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甲亢3大常見治療方法的利弊分析

目前, 甲亢治療有很多種方法, 但沒有一種方法十全十美。 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治療和外科手術各有其優缺點。

抗甲狀腺藥物治療

治療機理:

阻止甲狀腺內無機碘轉變為有機碘, 間接阻止甲狀腺素的合成

抗甲狀腺藥物(ATD):

丙硫氧嘧啶(PTU)

甲巰咪唑(MMI, 他巴唑)

卡比馬唑(CMZ, 甲亢平)

優點:

1、病人易接受;

2、症狀能減輕;

3、較少引起不可逆反應。

缺點:

1、不能根治甲亢

2、有效率低;

3、療程長, 復發率高;

4、服藥引起甲狀腺腫大、充血, 增加手術困難;

5、發生過敏和中毒反應。

適應證:

病情輕, 甲狀腺輕、中度腫大的病人

年齡在20歲以下

妊娠甲亢

年老體弱或合併嚴重心、肺、腎疾病

不能耐受手術者

哪些甲亢患者不適合藥物治療?

甲狀腺顯著增大, 壓迫氣管, 胸骨後甲狀腺腫

重度甲亢, 高度突眼

用藥後過敏, 白細胞很低

放射性碘治療

治療原理:

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能吸收70-80%進入體內碘131, 碘131在甲狀腺內能釋放B射線, 能破壞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 從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131I治療甲亢是利用甲狀腺具有高度攝取131I的功能, 而131I在衰變時發射射線, 在局部集中照射並破壞增生的甲狀腺組織, 減少甲狀腺素的產生來源, 達到緩解和治癒甲亢的目的。

優點:

極少劑量讓80%病人甲亢症狀緩解

缺點:

1、劑量無法控制, 易引起甲低;

2、不能排除碘131致癌作用, 如白血病、甲狀腺癌

適應證:

成人Graves甲亢伴甲狀腺二度以上腫大

ATD治療失敗或過敏

甲亢手術後復發

甲亢性心臟病或甲亢伴其他病因的心臟病

甲亢合併白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或全血細胞減少

老年甲亢

甲亢合併糖尿病

相對適應證:

青少年和兒童甲亢, 用ATD治療失敗、拒絕手術或有手術禁忌證。

甲亢合併肝、腎等臟器功能損害。

浸潤性突眼。

哪些患者不能用放射性碘治療?

懷孕和哺乳:有損胎兒或嬰兒甲狀腺功能

輕度甲亢:易引起甲低, 從而導致持久粘液性水腫

青春期前後的年輕患者:避免對性腺的損害

外科治療

甲亢手術在普通外科是一個經典的標準手術。 甲狀腺大部切除術仍然是目前治療甲亢的一種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雖然藥物和同位素治療甲亢有效, 但是抗甲狀腺藥物不能根治甲亢, 外科治療甲亢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根據統計, 單純以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病例, 約有50%不能恢復工作, 而經手術治療的病例, 只有5%。 因此, 如果應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4~5個月後療效不能鞏固者, 應考慮手術治療

美國著名內分泌外科專家Perrier2004年在《北美外科臨床》雜誌撰文指出:甲亢的手術治療, 是病死率幾乎為0、併發症和復發率低的最佳治療方法。

優點:

治癒率達90-95%, 手術後除眼球突出症狀外, 甲亢其他症狀都能消失或減輕

快速、確切和持久的甲亢治療手段

協助鑒別診斷是否合併有惡性病變

避免抗甲狀腺藥物和放射性131I治療的潛在併發症

合併突眼的甲亢更適合外科治療

缺點:

有約5%-10%的病人術後甲亢復發或甲低

手術適應證:

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後復發, 且甲狀腺腫大IIº以上

甲狀腺腫大壓迫鄰近器官, 出現壓迫症狀

疑似與甲狀腺癌並存者

不能堅持服藥, 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佳

妊娠期藥物控制不佳或過敏, 可以在妊娠中期進行手術

手術方式:

雙側甲狀腺次全切除術

甲亢手術後保留多少甲狀腺合適?

手術的主要問題是術中保留多少甲狀腺組織最為適宜, 達到既治癒疾病又可保持術後甲狀腺功能正常, 不發生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復發。

切除腺體的多少, 應根據甲狀腺大小和甲亢程度而定, 通常需切除腺體的80~90%, 一般認為保留甲狀腺組織在6~8g較適宜, 約相當於每側殘留腺體保留成人拇指末節大小為恰當。

腺體切除過少容易引起復發, 過多又易發生甲狀腺功能低下。 另外, 必須保留腺體的背面部分, 這樣既能避免喉返神經損傷, 又能避免甲狀旁腺的損傷。 甲狀腺峽部亦需予以切除。

甲亢術前準備及其重要性:

甲亢病人在高代謝狀況下進行手術有一定的危險, 絕不能在甲狀腺功能未恢復時進行手術, 防止發生甲狀腺危象。 手術前應停用抗甲狀腺藥物, 或僅少量服用。

術前藥物準備:

