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香港蘇富比再傳捷報,明宣德青花纏枝蓮托八吉祥合盌5003萬成交

10月3日上午, 繼『俊雅清凝 — 樂從堂藏宋瓷粹珍』取得佳績後, 香港蘇富比再傳捷報, 一件宣德青花纏枝蓮托八吉祥合盌以50,037,500港元成交。

青花纏枝蓮托八吉祥合盌, 造形殊麗, 深蘊佛意, 美善至臻, 乃宣窰典範, 除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之清宮舊藏, 無見同例。 兩岸故宮藏品之外, 與此合盌器形相同且盌蓋仍存者, 僅有四例, 但紋飾皆與此器相異, 其中只有一件尚屬私人收藏。 如此宣德重器, 來源有緒, 傳世罕見, 寥若晨星, 香港蘇富比為此器設置單件專場。

Lot 3301

明宣德 青花纏枝蓮托八吉祥合盌

《大明宣德年制》款

估價: 35,000,000-55,000,00 港元

尺寸:總高10.7公分, 4 ¼ 英寸;徑17.8公分, 7英寸

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1980年11月25日, 編號5

趙從衍(1912-1999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1987年5月19日, 編號231

出版:

《香港蘇富比二十周年》, 香港, 1993年, 圖版79

《香港蘇富比三十周年》, 香港, 2003年, 圖版231

宣德合盌胎細色淨, 發色濃湛, 釉潤如脂。 盌深壁, 微折腰, 凸飾弦紋成雙, 口沿外侈。 青花揮毫, 發色靛藍, 弦紋上方妙繪纏枝瑞蓮, 鮮妍盛綻, 上托佛教法物八吉祥, 細畫法輪、法螺、寶幢、寶傘、蓮花、雙魚、寶瓶、盤長,

綴以飄帶, 並飾延枝卷葉相襯, 弘顯佛智圓滿。 弦紋下折腰處另添連枝花卉, 簡約典雅。 圓蓋穹頂, 青花滿繪, 中心芙蕖, 花蕊微凸, 環飾蓮托八吉祥, 與盌上所畫, 兩兩相對。 蓋內、盌心各書青花六字楷款對銘, 僅後者畫雙圈。 澄觀法物, 八識涵蘊, 佛學會心, 恩澤廣施。

此類合盌尤為珍稀, 中國歷史上少見此類蓋、盌相應器皿, 應為特殊用途而設計, 於明早期官窰瓷器中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蓋、盌同書年款, 識於中心, 掀蓋時即映入眼簾, 甚是引人注目。 類同款識位置, 唯見於高足盌、杯, 兩者之關聯性, 令人推測此設計或因祭祀用途而生。

蓮托八吉祥紋之佛教寓意, 更加確認此器的宗教用途, 宣德帝尚儒勤政, 但延續前朝對佛教之崇信。 永樂帝在位時, 有藏僧身任朝廷要職, 各式器物上均可見藏傳佛教的紋飾圖像。 成祖敕命建修多處佛寺僧院, 包括南京大報恩寺與琉璃寶塔, 始建於永樂朝, 直至宣德朝在太監鄭和監造下竣工。 宮廷作坊並鑄造鎏金佛像, 刻銘當朝年款, 記載帝王施供;且詔命恭造佛經,磁青紙泥金敬書,或輔圖印刷,工序繁複;宮廷器物作坊特為佛教祭典打造所需之織錦、瓷器等各項器物,用於宮內儀式,亦佈施予宮外寺院。

纏枝蓮托八吉祥紋飾始見於永樂朝,經典雋永,用於綴飾佛教器物,如掐絲琺瑯壇城底座、朱漆描金經板、刺繡絲綢飄帶等(《Defining Yongle. Imperial Art in Early Fifteenth-Century China》,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2005年,圖版9、22、34)。宣德窰以青花瓷大幅取代前朝佛教祭典使用的單色瓷,並首於瓷器上繪蓮托八吉祥紋,除了此類合盌,亦可見于青花大盌、高圈足盌、高足杯、大盤及罐(《明代宣德官窰菁華特展圖錄》,臺北,1998年,編號44、93、116、184;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裡紅(上)》,上海,2000年,圖版107)。

合盌線條優雅,蓋、盌口沿微微外撇柔彎,曲線交接處精准吻合,盡現瓷匠巧技精工。下腹轉折俐落,腹壁凸弦紋兩道,透露器形或取思自金屬器雛本,然金銀器多已熔化重鑄,因而難見存世作例。合盌,又作盉盌,既指蓋與盌之相合,又可解作用以盛食物或酒飲的食器。

