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知識碎片化時代,我們還有閱讀經典的必要嗎?

看點 資訊化時代, 網路提供給我們一個獲取知識極其便利的平臺。 但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和國學院教授吳根友, 卻重新思考網路能快捷獲得資訊與知識以外, 是否能讓我們的德行也迅速成長起來呢?他認為, 人在成長過程中, 要逐漸養成對某種超越性價值的認定, 並在自己人生實踐中行程一再堅持的精神原則。 這就需要我們有計劃地, 並反復地閱讀經典。

文 | 吳根友 編輯丨李臻

吳根友: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和國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網路時代, 我們獲取資訊、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越來越方便, 越來越容易表達自己的觀點, 成名似乎也越來越容易。 傳統的權威、聖人似乎已經被堙沒在資訊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這樣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裡, 傳統意義上的經典(主要是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裡)是否還有價值?

而且, 在這樣一個追求快速再快速的時代裡, 我們再來討論經典價值的問題, 其本身是否就太沉重了一些?

說實在的, 這個問題我也沒有想透。 根本談不上有系統的思考。 只是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 讓我們大家一起思考。

我是做中國哲學研究的, 特別關心人的德性成長。 所謂德性, 也可以說美德, 是指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逐漸養成的對某種超越性價值的認定, 並在自己的人生實踐中一再堅持的某種精神原則。

當我們打開電腦時, 輸入關鍵字, 我們需要的一些資訊、一些知識, 很快就能找到。 這時, 我們仿佛很富有, 仿佛我擁有無限的知識。 可當我關上電腦, 或者當我身處一個沒有網路的地方,

我們又能擁有什麼呢?更進一步地說, 在這些知識裡, 我們獲得了什麼樣的人生信仰呢?

網路給我們提供快捷獲得資訊與知識的手段, 是否能讓我們的美德也能迅速成長起來呢?

如果能, 那當然更好。

如果不能, 那我們又應該如何呢?

所以, 我在這裡把問題進一步地具體化, 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擁有知識的手段方便了, 我們的美德培養是否能夠速成?

擁有知識的手段方便能否讓我們的德行速成?

中外哲人對於知識與德性的關係都有很多精彩的論述。

孔子說:“仁知相樂。 ”又說:“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 ”西方哲人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美德即知識。 ”由此可見, 知識對於美德養成的重要性。

問題是:在網路時代,

我們是如何獲得知識的?我們對待知識的態度又是如何?

古人曾經說過:書非借不能讀。 為什麼是這樣的呢?這大約是因為我們人性的弱點導致的。 有些東西只有當我們想得到而又得不到, 花了很大精力才得到以後, 我們才會珍惜它。

網路時代, 我們獲得知識的手段太容易了, 很多東西, 只要一上網, 點擊關鍵字, 應有盡有。 正因為我們獲得知識與資訊的手段太方便了, 我們有些人從心底裡就沒有將很多知識當一回事, 認為知識獲得太容易了。

殊不知, 凡是有價值的知識, 都是經過艱難過程, 艱辛的努力才獲得的。 正因為得之容易, 失之也容易。 過眼的知識很少往心裡去。 於是, 我們很多從網路中長大的人, 對知識就缺乏一種由衷的尊敬。

換句話說:我們對待知識的功利態度, 妨礙了我們把知識當作是培養自己德性的基礎, 而只是當作生活中應付我們的日常需要的一種工具。 這樣, 我們是日常的習性中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知識與德性的內在聯繫, 而不是說知識不能有助於我們德性的培養。

因此, 在速食麵、可口可樂、肯德基流行的速食文化時代, 我們的身體很容易變胖, 但其實並不健康。 在手機無處不在、微信滿天飄飛、網路籠罩睡夢的資訊爆炸時代, 我們對外在的世界瞭解的確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充分, 可我們並不真的瞭解自己。 我們在智力方面可能真的比古人聰明了很多, 但我們能確定地說, 我的美德真的比古人勝出多少倍?

我不否認,現代人能以便捷的手段獲得非常多的知識,可能會少犯很多愚蠢的錯誤,但這並不保證美德的養成。

我這樣說,並不是要否定知識在人的美德形成過程的作用。我只是想說,當我們心馳外界,追逐外物的時候,我們不要忘記反省靜觀。在獲得知識與資訊的時候,不要忘記美德的培養。

不要忘記,我們的知識與資訊的獲取,不只是為了應付日常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把所獲得的知識、資訊與我們的美德的養成聯繫起來。

美德的養成離不開知識。但美德的養成還有知識與資訊所不能湊效的地方。美德屬於人的精神領域的另一天地。它的養成還有超越知識與資訊的東西。

那就是信仰!

