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VR創業者如何度過行業的大浪淘沙

原標題:VR創業者如何度過行業的大浪淘沙?

2016年是VR全面爆發的一年, 也被稱為VR元年。 不論是科技巨頭還是初創公司都紛紛加入VR行業。 但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 由於VR設備發展緩慢, 技術不成熟。 內容延續性難以保證等原因。 VR市場開始陷入寒冬論的漩渦。 目前已經有多個VR企業由於盈利模式不清, 資金鏈斷裂導致虧損倒閉。

中國商務部前部長陳德銘在博鼇論壇上說, “VR市場裡有一些泡沫, 需要經歷市場的優勝劣汰, 讓一些泡沫破掉, 讓品質更好的VR企業走上去。 ”那麼從現階段來看, 什麼類型的VR企業可能在這波泡沫中出局呢?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裁員、倒閉風波可成為參考。

哪些企業會被行業淘汰?

有投資者稱, 當你觀察一家公司是否有價值的時候, 要麼看他們的盈利能力, 要麼就是他們有很深的知識積累, 能讓他們在長期競爭中占得優勢。 而如果是投資早期專案(比如目前的VR市場),

判斷標準包括:市場機遇、團隊和產品。

從去年開始的裁員、倒閉風波來看, 許多VR團隊缺乏實質上的突破, 如國內的暴風魔鏡、米多娛樂、樂視VR, 國外的Vrideo等, 或缺乏足夠有吸引力的技術, 或缺乏吸引使用者重返平臺的誘惑內容, 最終難逃資金缺乏窘境,

走向裁員或破產之路。

另一方面, 管理團隊也不容忽視。 以完美幻境為例, 這家公司很早進入了全景相機行業, 並獲得英特爾等機構的投資。 但由於定位模糊(不願放棄專業市場, 又想打消費者主意)、競爭加劇(諾基亞、Facebook、Jaunt等入局)造成融資受阻等因素, 最終難逃失敗。

VR企業的生存之道

如今的VR泡沫讓我們聯想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在歐美多個國家股市, 與科技及新興互聯網相關企業股價高速上升, 隨後蔓延至亞洲相關股市乃至中國股市。 在泡沫消退後, 許多網路公司把風資金燒光後停止交易, 許多甚至還沒有盈利過。

據說當時最煽情的說法是, 一個碗上寫著.com的乞丐都能拿到上千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這與上半年眾多創業者湧入VR產業, 並輕鬆拿到融資何其相似。 在資本漸趨理性, VR告別“野蠻生長”進入洗牌期的現在, 那些從互聯網泡沫中活下來, 且成功做大的企業值得VR從業者借鑒和學習。

雖說VR市場有些泡沫, 但對HTC來說, VR代表著未來, 有望改變世界。 這家公司最近出售了位於上海的手機製造商,

將所得款項用於VR投資;HTC還強調生態體驗重要性, 並通過軟硬體結合, 佈局VR市場。 董事長王雪紅認為, VR應用端市場的爆發將在兩年後到來, “所以我們要趕快佈局。 ”(延伸閱讀:賣掉手機的HTC VR 能成為他的救命稻草嗎)

同樣值得借鑒的還有搜索巨頭Google, 該公司創始人之一的布林把互聯網視為通往未來的必經之路。 1998年, 佩奇和布林向Sun聯合創始人Andy Bechtolsheim演示了一項新型互聯網搜索技術, 成功獲得10萬美元投資。 同年9月, Google正式成立。 佩奇1999年接受採訪時曾明確表示, 今後的追趕目標是雅虎等互聯網企業。

Google的成功來源於創新,在Google創建之時,業界對互聯網搜索的理解是:某個關鍵字在一個文檔中出現的頻率越高,該文檔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列位置就要越顯著。而布林則認為,決定文檔在搜索結果中排列位置的因素是一個文檔在其它網頁中出現的頻率和這些網頁的可信度,網頁在受眾中的知名度和品質是決定性因素。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Google之所以如此簡潔,是因為兩位創始人都不懂HTML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用戶只能通過點擊回車鍵進行搜索(它上面連“提交”按鈕都沒有)。說明真正能吸引的還是內容,對於產品的功能可以逐步的完善。憑藉創新技術,Google度過了互聯網泡沫,並達到了佩奇和布林也沒能預料的高度。

活下去就有機會成巨頭?

