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影視劇裡的常客:德國毛瑟M1914手槍

上世紀初的歐洲, 袖珍手槍大行其道, 各家槍械公司和廠家爭相推出各種型號的袖珍手槍。 而長於生產步、機槍和大型軍用手槍的毛瑟公司,

自然不甘落後, 毛瑟式袖珍手槍的樣槍於1909年中出爐, 1910年末正式量產上市, 故命名為毛瑟M1910式6.35mm袖珍半自動手槍.

毛瑟公司推出M1910袖珍手槍的同時, 還推出了M1910的改進型M 1914袖珍手槍。 M1914袖珍手槍外觀上與M1910袖珍手槍很相似, 因此, 常常會有人將兩者混淆。 但在外觀尺寸上, 改進型比原型體積略大。 M1914袖珍手槍全槍長155mm, 全槍高114mm;而M1910袖珍手槍全槍長139mm, 全槍高101mm。

毛瑟M1910式手槍上市後, 由於其獨特的外形和毛瑟公司的品牌影響, 商業銷售也還可以, 但其性能並不十分完善, 相較同期其他成功的袖珍手槍, 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毛瑟公司也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因此從其上市之初就不斷進行改進, 推出過至少3種改型, 最終於1914年推出定型的新槍,

定名為毛瑟M1910/14式6.35mm袖珍半自動手槍。 目前最常見的所謂毛瑟M1910式手槍就是此槍。

毛瑟M1914式手槍實際上是毛瑟M1910/14式手槍的放大版, 口徑改為7.65mm, 內部結構基本不變, 而外形上與毛瑟M1910/14式手槍的區別除了大了一號外, 最大的區別就是套筒上的防滑紋改成了兩個凸起的半圓形, 人們將其形象地稱為“駝峰”。 該槍也是歷經多次改進, 起碼有4種改型。

毛瑟M1914式手槍於1933年停產, 總產量達54萬余支。

毛瑟M1914式手槍推出後, 雖然獲得了德國政府的認可, 並成為德國員警的制式裝備之一, 但仍未得到軍方的青睞, 於是毛瑟公司於1934年又推出了毛瑟M1934式手槍。

應該說毛瑟公司對M1910系列手槍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想把它搞成一支多口徑成龍配套的槍族產品, 除了以上三種型號外, 還曾推出過9mm口徑的型號(毛瑟M1912式), 全自動速射型號(毛瑟M1912/14式), 為參加美國陸軍手槍招標選型, 甚至還推出過.45口徑的型號, 可惜這些型號都未修成正果, 無疾而終。

毛瑟M1910式系列袖珍手槍在推出後不久, 就陸續進入中國, 由於它獨特的外形,

國人將其稱之“張嘴蹬”擼子, 張嘴好理解, 因其套筒採用前開頂設計, 槍管裸露在外, 用中國俗話說就是“槍嘴露在外”。 但“蹬”就不好理解了, 有的專家說是指其退殼乾脆俐落, 但哪一支成功的手槍退殼是拖泥帶水的呢?又有一說是指其空倉掛機時, 退殼口象一張開的嘴, 實際應是“張嘴等”。 這也缺乏說服力, 那每一支有空倉掛機功能的手槍不都成了“張嘴等”了。 還望飽學之士出來解讀。

在舊中國人們對張嘴蹬擼子的型號有些混淆, 有的人把M1910系列都稱之為張嘴蹬, 其實張嘴蹬擼子僅僅指的是毛瑟M1934式手槍。

毛瑟M1910系列手槍進入中國後, 由於德國武器和毛瑟品牌在中國口牌很好, 所以很有市場, 戴笠就收藏有這種手槍。

但真正進入國軍序列還是在上世紀30年代。 1927年, 蔣介石在完成名義上的統一中國後, 想以德國軍制來改造國軍, 於是聘請了德國高級軍官擔任軍事顧問, 這些顧問很是敬業, 經過幾年的調研, 制定了龐大的軍備重整計畫, 在武器裝備上, 德國顧問提出品質優先的原則, 於是, 自1933年開始, 從150重榴炮到毛瑟步槍, 大批德國軍火源源不斷來到中國, 而張嘴蹬擼子(主要是毛瑟M1934式手槍)也正式進入國軍裝備序列, 用以配備中央軍中的中高級軍官和參謀軍官。 當然, 在以後的國共決戰中, 忠實履行運輸大隊長職責的蔣公指揮他的部隊, 又把這些武器逐步移交給了人民解放軍, 張嘴蹬也大受我軍各級指揮員的喜愛, 在北京軍博內就收藏有鄧大人、楊尚昆、張聞天等老一輩革命家所使用過的毛瑟M1934式張嘴蹬擼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