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實存在的驚天大巨蟒!亞馬遜森蚺竟能吃掉美洲豹!

真實存在的驚天大巨蟒!亞馬遜森蚺竟能吃掉美洲豹!世界上有許多種蟒蛇, 它們擁有強大的吞食能力。 今天小編盤點了八中真實存在的驚天大巨蟒, 其中排名第一的亞馬遜森蚺擁有極強的戰鬥力, 而且捕食的範圍很大, 能夠吃掉一隻美洲豹。

1、亞馬遜森蚺簡稱森蚺。 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 棲息於南美洲, 最長可達10米以上, 重達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 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幹;但一般森蚺長度在5米左右。

森蚺生性喜水, 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 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 就連兇殘成性的美洲豹也可能成為森蚺的腹中餐, 有時甚至吞吃長達2.5米的凱門鱷。 森蚺會把凱門鱷緊緊纏繞, 直到它窒息死亡, 然後整條吞下去, 以後幾個星期不用進食。

2、黃金蟒。 是緬甸蟒蛇的白化突變種, 能有個4度溫差。 口腔饋爛是它的比較常見毛病, 乾淨的食物選擇是預防的唯一好辦法。 一旦發生這毛病, 蟒就開始拒食。 可以用雙氧水稀濕後清洗。 這種是最常見的問題, 喜歡飼養這東西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

3、網紋蟒。 號稱世界上最長、絞殺力最強的蛇。 野生網紋蟒性情粗暴, 曾有過吃人的記錄。 最大體長為10.32公尺, 是僅次於亞馬遜森蚺的第二大蛇類。

上唇鱗有凹陷的唇窩。 頭部有三條黑細紋, 一條在頭部正中, 另兩條由兩眼延伸到嘴角, 身體背部為灰褐色或黃褐色, 有複雜的鑽石型黑褐色及黃或淺灰色的網狀斑紋花紋, 故得其名。 雖然身體細長, 卻是很強力的掠食者。 有許多人類被殺且吞噬的紀錄。 無毒, 性情較溫和。

4、球蟒。 生活在中非和西非。 從塞內加爾到烏干達, 從草原到樹林, 他們在樹上與在地上同樣感到舒適。 他們喜歡微弱光線的環境, 在黎明和黃昏, 他們會變得活躍。

在歐洲, 他們被稱呼為“皇蟒”, 而在美國就用“球蟒”這一稱呼, 這是因為當他們感到緊張的時候, 他們會把自己的身體捲縮成一個很緊的球, 並把頭穩固的藏在中心。 像很多其他蟒類一樣, 球蟒也是一種溫和的蛇類。 主要以小型哺乳類動物為食。

在飼養中,球蟒在最初的三年中可以每年長長一英尺,並在三至五年中成為成年的個體。曾有記錄,最長命的球蟒整整活到了48歲。雌性的球蟒每次會下4至10枚蛋,並且會一直盤住它們,直到它們孵化。在三個月的孵化期中,不會離開,也不會進食。

5、緬甸蟒。也有人稱為緬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亞洲岩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它是東南亞地區的本土品種,多居於熱帶雨林裡。

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較容易接觸到它們,有時也會出沒于樹木上。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在亞洲緬甸蟒是第二大蛇,僅次於網紋蟒,緬甸蟒身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91公斤。有記錄最大的是飼養在美國伊利諾州格尼的一條緬甸蟒蛇,長8.23米,重186公斤。

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記載,此前最長的一條緬甸蟒長9.75米。但是大部分的個體多在五米以內。緬甸蟒畢生會不斷成長,而且雌性的緬甸蟒比雄性更為巨大。

頭較軀體小,無毒。吻端扁平,有3對唇窩(熱感應器官)。體棕褐色,頭背有棕色箭頭狀斑,背面黃色,滿布不規則棕色雲狀大斑,腹部白色。泄殖腔兩側有一對退化的爪狀殘肢。

6、血蟒。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下的一個無毒蛇種,主要分佈於東南亞,目前已有三個亞種被確認。卵生,一次可生20個卵,血蟒的體型較粗較短,在飼養的空間需求要比同樣長度的細蛇類來的大。