當然,即使有創新理念和技術,創業之初也是非常艱難的。許多創始人曾有過賣掉公司念頭,卻因無人接手等原因告吹,最終才有了後來的商業巨頭。這其中最出名的非馬化騰想100萬賤賣QQ莫屬了。還有其他賣公司的案例,丁磊“三次賣網易”、1999年Google想100萬美元賣身,以及紮克伯格早期想賣Facebook等等。而這些賣不掉公司的崛起,或許可成為VR行業中艱難創業者的“慰藉”:活下去就有成為巨頭的機會。

利用附加服務帶動VR消費

雖然VR行業尚不成熟,但已經滲透到教育、遊戲、電影、房地產等產業。以去年為例,VR線下體驗店可謂火遍了全中國,但眾多創業者紮堆VR線下體驗店,也造成了後來眾多生意人逃離線下體驗店模式。

去年國內VR線下體驗店的數量超過了3000家,但許多商家都是採用低端的VR蛋椅為主,而且缺乏具有吸引力的VR內容,難以獲取回頭客。另一方面,眾多VR線下體驗店的內容同質化嚴重,甚至很多遊戲就是Demo,造成的VR體驗也不是太好。(延伸閱讀:VR體驗店對產業很重要,卻是創業者的墳墓?)

此外,VR線下體驗店不僅缺乏好的盈利模式,還可能面臨硬體更迭、多家線下體驗店聚集到同一商圈,從而造成經營者不賺錢的狀況。但我們也看到,一些團隊通過VR+輕餐飲,或是VR與電影院相結合的方式,獲得了相對較好效果。這也告訴我們,VR從業者除了技術和內容體驗外,還可以通過附加服務來提升吸引力。

如果一家創業公司只是想接著VR的熱度來炒概念贏得資金,卻無法給用戶提供真正的價值。又或是過早的進入了VR市場卻無法熬過這漫長的成熟過程,都是無法逃開被行業淘汰的命運。所以,希望VR創業者能對盈利模式,自身的實力以及市場都有深刻的思考及瞭解。再選擇是否要進入VR行業進行一番漫長的拼搏。

Google的成功來源於創新,在Google創建之時,業界對互聯網搜索的理解是:某個關鍵字在一個文檔中出現的頻率越高,該文檔在搜索結果中的排列位置就要越顯著。而布林則認為,決定文檔在搜索結果中排列位置的因素是一個文檔在其它網頁中出現的頻率和這些網頁的可信度,網頁在受眾中的知名度和品質是決定性因素。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Google之所以如此簡潔,是因為兩位創始人都不懂HTML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用戶只能通過點擊回車鍵進行搜索(它上面連“提交”按鈕都沒有)。說明真正能吸引的還是內容,對於產品的功能可以逐步的完善。憑藉創新技術,Google度過了互聯網泡沫,並達到了佩奇和布林也沒能預料的高度。

活下去就有機會成巨頭?

當然,即使有創新理念和技術,創業之初也是非常艱難的。許多創始人曾有過賣掉公司念頭,卻因無人接手等原因告吹,最終才有了後來的商業巨頭。這其中最出名的非馬化騰想100萬賤賣QQ莫屬了。還有其他賣公司的案例,丁磊“三次賣網易”、1999年Google想100萬美元賣身,以及紮克伯格早期想賣Facebook等等。而這些賣不掉公司的崛起,或許可成為VR行業中艱難創業者的“慰藉”:活下去就有成為巨頭的機會。

利用附加服務帶動VR消費

雖然VR行業尚不成熟,但已經滲透到教育、遊戲、電影、房地產等產業。以去年為例,VR線下體驗店可謂火遍了全中國,但眾多創業者紮堆VR線下體驗店,也造成了後來眾多生意人逃離線下體驗店模式。

去年國內VR線下體驗店的數量超過了3000家,但許多商家都是採用低端的VR蛋椅為主,而且缺乏具有吸引力的VR內容,難以獲取回頭客。另一方面,眾多VR線下體驗店的內容同質化嚴重,甚至很多遊戲就是Demo,造成的VR體驗也不是太好。(延伸閱讀:VR體驗店對產業很重要,卻是創業者的墳墓?)

此外,VR線下體驗店不僅缺乏好的盈利模式,還可能面臨硬體更迭、多家線下體驗店聚集到同一商圈,從而造成經營者不賺錢的狀況。但我們也看到,一些團隊通過VR+輕餐飲,或是VR與電影院相結合的方式,獲得了相對較好效果。這也告訴我們,VR從業者除了技術和內容體驗外,還可以通過附加服務來提升吸引力。

如果一家創業公司只是想接著VR的熱度來炒概念贏得資金,卻無法給用戶提供真正的價值。又或是過早的進入了VR市場卻無法熬過這漫長的成熟過程,都是無法逃開被行業淘汰的命運。所以,希望VR創業者能對盈利模式,自身的實力以及市場都有深刻的思考及瞭解。再選擇是否要進入VR行業進行一番漫長的拼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