此件青花合盌曾先後為中國瓷器收藏名家仇焱之及趙從衍遞藏,並售於香港藝術品拍賣史上最為人稱道的二場拍賣會。

仇焱之(1910-1980 年)乃最受尊崇之華人古董商及鑒藏家之一,年幼即入行學藝,攻鑒藏,兼買賣,曾於滬港兩地經商,後移居瑞士,曾輔助許多重要中國藝術收藏家,包括大維德爵士、芭芭拉.赫頓、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胡惠春及安宅英一,助建他們之寶蓄雅藏,如玫茵堂中國藝術品收藏,協其謹思慎擇。

仇焱之生活照

仇氏私人所藏,見於1980及1981年共三場拍賣會,釋出大批珍品,轟動業界,於香港藝術市場影響更是深遠悠長。仇焱之舊藏廣得景仰,至今已成中國藝術品最尊貴之來源記錄。

趙從衍,攝于香港蘇富比

一代船王趙從衍(1912-1999年)長年專注于蒐藏中國藝術,並以書畫、瓷器、玉器為重心,1978年曾於香港藝術館展出其珍藏百件明清瓷器。深知仇氏收藏質精稀珍,趙氏亦為拍賣會的主要競投者之一,為購心頭所好,踴躍出價,明顯以仇氏為楷模,借此建立典藏。1987年香港蘇富比為趙從衍家族收藏舉辦拍賣專場時,場面之盛,不亞於前。

記載帝王施供;且詔命恭造佛經,磁青紙泥金敬書,或輔圖印刷,工序繁複;宮廷器物作坊特為佛教祭典打造所需之織錦、瓷器等各項器物,用於宮內儀式,亦佈施予宮外寺院。

纏枝蓮托八吉祥紋飾始見於永樂朝,經典雋永,用於綴飾佛教器物,如掐絲琺瑯壇城底座、朱漆描金經板、刺繡絲綢飄帶等(《Defining Yongle. Imperial Art in Early Fifteenth-Century China》,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2005年,圖版9、22、34)。宣德窰以青花瓷大幅取代前朝佛教祭典使用的單色瓷,並首於瓷器上繪蓮托八吉祥紋,除了此類合盌,亦可見于青花大盌、高圈足盌、高足杯、大盤及罐(《明代宣德官窰菁華特展圖錄》,臺北,1998年,編號44、93、116、184;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裡紅(上)》,上海,2000年,圖版107)。

合盌線條優雅,蓋、盌口沿微微外撇柔彎,曲線交接處精准吻合,盡現瓷匠巧技精工。下腹轉折俐落,腹壁凸弦紋兩道,透露器形或取思自金屬器雛本,然金銀器多已熔化重鑄,因而難見存世作例。合盌,又作盉盌,既指蓋與盌之相合,又可解作用以盛食物或酒飲的食器。

此件青花合盌曾先後為中國瓷器收藏名家仇焱之及趙從衍遞藏,並售於香港藝術品拍賣史上最為人稱道的二場拍賣會。

仇焱之(1910-1980 年)乃最受尊崇之華人古董商及鑒藏家之一,年幼即入行學藝,攻鑒藏,兼買賣,曾於滬港兩地經商,後移居瑞士,曾輔助許多重要中國藝術收藏家,包括大維德爵士、芭芭拉.赫頓、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胡惠春及安宅英一,助建他們之寶蓄雅藏,如玫茵堂中國藝術品收藏,協其謹思慎擇。

仇焱之生活照

仇氏私人所藏,見於1980及1981年共三場拍賣會,釋出大批珍品,轟動業界,於香港藝術市場影響更是深遠悠長。仇焱之舊藏廣得景仰,至今已成中國藝術品最尊貴之來源記錄。

趙從衍,攝于香港蘇富比

一代船王趙從衍(1912-1999年)長年專注于蒐藏中國藝術,並以書畫、瓷器、玉器為重心,1978年曾於香港藝術館展出其珍藏百件明清瓷器。深知仇氏收藏質精稀珍,趙氏亦為拍賣會的主要競投者之一,為購心頭所好,踴躍出價,明顯以仇氏為楷模,借此建立典藏。1987年香港蘇富比為趙從衍家族收藏舉辦拍賣專場時,場面之盛,不亞於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