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上第一位“嚇乖了寶寶”的戰將

話說一戶傍水而居的江南人家, 傳來哇哇不止的孩童啼哭, 鬧得四鄰不安, 怎麼哄也不行。 孩兒他娘愁得要命, 而孩兒他爹突然盯著孩子說了一句話:“你再哭的話, 張遼就來了!”

於是奇跡發生, 小孩兒立馬老實了, 別說大哭, 連抽泣都不敢。 這真是典型的嚇死寶寶了。

赫赫三國名將, 堂堂鐵血英雄, 卻在小孩兒心目中, 成了一個青面獠牙的老妖怪形象。

其實害怕張遼的不僅僅是這一個小孩兒, 在當時整個東吳, 只要有孩子哭鬧, 家大人一說張遼來了, 都馬上不敢再吭聲了。

張遼

“張遼止啼”, 成為古代名將壯舉的一大經典。 在歷史上, 能被當成狼外婆或老妖精來嚇唬小孩的戰將, 不止張遼一個。 南朝時小孩哭鬧, 大人說“楊大眼來了”(楊大眼是北魏名將);北宋時小孩哭鬧, 大人說“耶律休哥來了”(耶律休哥是遼朝名將), 西夏時小孩哭鬧, 大人說“劉都護來了”(即南宋名將劉錡),

這些猛男都有一針見效的“止啼”效果, 不過史上第一位擁有這種技能的, 還是張遼。

諸位切莫小瞧了這些“威震幼稚園”的人物, 家長之所以拿他們來嚇唬孩子, 是因為他們的確夠恐怖, 大人其實更怕他。 三國時, 慘遭張遼嚴重驚嚇的東吳人, 不僅是全體寶寶、全體家長, 還有幾乎所有的文臣武將, 而最怕他的, 則是東吳地位最高的人——孫權。

張遼, 字文遠, 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 生於東漢建寧二年(169年), 少年時當過郡吏, 也就是市政府公務員, 後來投奔過四位老大, 即:丁原、董卓、呂布和曹操。 四位老大中, 只有曹操才是真正的英雄。 張遼為曹操立下的第一個大功, 是在東漢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中和好朋友關羽同任前鋒,

並肩作戰, 大破袁紹。

張遼

建安六年(201年), 張遼奉曹操之命討伐反復無常的泰山賊寇昌豨, 昌豨盡顯頑賊個性, 於東海(今山東郯城)死守, 致使曹軍一連數月屢攻不下, 糧草將盡。 很多部將都想撤軍, 而張遼發現昌豨的眼神不太對頭, 而且其士兵所射的箭日益稀少,

所以他斷定昌豨心懷猶豫, 或許可以將其誘降。 於是乎, 張遼獨入敵穴, 還真就把昌豨給說投降了。

此後, 張遼隨曹操征討袁紹的幾個不爭氣的兒子, 連戰連捷, 捎帶手又平滅了一大群鬧事的賊寇, 每戰都是“奮強突固, 無堅不陷”。 曹操對張遼愈發欣賞, 封他為蕩寇將軍和都亭侯, 又在一次凱旋時親自迎接張遼並和他同乘一輛豪華專車, 以示榮寵。 建安十二年(207年), 曹操在今天遼寧境內的白狼山和塞外遊牧民族烏桓遭遇, 烏桓兵強氣盛, 烏桓首領蹋頓單于甚是驕狂, 而曹軍車輛輜重都在後頭, 披甲將士極少, 曹操的左右都有點害怕。 曹操倒很淡定, 他登高一望, 見烏桓軍果然是遊牧慣了, 軍列極其不整。 軍事神經極其敏感的張遼也看到這一幕,

頓時血脈噴張, 他勸曹操趕緊出擊。 曹操大喜, 馬上將自己的帥旗交給張遼。 張遼氣勢如虹, 一戰就摘了塌頓單于的腦袋!

曹操

兩年後, 又一對敵軍統帥、在安徽廬江郡搞叛亂的陳蘭、梅成也被張遼要了命。 當時這倆叛亂頭子佔據險峻的天柱山(今安徽潛山縣一帶)撒歡, 張遼不顧諸將反對,決定強攻,他的理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最終張遼全殲敵軍。

張遼此生最經典的表現就是在合肥暴打孫權。這一仗,被譽為“自古用兵,未見如此”。

建安十四年(209年),張遼奉曹操之命駐守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合肥,曹操給他的守軍是七千多人,還給他安排了兩員戰友:驍勇果敢的樂進和謙虛儒雅的李典。沒多久,孫權就率十萬大軍殺來,按照曹操的安排,樂進負責防守,張遼和李典負責進攻。只見張遼披甲持戟,和李典僅率八百猛士直沖吳軍大營,連斬數十名吳軍士兵和兩名吳軍大將!張遼殺紅了眼,一邊呼喊自己的名字,一邊猛衝到孫權的大旗之下。孫權雖然也是一枚經過大風雨的英雄,但面對張遼的這樣蓋世猛人,他還是嚇得不敢動彈,只下令大軍把張遼圍住。可孫權低估張遼了,只見張遼左沖右突,竟沖出了包圍圈,孫權的人馬無人敢當!孫權圍攻合肥十多天,無法攻陷,只好撤軍,張遼緊追不捨,孫權嚇得狂奔,若非他的坐騎比較神速和呂蒙、甘甯、淩統等大將拼死保護,孫權很可能被張遼活捉!此戰,張遼殺得東吳人人害怕,乃至於江東小兒聞張遼之名而不敢哭泣。

