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電影空天獵暴露我軍一大短板,專用電子戰機亟待研發

最近熱映國產空戰電影《空天獵》, 可謂吸引了無數軍迷、航空迷的眼球, 周圍好多軍迷都第一時間購票去看這部堪稱我國商業電影中第一個“完美”表現空戰的電影。 J-20的出場, 低空飛過峽谷的J-10、帥氣的造型, 無一不是讓軍迷掌聲陣陣~

然而, 空戰電影雖然精彩, 情節雖然緊張刺激, 但是在電影中, 卻凸顯了我空軍的一個軟肋, 或者說, 一個巨大的短板:電子戰和反雷達能力。

之所以這樣說, 是因為在電影中出現的戰機, 均為我軍實際裝備的主要機型, 但是這些戰機, 對地打擊能力均偏弱, J-20自不必說, 不論是從試飛期間, 還是已經服役後, 都沒有圖片或視頻證明J-20可以掛載精確制導彈藥, 因此, J-20可以說是一款純制空戰鬥機, 當然不能排除未來改進和多用途掛載的能力。

影片中的J-11B雖然多用途掛載能力比其原型Su-27要強不少, 但依然不是一款能夠掛載反輻射導彈的多用途戰鬥轟炸機,

且電子戰能力也不怎麼樣, 因此, 影片中的王牌飛行員被落後的薩姆-6防空導彈擊中, 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影片中多用途掛載能力最強的, 反而是起飛重量最小的J-10C, 但J-10C在掛載了反輻射導彈, 鐳射制導炸彈和霹靂-8格鬥空對空導彈後,

已經處於最大掛載狀態, 而在掛載如此多的彈藥後, 先不說能不能再進行穿山谷飛行, 就是其航程都嚴重受限, 因此必須進行空中加油才能滿足作戰條件。

還有就是影片中沒有出現的JH-7A“飛豹”, 雖然飛豹作為戰鬥轟炸機很合適, 但相對落後的機體, 嚴重限制了其下一步的發展, 如果想要作為專用電子戰機, 顯然是不足的。

以上的這些戰機, 都不合適, 那麼, 我空軍的電子戰機的出路在哪兒呢?

最合適的就是J-16。 按照西方的電子戰機修改思路, 電子戰機, 或者執行野鼬鼠(反雷達、反輻射)任務的戰機, 通常都是有多用途掛載能力、大載彈量的雙發多用途戰鬥轟炸機, 美軍航母上的EA-6B、EA-18G, 美空軍已經退役的EF-111, 均是如此。 我軍在Su-30和J-11BS基礎上發展出的J-16多用途戰鬥轟炸機, 其已經具備了改裝成為戰鬥轟炸機的潛力, 下一步, 就是進行電子戰機的專門改造:加裝專用電子戰吊艙, 增加反輻射導彈掛載能力, 把後座改為專用電子戰作戰座艙等等。

現代空軍,假如沒有電子戰能力,是不可想像的,影片中其實已經展現了這樣的現實:就算是最落後的野戰防空導彈,也可以讓暴露在雷達之下的先進三代機、三代半戰機狼狽不已。因此,我軍目前最迫切的研製任務,不是預警機,不是四代機,而是看上去不起眼的電子戰機!

現代空軍,假如沒有電子戰能力,是不可想像的,影片中其實已經展現了這樣的現實:就算是最落後的野戰防空導彈,也可以讓暴露在雷達之下的先進三代機、三代半戰機狼狽不已。因此,我軍目前最迫切的研製任務,不是預警機,不是四代機,而是看上去不起眼的電子戰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