作為常識,我們都知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在當今價值觀念日趨多元化的時代,信仰的多元化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何謂信仰?不同的哲學家與宗教學家都會有自己的具體解釋,依照一般的詞典意義講:信仰即是“對某種宗教,或對某種主義極度信服和尊重,並以之為行動的準則。”

如果我們對某一種思想體系或觀念達到了信仰的層面,那麼這種精神性的東西就會反過來變成一種巨大的力量,支配我們的日常行動。

所以,信仰能重組我們的精神秩序與心理秩序,從而調動並規定我們的肉體與能量的作用方向。

與儒家的經典形成過程類似,道家與道教的經典形成過程也非常漫長,到唐代開元年間,老子、莊子、列子、文子才成為道家道教的四大經典。

至於中國佛教,還有方面內容的經典,其形成的時代都非常漫長。

十三經之所以稱之為經,就是因為這些作品在塑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過程中,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而另外一些諸子百家作品,也參與了這種文化心理的塑造過程,但其作用是次要的,故不能稱之為經。

現在動輒玩一玩PK的網路時代?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能稱為我們時代的信奉的經典呢?說真的,我個人不是很有把握。因此,我在這裡只講一些我從上輩人那裡接受來的寶訓,把那些我們稱之為經典的作品向大家作一推薦。

我們要閱讀多少人文學經典?

相對於人類的歷史而言,人類有書籍文字的文明史其實是很短的,最長也不過七千餘年左右。以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文明時代”為例,人類能夠流傳到今天的經典著作也是非常有限的。

從西元前七世紀,到西元前二世紀,全世界的四大古典文明中,大約也只有不到一百本的著作。即使這不到一百本的著作,開出來的書單還是夠長的。我們想列舉這些書名,這樣很枯燥。我只以個人的閱讀經驗為例,談談我們在年輕時應該至少要閱讀多少本經典著作?

我的大學本科是中文系,在課堂上就已經接觸到了詩經等經典中的部分作品。但除外此之外,我在姑父的指導與建議下,堅持每學期在課外閱讀四種經典作品。大學四年、八個學期,一共三十二種。

給我印象最深的當然是俄國托爾斯泰的系列作品,法國羅曼羅蘭、雨果的作品,英國的莎士比亞、狄更斯的作品,中國作家中,魯迅的系列雜文對我的影響最深。那時雖然也讀了巴爾扎克的作品,但由於那時涉世未深,對其作品中揭露出的人性的醜惡還無法理解,我甚至根本無法理解《高老頭》中女兒們那種市儈的嘴臉。

這些作品的具體情節現在差不多都忘記了。但讀完了這些作品之後,再來看其他的作品就知道如何欣賞了。也大體知道作品的藝術性好壞與格調的高低了。

由於我的學科性質不一樣,不一定要求大家都去閱讀這麼多的文學作品。但我想,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每年認真地讀一到兩本公認的人文學通識教育內的經典著作,那麼當我們回首自己的年輕時光時,除了生活中的瑣碎,還有一些浪漫的故事, 我們個人自己德性上最受用的,應當是這些經典教給我的做人、做事的原則,以及在堅持理想方面的德性的一貫性及品格上的韌性。

經典閱讀的計劃性與反復性

前面說過,經典是代表民族與人類心靈深度的那些作品,其內容的深奧是第一個特徵。

其次,那些經過時間淘汰的人文學經典,都是與我們有時間與空間距離的作品,初次接觸經典時的疏離感是正常的事情。

正因為經典具有以上兩個基本特徵,所以經典的閱讀也就有相應的要求。

有條件的,當然就名師以習經典。

其次,最為重要的是有計劃地、反復地閱讀經典。

作為哲學家的朱熹,一生都致力於四書的研究。我們雖然不一定都要當哲學家,但選擇一到兩本最適合自己精神與心靈要求的經典,反復閱讀,對於自己的美德培養,絕對是受益無窮!

我們可以盡情地在網路時代遊戲我們的網路衝浪,但我們美德的航船需要人文經典來不斷地校正我們的人生航向。

注:本文轉載自“量子教育”(ID:liangzidaxue)

我不否認,現代人能以便捷的手段獲得非常多的知識,可能會少犯很多愚蠢的錯誤,但這並不保證美德的養成。

我這樣說,並不是要否定知識在人的美德形成過程的作用。我只是想說,當我們心馳外界,追逐外物的時候,我們不要忘記反省靜觀。在獲得知識與資訊的時候,不要忘記美德的培養。

不要忘記,我們的知識與資訊的獲取,不只是為了應付日常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把所獲得的知識、資訊與我們的美德的養成聯繫起來。

美德的養成離不開知識。但美德的養成還有知識與資訊所不能湊效的地方。美德屬於人的精神領域的另一天地。它的養成還有超越知識與資訊的東西。

那就是信仰!