孫權

曹操聞合肥大捷,欣喜若狂,加封張遼為征東將軍。曹操去世後,即位的曹丕對張遼更加喜愛,封他為前將軍、進爵都鄉侯(後為晉陽侯),不但給張遼修建豪宅,還把張遼的哥哥和兒子都封了爵位並賜予張遼的媽媽一座皇帝乘坐的豪車(即“輿車”),但凡張媽媽所到之處,必有儀仗隊出迎,諸軍將吏皆拜于道路兩側。

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張遼得病,曹丕大驚,先派人探望,又把他接到自己的行宮。曹丕拉著張遼的手,幾欲落淚,還讓禦廚每天給他送去禦食。縱觀曹魏名將,沒有一個能獲得如此特殊待遇。經過治療和調養,張遼的病情終於有些好轉。但還未痊癒,他就堅持返回駐地。不久,孫權再度和曹魏兵戎相見。當孫權聽說對手是張遼時,嚇得心髒亂蹦,他告誡諸將說:“張遼雖病,仍是勇不可當,千萬要謹慎小心啊!”

一個年過百半的病弱之人,仍能把一個角逐天下的雄主嚇成這樣,世所罕見!

孫權剛叮囑諸將小心沒多久,張遼就殺來了,他帶病指揮,大破吳將呂範,但也耗盡了自己的最後一絲氣力。就在這一年,張遼病逝于江都(今江蘇揚州),終年55歲。曹丕聽聞噩耗,涕淚交流,追諡其為“剛侯“。

羅貫中似乎覺得張遼病逝顯得極不壯烈,便在《三國演義》中虛構了他出征東吳時為保護曹丕,被吳國大將丁奉射死的情節,使得張遼的忠誠和武勇更加突出了。

曹丕

作為曹魏“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張郃)之首,張遼智勇無敵,獨具魅力,不但威震當時,也為後世推崇,唐宋時為歷代名將立廟,張遼皆光榮入選。明朝朱元璋、清朝曾國藩等軍事達人也都對張遼讚譽有加,“張遼止啼”的典故既為英雄傳奇,也是趣聞一件。在今天安徽省合肥市的逍遙津公園,有一尊張遼橫刀立馬的雕像,似乎在像今天的人們講述著當時的傳奇。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張遼不顧諸將反對,決定強攻,他的理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最終張遼全殲敵軍。

張遼此生最經典的表現就是在合肥暴打孫權。這一仗,被譽為“自古用兵,未見如此”。

建安十四年(209年),張遼奉曹操之命駐守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合肥,曹操給他的守軍是七千多人,還給他安排了兩員戰友:驍勇果敢的樂進和謙虛儒雅的李典。沒多久,孫權就率十萬大軍殺來,按照曹操的安排,樂進負責防守,張遼和李典負責進攻。只見張遼披甲持戟,和李典僅率八百猛士直沖吳軍大營,連斬數十名吳軍士兵和兩名吳軍大將!張遼殺紅了眼,一邊呼喊自己的名字,一邊猛衝到孫權的大旗之下。孫權雖然也是一枚經過大風雨的英雄,但面對張遼的這樣蓋世猛人,他還是嚇得不敢動彈,只下令大軍把張遼圍住。可孫權低估張遼了,只見張遼左沖右突,竟沖出了包圍圈,孫權的人馬無人敢當!孫權圍攻合肥十多天,無法攻陷,只好撤軍,張遼緊追不捨,孫權嚇得狂奔,若非他的坐騎比較神速和呂蒙、甘甯、淩統等大將拼死保護,孫權很可能被張遼活捉!此戰,張遼殺得東吳人人害怕,乃至於江東小兒聞張遼之名而不敢哭泣。

孫權

曹操聞合肥大捷,欣喜若狂,加封張遼為征東將軍。曹操去世後,即位的曹丕對張遼更加喜愛,封他為前將軍、進爵都鄉侯(後為晉陽侯),不但給張遼修建豪宅,還把張遼的哥哥和兒子都封了爵位並賜予張遼的媽媽一座皇帝乘坐的豪車(即“輿車”),但凡張媽媽所到之處,必有儀仗隊出迎,諸軍將吏皆拜于道路兩側。

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年),張遼得病,曹丕大驚,先派人探望,又把他接到自己的行宮。曹丕拉著張遼的手,幾欲落淚,還讓禦廚每天給他送去禦食。縱觀曹魏名將,沒有一個能獲得如此特殊待遇。經過治療和調養,張遼的病情終於有些好轉。但還未痊癒,他就堅持返回駐地。不久,孫權再度和曹魏兵戎相見。當孫權聽說對手是張遼時,嚇得心髒亂蹦,他告誡諸將說:“張遼雖病,仍是勇不可當,千萬要謹慎小心啊!”

一個年過百半的病弱之人,仍能把一個角逐天下的雄主嚇成這樣,世所罕見!

孫權剛叮囑諸將小心沒多久,張遼就殺來了,他帶病指揮,大破吳將呂範,但也耗盡了自己的最後一絲氣力。就在這一年,張遼病逝于江都(今江蘇揚州),終年55歲。曹丕聽聞噩耗,涕淚交流,追諡其為“剛侯“。

羅貫中似乎覺得張遼病逝顯得極不壯烈,便在《三國演義》中虛構了他出征東吳時為保護曹丕,被吳國大將丁奉射死的情節,使得張遼的忠誠和武勇更加突出了。

曹丕

作為曹魏“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張郃)之首,張遼智勇無敵,獨具魅力,不但威震當時,也為後世推崇,唐宋時為歷代名將立廟,張遼皆光榮入選。明朝朱元璋、清朝曾國藩等軍事達人也都對張遼讚譽有加,“張遼止啼”的典故既為英雄傳奇,也是趣聞一件。在今天安徽省合肥市的逍遙津公園,有一尊張遼橫刀立馬的雕像,似乎在像今天的人們講述著當時的傳奇。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