術前口服碘製劑治療是必需的。 碘劑有抑制蛋白水解酶, 減少甲狀腺球蛋白的水解, 減少甲狀腺激素釋放的作用;並減少甲狀腺的血流量, 使腺體變硬, 體積縮小, 減少術中出血。 傳統的藥物準備方法是先服用抗甲狀腺藥物, 待病情穩定後改服複方碘溶液。

抗甲狀腺藥物與複方碘溶液同時服用至手術

抗甲狀腺藥物加碘加心得安

心得安與碘合用

碘加地塞米松

單純服用心得安

甲亢術前藥物準備方法:

①硫氧嘧啶類藥物(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能阻止碘的有機化過程,使氧化碘不能與酪氨酸結合。另外,其本身亦是甲狀腺過氧化酶的酶解物,能有效地阻止甲狀腺素的合成,由於硫氧嘧啶類藥物能使甲狀腺腫大和動脈性充血,手術時易發生出血,增加了手術的困難和危險。因此,服用硫氧嘧啶類藥物後必須加用碘劑。

②在甲亢症狀基本控制後,即可改用口服碘液溶液(lugol氏液),每日3次口服,從3滴開始,每日每次增加1滴,至16滴止,維持此量3~5日。碘劑對增生狀態的甲狀腺的作用在於在最初24~48小時內阻滯正常碘的有機化環節,阻滯甲狀腺球蛋白水解,從而抑制甲狀腺素的釋放,使濾泡細胞退化,甲狀腺血運減少、脆性降低。腺體因此縮小變硬,從而有利於手術切除甲狀腺。

③對於常規應用碘劑或合併應用抗甲狀腺藥物不能耐受或不起顯著作用的病例,可使用碘劑與心得安合用術前準備,心得安使用劑量每6小時給藥一次,口服、每次40~60毫克。心得安半衰期3~6小時。因此,最末一次口服心得安要在術前1~2小時;術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心動過速。術後繼服心得安4~7日。心得安是一種β受體阻滯劑,可選擇阻滯靶組織的β受體對兒茶酚胺的作用,抑制腎上腺素能活力增進,降低周圍組織對甲狀腺素的效應,使甲亢症狀得到改善。心得安不能抑制甲狀腺素釋放。

甲亢手術時機的掌握:

經上述藥物準備2-3周後。甲亢症狀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緒穩定、睡眠好轉、體重增加),脈率穩定在每分鐘90次以下,早、中、晚脈率波動不超過10次/分,基礎代謝率在+20%以下或T3、T4值在正常範圍。腺體縮小變硬,血管雜音減少,便可進行手術。

需要說明:“適當的手術時機”誠然一般以基礎代謝率接近正常與否來決定,但亦不完全以此為標準,應同時參考全身情況,尤其是循環系統的改善情況。脈率的降低,脈壓的恢復正常等,常是適當手術時機的重要標誌。

甲亢術後的觀察:

密切注意病人呼吸、體溫、脈搏、血壓的變化。

術後繼續服用複方碘化鉀溶液,每日3次,從16滴開始,逐日逐次減少1滴。

如術前合用心得安作術前準備,術後繼服心得安4~7日。

病人應取半臥位,以利呼吸及切口引流,幫助病人排痰。

床旁放置氣管切開包及手套,以備萬一病人窒息時及時做氣管切開。

甲亢術後併發症-甲狀腺危象:

發病原因迄今尚未肯定。過去認為:甲狀腺危像是手術時過度擠壓了甲狀腺組織,促使大量甲狀腺激素突然進入血液中的結果。但是患者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並不一定高。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甲狀腺危像是單純地由於甲狀腺激素在血液中過多地結果。

近年來則認為:甲狀腺危像是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亢時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分泌和分解代謝加速。久之,使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而手術創傷應激誘發危象。同時也由於術前準備不充分,甲亢症狀未能很好控制所至。

臨床表現多於術後12~36小時內發生高熱,脈快而弱(每分鐘120次以上),病人煩燥、譫妄,甚至昏迷,並常有嘔吐和水瀉。如不積極治療,患者往往迅速死亡。故危象一旦發生,應及時予以搶救治療。

治療措施包括:

①複方碘溶液3~5毫升,口服,緊急時可用10%碘化鈉5~10毫升加入500毫升10%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以減少甲狀腺素的釋放。

②用β受體阻滯劑或抗交感神經藥,常用的有心得安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靜脈滴注,或口服40~80毫克,每6小時一次。利血平2毫克肌肉注射,每6小時一次。