血蟒不易飼養,大多數原因為野生個體可能已感染了內寄生蟲;而如果能提供血蟒完全將身體展開的空間,據說能有效的減少慢性呼吸疾病的發生。血蟒以小型哺乳動物、鳥類、蜥蜴、蛙類為食。

7、白化球蟒。是球蟒黑色素流失從而得到黃白兩種顏色的個體白化,白化球蟒的價格比普通球蟒高很多倍,白化球蟒的幼體價格一般在3000至4000元左右。

球蟒個體能最大能長到1.8米左右(人工環境下,但是非常罕見)。球蟒系列當中有 蜘蛛粉彩焦糖象牙白月光白(2種白都是藍眼)莫哈威等等 其中蜘蛛是最便宜最常見的變異。

8、墨西哥玫瑰紅蟒。是一種體形粗壯的蟒蛇,有一個窄窄的頭和粗鈍的尾巴。墨西哥玫瑰紅蟒是一種體形粗壯的蟒蛇,有一個窄窄的頭和粗鈍的尾巴。、

在其淺灰色的和淡黃色的身體上,從頭到尾裝飾著寬寬的深棕色條紋。這些條紋可能界限非常分明,或者非常粗糙。這種蟒多分佈在墨西哥西北部,擅長爬高,多見於灌木和半沙漠地區,以小鳥和哺乳動物為食。

在飼養中,球蟒在最初的三年中可以每年長長一英尺,並在三至五年中成為成年的個體。曾有記錄,最長命的球蟒整整活到了48歲。雌性的球蟒每次會下4至10枚蛋,並且會一直盤住它們,直到它們孵化。在三個月的孵化期中,不會離開,也不會進食。

5、緬甸蟒。也有人稱為緬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亞洲岩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它是東南亞地區的本土品種,多居於熱帶雨林裡。

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較容易接觸到它們,有時也會出沒于樹木上。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在亞洲緬甸蟒是第二大蛇,僅次於網紋蟒,緬甸蟒身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91公斤。有記錄最大的是飼養在美國伊利諾州格尼的一條緬甸蟒蛇,長8.23米,重186公斤。

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記載,此前最長的一條緬甸蟒長9.75米。但是大部分的個體多在五米以內。緬甸蟒畢生會不斷成長,而且雌性的緬甸蟒比雄性更為巨大。

頭較軀體小,無毒。吻端扁平,有3對唇窩(熱感應器官)。體棕褐色,頭背有棕色箭頭狀斑,背面黃色,滿布不規則棕色雲狀大斑,腹部白色。泄殖腔兩側有一對退化的爪狀殘肢。

6、血蟒。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下的一個無毒蛇種,主要分佈於東南亞,目前已有三個亞種被確認。卵生,一次可生20個卵,血蟒的體型較粗較短,在飼養的空間需求要比同樣長度的細蛇類來的大。

血蟒不易飼養,大多數原因為野生個體可能已感染了內寄生蟲;而如果能提供血蟒完全將身體展開的空間,據說能有效的減少慢性呼吸疾病的發生。血蟒以小型哺乳動物、鳥類、蜥蜴、蛙類為食。

7、白化球蟒。是球蟒黑色素流失從而得到黃白兩種顏色的個體白化,白化球蟒的價格比普通球蟒高很多倍,白化球蟒的幼體價格一般在3000至4000元左右。

球蟒個體能最大能長到1.8米左右(人工環境下,但是非常罕見)。球蟒系列當中有 蜘蛛粉彩焦糖象牙白月光白(2種白都是藍眼)莫哈威等等 其中蜘蛛是最便宜最常見的變異。

8、墨西哥玫瑰紅蟒。是一種體形粗壯的蟒蛇,有一個窄窄的頭和粗鈍的尾巴。墨西哥玫瑰紅蟒是一種體形粗壯的蟒蛇,有一個窄窄的頭和粗鈍的尾巴。、

在其淺灰色的和淡黃色的身體上,從頭到尾裝飾著寬寬的深棕色條紋。這些條紋可能界限非常分明,或者非常粗糙。這種蟒多分佈在墨西哥西北部,擅長爬高,多見於灌木和半沙漠地區,以小鳥和哺乳動物為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