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戰機困擾已久的問題終於解決:太行發動機正逐漸取代俄羅斯

中國研發的國產太行發動機, 首次亮相于珠海航空展新型戰鬥機上面, 如果這次試用物件如果表現成功的話, 中國殲10、殲11等型號的戰鬥機, 將會徹底擺脫進口俄羅斯發動機技術的標籤, 未來中國航空戰機上面, 將會全部替換成中國製造的先進發動機, 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 是中國軍事進步的最大動力源。

現如今中國研製的航母艦載機殲15, 就可能已經安裝了此種發動機, 擁有強大的發動力量之後, 就可以在航母甲板上進行滑翔式的起飛, 但其重量也將會有所增長。 與平時使用的蒸氣彈射相比, 這種滑行啟動的造價更低, 同時也便於日常操作, 這會幫助解放軍大量減少軍事的過度使用。 美國軍事網站認為, 中國殲15正在使用太行發動機, 但是也有一部分戰機仍舊在使用渦扇10, 同時數量還在逐漸增長中。 對於已經流傳出關於殲15戰機的照片顯示,

中國太行發動機已經出現, 足以說明, 中國正在替代俄羅斯發動機的軍事位置。

在2004年, 中國殲11戰機開始安裝第一部太行發動機, 並開始相關的軍事實驗。 2012年, 俄羅斯交付中國123部發動機, 估計是想對俄羅斯的發動機技術還不是特別成熟, 所以才會有此單採購。

隨著中國國產發動機安裝在戰機上出色的表現, 這讓中國解放軍更加有信心研製自己的國產裝備。 在不斷研發新產品的同時, 中國還將俄羅斯發動機進行升級改造, 把俄羅斯AL-31運轉時間900小時的工作時長, 改造到1500小時, 最高時還可能會達到2000小時。 從2016年開始, 中國逐漸擺脫俄羅斯軍用發動機的局面, 按照現在的情況分析, 中國在2019年, 發動機市場將會更加樂觀。

現在美國媒體揣摩中國認為, 中國殲17戰機應該都已經在使用國產發動機。 這款戰機是中國網路流傳的新一代轟炸機, 其外形可能會和俄羅斯蘇34, 屬於同一版本, 其隱身性能是最大的亮點。 因為之前在俄羅斯採購戰機的價格太高, 所以使用國產發動機是最合適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