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用熊熊篝火趕走惡魔“門徒會”

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是雲南省西部的一個山區縣。 縣城北面因江水繞出一個“S”型大彎子而形成罕見的天然地貌奇觀—“太極圖”, 如今已成為一個旅遊熱點。 雞茨坪, 海拔2600余米, 距離縣城石門東五十公里, 是雲龍縣關坪鄉自新村委會的一個村民小組, 現有24戶彝家, 共53人。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 幾戶涼山籍彝族同胞, 從雲龍縣寶豐鄉的山區, 又一次翻山越嶺來遷徙到了這裡, 伐林開荒, 刀耕火種, 定居了下來。 當時的山寨不通水電、不通公路, 到鄉上趕集置辦生活用品還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

老一輩人的長途的遷徙,

是為了尋求更理想的生存之地, 他們習慣了創業的艱辛, 當時的心境是, 只要能安居下來, 只要捨得出汗, 通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 未來的家園肯定是會富足幸福的。 然而定居後沒幾年, 幾個自稱是“三贖基督”的“傳教人”也來到了這裡。 告訴正在創業的他們, “世界末日”就要到來, 只有信“三贖基督”才能得救, 只要虔誠的禱告, 就會化解一切災難, 不種莊稼也會有糧吃。 “門徒會”邪教的歪理邪說蠱惑著這些純樸的彝民, 不知不覺間, 雞茨坪彝族群眾中很多人漸漸深陷其中, 失去了對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天沉迷於禱告祈福, 坐等虛幻的“天國”引領, 喪失了同惡劣環境鬥爭, 建設美好家園的初衷。

陸民化(化名), 是雞茨坪村民小組人第二代人。

他向筆者回憶:讀完小學我就在家務農。 村外的一些朋友也多次約我外出打工, 但自從沉迷進了“三贖基督”, 人也就變懶了, 只熱衷於走村串戶傳所謂的“福音”了, 還經常和村民聚在一起禱告。 家裡十幾畝山地被撂荒了, 老人栽種的兩株核桃樹, 也送給了鄰村。 一家四口人居住在不足25平方米的小木屋裡, 往往過的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陸務崗是雞茨坪村民小組組長, 是當年第一代遷徙到這裡定居的老人, 也是雞茨坪村唯一的共產黨員。 由於參與邪教活動, 2017年3月被關坪鄉紀委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雖然山高路遠, 但對雞茨坪邪教問題的治理, 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縣、鄉做了許多形式的反邪教宣傳教育工作,

開展過很多次專項整治行動, 但是雞茨坪的邪教活動還是反反復複, 成了頑疾。 如何才能重新喚醒這些彝民曾經的創業熱情?如何才能讓他們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如何才能從源頭上治理好邪教問題?這幾乎成了縣、鄉兩級政府歷屆班子的頭疼問題。

2016年, 雲龍縣委、縣人民政府制定下發了《進一步加強反邪教基層基礎工作的意見》, 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關於做好全縣涉邪教貧困人員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方案》。 把反邪教宣傳教育納入了精准扶貧, 統籌安排部署, 開始部署實施“精准脫貧與精准脫邪相結合, 助推貧困群眾實現小康夢”的戰略。 要求各級各部門在“掛包幫轉走訪”中, 要注重把調查掌握掛鉤村貧困戶情況和排查研判邪教問題同步推進;把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宣傳和反邪教宣傳教育同步推進;把落實貧困村組的脫貧發展措施和從源頭治理邪教同步推進。

經過深入調研, 縣鄉兩級充分認識到, 雞茨坪彝族群眾被邪教裹脅, 以及邪教問題的反復和反彈, 歸根到底還是貧困與落後。 為此, 縣、鄉在雞茨坪提出了“重塑創業精神, 重建幸福彝村”的口號, 從改善發展基礎和加快產業發展上下功夫, 落實扶貧攻堅的措施, 把該村民小組13戶涉邪教農戶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精准扶貧。

脫貧致富, 要靠產業支撐。 雞茨坪村當年創業熱情的消退, 便是因為找不到和無力發展支撐的產業。 2016年以來, 在上級的支持下,

先後投入130余萬元, 挖通了雞茨坪村的出口公路, 架通了通電線路, 修復了人畜飲水工程, 完成了8戶危房改造。 積極扶持該村彝族同胞栽種核桃、花椒、刺筒菜和林下藥材, 並下決心把雞茨坪建成全縣優質花椒基地和黑山羊養殖基地。 在落實扶貧攻堅各項措施的同時, 把反邪教宣傳教育有機貫穿于全過程, 扶持與教育相結合, 治理貧困與治理邪教相結合。 讓扶持感化人心, 讓教育觸動感情。 縣防範處理邪教辦和關坪鄉黨委、政府在雞茨坪村民小組辦起了宣傳教育課堂, 將反邪教法律法規宣傳和農村適用技術培訓相結合, 受到了村民的歡迎。

實實在在的惠民利民政策、脫貧致富措施, 讓涉邪教群眾對未來有了新的目標, 對生活有了新的奔頭。對每一個涉邪教群眾的不拋棄、不放棄,真情幫扶、真心關愛,讓這些群眾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才是他們真正的靠山。現如今的陸民化成了發展特色產業的帶頭人,2016年,他在撂荒多年的山地,重新栽種上了4畝黨參和3畝花椒,新蓋了安居房。他說:“我們現在大家都有了奔頭,今後我一定帶好頭,不再去信邪教,也一定會帶著全村彝族同胞建設好新彝村。”村民肖虛竹(化名)創辦了養豬廠,2016年出售了60多頭,創收10多萬元,他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說:“信邪教一貧如洗,信政府一年翻身,今後決不再信邪教”。

筆者在離開前參加了雞茨坪舉辦的一次篝火晚會,幫扶幹部和彝族同胞一起載歌載舞,寓教於樂。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和歡樂的歌舞再次回到了這個彝村。熊熊的篝火再次在這個偏遠的彝族村寨燃起!

對生活有了新的奔頭。對每一個涉邪教群眾的不拋棄、不放棄,真情幫扶、真心關愛,讓這些群眾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才是他們真正的靠山。現如今的陸民化成了發展特色產業的帶頭人,2016年,他在撂荒多年的山地,重新栽種上了4畝黨參和3畝花椒,新蓋了安居房。他說:“我們現在大家都有了奔頭,今後我一定帶好頭,不再去信邪教,也一定會帶著全村彝族同胞建設好新彝村。”村民肖虛竹(化名)創辦了養豬廠,2016年出售了60多頭,創收10多萬元,他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說:“信邪教一貧如洗,信政府一年翻身,今後決不再信邪教”。

筆者在離開前參加了雞茨坪舉辦的一次篝火晚會,幫扶幹部和彝族同胞一起載歌載舞,寓教於樂。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和歡樂的歌舞再次回到了這個彝村。熊熊的篝火再次在這個偏遠的彝族村寨燃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