甌城街頭, 樹梢掉落一片葉子, 半綠泛黃, 在風中飄搖墜地。 猛然覺得拂面吹過的風有了秋的涼意。

於是, 便不由自主憧憬起大山深處的秋來。

說起賞秋, 甌人大抵總是想到文成紅楓古道。 其實真正的大山秋豔在泰順, 在泰順烏岩嶺。 曾經遠隔了千山, 烏岩嶺的秋養在深閨人未識。

而今高速公路開通, 拉近烏岩嶺與甌城的距離。 先行者帶回山中秋紅照片, 驚起無數豔羨。

這個秋天去看秋, 約朋拉伴烏岩嶺。 烏岩嶺的秋不似北地鋪陳遍野的霸氣, 更多些萬綠叢中片片紅的嬌羞,

像極少女飛紅暈頰的回眸。

這裡有溫州之巔白雲尖, 發源了甌城第二大河飛雲江。 沿源頭細流溯水, 經漱玉溪, 過八仙橋。 抬頭見天藍澄碧白雲飄浮, 側耳聽淺瀑叮咚水聲輕訴。

一帶溪灘, 烏岩溜圓, 被溪流浸濕了, 映著秋陽, 微微泛出溫潤光澤。

出露水面的石頭上,落滿各種黃色葉片,點染些紅葉豔麗,極易勾起人生感慨。有人傷秋,歎息一地揉碎的憂愁,大抵是情感細膩的俊秀憶昔撫今,感懷往事。

有人樂秋,推崇秋紅壯行色的縱橫,該當是堂堂八尺的兒郎睹物思志,借勢抒懷。我以為無論傷秋,抑或樂秋,皆未體悟到烏岩嶺秋的神韻。

烏岩嶺的秋韻,凝在烏岩上,藏在綠葉間,幻作紅黃葉,飄在清淺溪。

岩是烏岩嶺的骨,綠是烏岩嶺的顏,紅是烏岩嶺的妝,水才是烏岩嶺的魂。

無論季節更替,寒署易換;無論外界如何光怪陸離,那一溪流淌的飛雲源,或汨汨,或湍急,或平鋪溪石透如琥珀,或縱身飛躍直下斷隘,揮灑自如,急緩隨勢。

最著迷處,小坎流急,水紋如絮,恰有落葉點綴得當,秋韻的隨性便有了意趣。

出露水面的石頭上,落滿各種黃色葉片,點染些紅葉豔麗,極易勾起人生感慨。有人傷秋,歎息一地揉碎的憂愁,大抵是情感細膩的俊秀憶昔撫今,感懷往事。

有人樂秋,推崇秋紅壯行色的縱橫,該當是堂堂八尺的兒郎睹物思志,借勢抒懷。我以為無論傷秋,抑或樂秋,皆未體悟到烏岩嶺秋的神韻。

烏岩嶺的秋韻,凝在烏岩上,藏在綠葉間,幻作紅黃葉,飄在清淺溪。

岩是烏岩嶺的骨,綠是烏岩嶺的顏,紅是烏岩嶺的妝,水才是烏岩嶺的魂。

無論季節更替,寒署易換;無論外界如何光怪陸離,那一溪流淌的飛雲源,或汨汨,或湍急,或平鋪溪石透如琥珀,或縱身飛躍直下斷隘,揮灑自如,急緩隨勢。

最著迷處,小坎流急,水紋如絮,恰有落葉點綴得當,秋韻的隨性便有了意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