③氫化考地松,每日200~400毫克,分次靜脈滴注。

④鎮靜劑:常用魯米那鈉100毫克或冬眠合劑Ⅱ號半量,肌肉注射,6~8小時一次。

⑤降溫:一般配合冬眠藥物物理降溫,使病人體溫儘量保持在37℃左右。

⑥靜脈輸入大量葡萄糖液並保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⑦吸氧,以減輕組織的缺氧。

⑧如有心衰者可給與毛地黃製劑,如有肺水腫可給與速尿。

待病情穩定後改服複方碘溶液。

抗甲狀腺藥物與複方碘溶液同時服用至手術

抗甲狀腺藥物加碘加心得安

心得安與碘合用

碘加地塞米松

單純服用心得安

甲亢術前藥物準備方法:

①硫氧嘧啶類藥物(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能阻止碘的有機化過程,使氧化碘不能與酪氨酸結合。另外,其本身亦是甲狀腺過氧化酶的酶解物,能有效地阻止甲狀腺素的合成,由於硫氧嘧啶類藥物能使甲狀腺腫大和動脈性充血,手術時易發生出血,增加了手術的困難和危險。因此,服用硫氧嘧啶類藥物後必須加用碘劑。

②在甲亢症狀基本控制後,即可改用口服碘液溶液(lugol氏液),每日3次口服,從3滴開始,每日每次增加1滴,至16滴止,維持此量3~5日。碘劑對增生狀態的甲狀腺的作用在於在最初24~48小時內阻滯正常碘的有機化環節,阻滯甲狀腺球蛋白水解,從而抑制甲狀腺素的釋放,使濾泡細胞退化,甲狀腺血運減少、脆性降低。腺體因此縮小變硬,從而有利於手術切除甲狀腺。

③對於常規應用碘劑或合併應用抗甲狀腺藥物不能耐受或不起顯著作用的病例,可使用碘劑與心得安合用術前準備,心得安使用劑量每6小時給藥一次,口服、每次40~60毫克。心得安半衰期3~6小時。因此,最末一次口服心得安要在術前1~2小時;術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心動過速。術後繼服心得安4~7日。心得安是一種β受體阻滯劑,可選擇阻滯靶組織的β受體對兒茶酚胺的作用,抑制腎上腺素能活力增進,降低周圍組織對甲狀腺素的效應,使甲亢症狀得到改善。心得安不能抑制甲狀腺素釋放。

甲亢手術時機的掌握:

經上述藥物準備2-3周後。甲亢症狀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緒穩定、睡眠好轉、體重增加),脈率穩定在每分鐘90次以下,早、中、晚脈率波動不超過10次/分,基礎代謝率在+20%以下或T3、T4值在正常範圍。腺體縮小變硬,血管雜音減少,便可進行手術。

需要說明:“適當的手術時機”誠然一般以基礎代謝率接近正常與否來決定,但亦不完全以此為標準,應同時參考全身情況,尤其是循環系統的改善情況。脈率的降低,脈壓的恢復正常等,常是適當手術時機的重要標誌。

甲亢術後的觀察:

密切注意病人呼吸、體溫、脈搏、血壓的變化。

術後繼續服用複方碘化鉀溶液,每日3次,從16滴開始,逐日逐次減少1滴。

如術前合用心得安作術前準備,術後繼服心得安4~7日。

病人應取半臥位,以利呼吸及切口引流,幫助病人排痰。

床旁放置氣管切開包及手套,以備萬一病人窒息時及時做氣管切開。

甲亢術後併發症-甲狀腺危象:

發病原因迄今尚未肯定。過去認為:甲狀腺危像是手術時過度擠壓了甲狀腺組織,促使大量甲狀腺激素突然進入血液中的結果。但是患者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並不一定高。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甲狀腺危像是單純地由於甲狀腺激素在血液中過多地結果。

近年來則認為:甲狀腺危像是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亢時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分泌和分解代謝加速。久之,使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而手術創傷應激誘發危象。同時也由於術前準備不充分,甲亢症狀未能很好控制所至。

臨床表現多於術後12~36小時內發生高熱,脈快而弱(每分鐘120次以上),病人煩燥、譫妄,甚至昏迷,並常有嘔吐和水瀉。如不積極治療,患者往往迅速死亡。故危象一旦發生,應及時予以搶救治療。

治療措施包括:

①複方碘溶液3~5毫升,口服,緊急時可用10%碘化鈉5~10毫升加入500毫升10%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以減少甲狀腺素的釋放。

②用β受體阻滯劑或抗交感神經藥,常用的有心得安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靜脈滴注,或口服40~80毫克,每6小時一次。利血平2毫克肌肉注射,每6小時一次。

③氫化考地松,每日200~400毫克,分次靜脈滴注。

④鎮靜劑:常用魯米那鈉100毫克或冬眠合劑Ⅱ號半量,肌肉注射,6~8小時一次。

⑤降溫:一般配合冬眠藥物物理降溫,使病人體溫儘量保持在37℃左右。

⑥靜脈輸入大量葡萄糖液並保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⑦吸氧,以減輕組織的缺氧。

⑧如有心衰者可給與毛地黃製劑,如有肺水腫可給與速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