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艾灸5個穴位,就治5種疾病

1、打嗝不止灸攢竹穴

2、腿抽筋灸承山穴

3、咳嗽艾灸角孫穴

4、失眠艾灸風市穴

5、頭痛艾灸風池穴

知灸者福 艾灸有哪些作用?

1、溫經散寒

專門解決“冷痛”的問題, 人的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 氣行血則行, 血行得溫, 所以寒則氣收, 熱則氣疾。 艾條或艾絨以其熱力通透, 溫通經絡, 透達臟腑, 起到溫經散寒的作用, 更能以熱引熱, 引出體內真陽。

2、通經絡

身體有痛, 痛的原因中醫總結為“不通則痛, 不榮則痛”。 艾灸有非常好的通經絡的作用, 能夠調和氣血, 疏通經絡。

3、調經、治痛經、治腹部冷痛

艾能溫經脈止痛, 尤善調經, 中藥學上認為艾為治婦科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之要藥,

與香附、當歸、白芍等合用, 為古方“艾附暖宮丸”。

4、治療虛寒性出血

治療虛寒性出血症最好, 尤其是婦科崩漏下血, 也可以治療血熱妄行出血症。

5、扶陽、升陽

艾為純陽之物, 在督脈上作督灸, 是最好的扶陽方法,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 氣虛下陷《靈樞·經脈》篇雲:“陷下則灸之”, 故氣虛下陷, 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 因此, 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 升陽舉陷, 安胎固經等作用, 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 亦有效果。

6、調節陰陽平衡

人體陰陽平衡, 則身體健康, 而陰陽失衡人就會發生各種疾病。 艾灸可以調節陰陽補益的作用, 從而使失衡之陰陽重新恢復平衡。 古人認為陰平陽秘,

不生疾患。

7、保健調理 延長壽命

保命之法, 艾灼第一。 正所謂“藥之不及, 針之不到, 必須灸之”艾灸有回陽救逆的作用在古書上就有記載。 氣陰兩脫急取神閼、關元艾灸以回陽救逆。 陽氣虛弱不固, 輕者下陷, 重者虛脫。 艾葉性屬純陽, 火本屬陽, 兩陽相合, 可益氣溫陽, 升陽舉陷, 扶陽固脫。 調節免疫, 延年益壽。

國家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灸療師”培訓, 可諮詢小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