作為常識,我們都知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在當今價值觀念日趨多元化的時代,信仰的多元化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何謂信仰?不同的哲學家與宗教學家都會有自己的具體解釋,依照一般的詞典意義講:信仰即是“對某種宗教,或對某種主義極度信服和尊重,並以之為行動的準則。”

如果我們對某一種思想體系或觀念達到了信仰的層面,那麼這種精神性的東西就會反過來變成一種巨大的力量,支配我們的日常行動。

所以,信仰能重組我們的精神秩序與心理秩序,從而調動並規定我們的肉體與能量的作用方向。

與儒家的經典形成過程類似,道家與道教的經典形成過程也非常漫長,到唐代開元年間,老子、莊子、列子、文子才成為道家道教的四大經典。

至於中國佛教,還有方面內容的經典,其形成的時代都非常漫長。

十三經之所以稱之為經,就是因為這些作品在塑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過程中,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而另外一些諸子百家作品,也參與了這種文化心理的塑造過程,但其作用是次要的,故不能稱之為經。

現在動輒玩一玩PK的網路時代?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能稱為我們時代的信奉的經典呢?說真的,我個人不是很有把握。因此,我在這裡只講一些我從上輩人那裡接受來的寶訓,把那些我們稱之為經典的作品向大家作一推薦。

我們要閱讀多少人文學經典?

相對於人類的歷史而言,人類有書籍文字的文明史其實是很短的,最長也不過七千餘年左右。以雅斯貝爾斯的“軸心文明時代”為例,人類能夠流傳到今天的經典著作也是非常有限的。

從西元前七世紀,到西元前二世紀,全世界的四大古典文明中,大約也只有不到一百本的著作。即使這不到一百本的著作,開出來的書單還是夠長的。我們想列舉這些書名,這樣很枯燥。我只以個人的閱讀經驗為例,談談我們在年輕時應該至少要閱讀多少本經典著作?

我的大學本科是中文系,在課堂上就已經接觸到了詩經等經典中的部分作品。但除外此之外,我在姑父的指導與建議下,堅持每學期在課外閱讀四種經典作品。大學四年、八個學期,一共三十二種。

給我印象最深的當然是俄國托爾斯泰的系列作品,法國羅曼羅蘭、雨果的作品,英國的莎士比亞、狄更斯的作品,中國作家中,魯迅的系列雜文對我的影響最深。那時雖然也讀了巴爾扎克的作品,但由於那時涉世未深,對其作品中揭露出的人性的醜惡還無法理解,我甚至根本無法理解《高老頭》中女兒們那種市儈的嘴臉。

這些作品的具體情節現在差不多都忘記了。但讀完了這些作品之後,再來看其他的作品就知道如何欣賞了。也大體知道作品的藝術性好壞與格調的高低了。

由於我的學科性質不一樣,不一定要求大家都去閱讀這麼多的文學作品。但我想,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每年認真地讀一到兩本公認的人文學通識教育內的經典著作,那麼當我們回首自己的年輕時光時,除了生活中的瑣碎,還有一些浪漫的故事, 我們個人自己德性上最受用的,應當是這些經典教給我的做人、做事的原則,以及在堅持理想方面的德性的一貫性及品格上的韌性。

經典閱讀的計劃性與反復性

前面說過,經典是代表民族與人類心靈深度的那些作品,其內容的深奧是第一個特徵。

其次,那些經過時間淘汰的人文學經典,都是與我們有時間與空間距離的作品,初次接觸經典時的疏離感是正常的事情。

正因為經典具有以上兩個基本特徵,所以經典的閱讀也就有相應的要求。

有條件的,當然就名師以習經典。

其次,最為重要的是有計劃地、反復地閱讀經典。

作為哲學家的朱熹,一生都致力於四書的研究。我們雖然不一定都要當哲學家,但選擇一到兩本最適合自己精神與心靈要求的經典,反復閱讀,對於自己的美德培養,絕對是受益無窮!

我們可以盡情地在網路時代遊戲我們的網路衝浪,但我們美德的航船需要人文經典來不斷地校正我們的人生航向。

注:本文轉載自“量子教育”(ID:liangzidaxue)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