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今年中秋回不回家?網友糾結回婆家還是娘家

封面新聞記者 董興生

“你多少年沒有回家過中秋?”就此話題, 封面新聞推出一組專題報導後, 引起網友廣泛熱議。 幾個年輕人的故事,

也令不少人產生共鳴和同感。 在數千條評論、留言中, 記者發現, 儘管無法回家過中秋的原因各有不同, 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無奈, 但對家人的思念和團聚的渴望, 都是一樣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 中秋節回娘家還是婆家, 也成為女性網友糾結的問題。

卡車司機

不記得最後一次在家過中秋是哪一年

家在河南周口的“峰帆”是一名卡車司機, 他說自己常年在外, 已經不記得上一次在家裡陪父母過中秋節是哪一年了。 “廈門呆了5年, 青海呆了6年, 新疆呆了4年, 在外飄了十幾年, 吃住都在車上。 ”

自從十幾年前成為卡車司機後, “峰帆”就沒有沒再回家過中秋節。 家, 誰不想呢?“峰帆”說。 “回家過節對我們卡車司機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

”同為卡車司機的西安網友對此深有同感。

“峰帆”講述說, 幾天天是自己的生日, 那天下午老母親打電話問他生日怎麼吃的。 “我愣了一下, 咽下嘴裡的速食麵趕快回復說, 吃的羊排, 放心, 還能餓著我自己?”聽著母親“出門在外, 吃好”的嘮叨, “峰帆”想家了, “有父母在才是家”。

“中秋對我來說跟平時一樣, 從2007年離開家成了塔吊司機, 每年都要陪著塔吊過節。 ”一名網友說, 後來自己當了經理, 負責管理塔吊司機, 又變成每年陪著塔吊司機過節。 “整整十年了, 老媽、老婆、孩子, 明年我一定回去陪你們過中秋, 陪你們過年。 ”他說。

各有各的無奈 但對家人的思念都一樣

“看到這個話題我只想流淚, 對父母和兒子有太多虧欠。 ”一個網友說, 他以前做生意失敗,

欠了60萬債務, 為了躲債, 他三年前遠走浙江, “不敢跟家人聯繫”, 更別提回家過中秋節。 但好在他如今已經從失敗中走出來, “今年一定要回家, 目標今年還10萬”。

記者發現, 每個無法回家過中秋的人, 都有各自的無奈, 但對家人的思念和與家人團聚的期待都是一樣的。 “從事機車售後工作, 好多年沒回家過中秋了, 就連春節也經常不能回去。 ”網友“隨心隨性”說, 為了保障鐵路正常運輸秩序, 他犧牲了很多回家團圓的時間。

一位山西太原的網友, “當醫生9年, 有5年是大年初一早上趕火車回老家”, 中秋節更是無法回家。 回家的火車上的人寥寥無幾, 但他內心裡是喜悅的。

另一位身在紐約的網友“安氧”說, 自從2012年到美國後, 就再也沒有在家裡過過中秋。

然而, 巧合的是, “媽媽的陰曆生日是在中秋節的前一天, 爸爸的則是在中秋節的後一天”, 因此中秋節對他來說, 意義重大。 他還記得小時候, 到了中秋節, 全家人一起登高賞月, “困了累了, 老爸就把我背到背上繼續往上爬”。

說起小時候的中秋記憶, 一位江蘇常州網友還記得, “中秋節晚上要弄點田裡的花生、河裡的菱角以及月餅貢月亮”。 這種畫面雖然已經過去了許多年, 她仍然記得清清楚楚。

中秋回娘家還是婆家也是個問題

過年回男方還是女方家過, 早已成為最難協調的問題之一。 儘管在傳統觀念中, 對中秋節的重視程度低於春節, 但是因為中秋假期往往與國慶假期連在一起, 放假時間不比春節短。

因此, 中秋節回娘家還是婆家過, 也成為不少女性網友討論的話題。

“我和父母在同一個城市, 卻已經好多年沒有在一起過中秋節了。 ”家在呼和浩特的網友Wendy說, 因為自己的婆婆生日與中秋節在同一天, 因此每年都是在婆家過中秋, “父母那裡都是十六匆匆回去吃個飯”。

但很多時候, 婆家人聚不全, 婆婆的壽宴要連吃三天, 自己只能跟媽媽商量一再延遲回家。 “對此我是很有意見的, 但看見老公的為難, 還有他見我父母時想盡辦法逗他們開心, 也就寬慰容忍了。 ”Wendy說, 但提起這個話題, “心裡還是有些酸”。

Wendy的一席話, 引起不少網友的共鳴。 “我已經跟未來婆婆說好了, 每年中秋我都要回家過, 你有你兒子陪著, 我媽也需要她的孩子。 ”網友“半面妝”說,“現在孩子都少,各回各家就挺好的。”

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也未必是萬全之策。“你不在婆家過,婆婆會說話,如果鬧得不開心,老公又左右為難。”一位江西贛州網友說。各家有各家的情況,林林總總千奇百怪,或許這個問題,永遠沒有標準答案。

”網友“半面妝”說,“現在孩子都少,各回各家就挺好的。”

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也未必是萬全之策。“你不在婆家過,婆婆會說話,如果鬧得不開心,老公又左右為難。”一位江西贛州網友說。各家有各家的情況,林林總總千奇百怪,或許這個問題,永遠沒有標準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