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後回憶:搶飯吃的少年

離開鄉下久了, 似乎很多東西就埋在了那裡。 生活安逸了, 人就會變懶, 也就容易得意忘形, 便不知進取。 若不是枝葉掉落, 很多人真的就忘了根在農村。

吃長桌宴, 用大碗喝18°小閨蜜甜酒

我出生在貴州東南一個偏僻鄉村, 二十多年前, 我和那裡的莊稼、樹木花草、黃牛野狗一樣, 老老實實在山窩窩生長了12年。 83年剛分田到戶, 一人分一畝(六石田), 而我家最遺憾的就是哥哥出生晚了兩個月, 沒有分到田。 長到四五歲的時候, 開始聽到父母說我們兄弟都是黑人(沒有田與土的人), 這兩個字弄得我們都擔憂起自己的命運來, 覺得“黑人”的命運多麼的恐怖。

貴州黔東南農村搶收稻穀

八幾年科學家袁隆平還沒有發明雜交水稻, 在農村只能靠天吃飯, 稍有病害, 基本上就不能吃飽飯。 我還很清楚的記得我七歲時, 那一年因為水稻病害減產, 我假不得不去跟別人借幾擔子穀子, 借八十斤要還一百斤。

檢查水稻根部

那時在農村, 吃肉是奢侈的事情。 只有遇上隆重的節日, 家裡才會宰只雞鴨, 才能吃上一餐過癮點的肉。 而且, 那時在農村吃雞鴨肉, 是很講究的:小孩不能吃雞爪, 說是吃雞爪娶不到媳婦;不能吃雞肝臟, 只能是老人才可以吃。 那時, 覺得這些話是鐵一樣的規矩, 是不能被破壞的, 實際上是雞爪上肉少, 孩子吃不到位就會浪費, 老人牙齒不好只能吃酥軟的肝臟之類。

吃雞爪娶不到媳婦

在農村, 我們這代人就是那個時代的特產, 長得又瘦又矮。 那時候過年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殺豬吃肉, 而且, 把吃剩下的豬肉全部都做成煙熏臘肉。 一頭豬的臘肉可以從年頭吃到年尾, 有些家甚至留到兩三年後, 那肉上煙塵比豬皮還要厚。 臘肉在那個年代, 為什麼那麼流行, 為什麼能夠保存得那麼好?我小時候也從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覺得只要有肉吃就是最幸福的事, 直到長大後才明白, 一切都是因為生活的艱苦。

農家煙熏臘肉

農村生產力落後, 規模大點的活, 難度高點的活, 就必須找人幫忙, 討人幫忙沒錢付工費, 至少也得做點像樣飯菜招待, 而熏好的臘肉不會臭, 一年四季都可以派上用場,所以,臘肉是解燃眉之急的最好東西,加上沒有人客氣自家又捨不得吃,那麼臘肉作為主菜長時保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八零後長得矮小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胖嘟嘟的黔東南農村散養黑毛豬

那麼,那時候日常自家生活又是怎樣過的呢?現在在城裡生活的人都說,還是鄉下產的菜油香,鄉下種的水稻好吃,鄉下種的蔬菜味鮮等等。為什會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呢?當然,鄉下純天然的東西確實有獨特的味道,但是,並不是除了鄉下的一切都不好吃了,原因還是在於曾經的窮。我讀小學的時候,平常的早餐主要是紅薯、年粑、三月粑、炒米、麻葉等不一而足。

鍋巴

但是,最讓我回味和記憶深刻的還是冷鍋巴拌辣椒。那時候還沒誕生電鍋、電池爐這些玩意,煮飯都是生火用鼎罐或者鐵鍋。這兩種炊具煮出來的飯必然有鍋巴。恰恰這兩樣鐵傢伙,為我那一代80後的人做了不小貢獻。饅頭雖然才五分錢一個,但是,窮得叮噹響的我們,還是覺得早上起來到鍋裡挖塊飯鍋巴淋上辣椒水當早餐比較靠譜。

如今再也不覺得饅頭奢侈了

現在的人,覺得豬肉都不好吃了,很多這樣那樣的都不敢吃了。然而,那時候一餐豬肉有多麼珍貴,是很多比我們小的人不能想像的。很多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八零後,都有過豬油拌熱飯吃的經歷,都有醬油拌飯吃的經歷。而吃一餐豬油渣煮白菜,那也只能是一兩個月遇上一次就很不錯了。為了幹活有力氣,吃油是很重要的,因為吃酸餓得快,還會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所以,再窮的人家都會想辦法買豬油存放。豬油分板油、水油、肥肉油,而那時候最盼望父母親買這些生肉來熬油,一旦那一天熬油,就意味著我們那一天的生活得到改善。所以,那時豬肉對我們來說就是:油渣味美,奈何豬肉呢?

在富足的黔東南鄉村吃長桌宴

80後回憶裡總有一個搶飯吃的少年。那時能有飯吃是一種幸運,有肉吃是一種奢侈。不過,八零後過來的人,有沒有飯吃,有沒有肉吃,他們饑餓的根始終在那裡,幸福的根也始終在那裡……

一年四季都可以派上用場,所以,臘肉是解燃眉之急的最好東西,加上沒有人客氣自家又捨不得吃,那麼臘肉作為主菜長時保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八零後長得矮小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胖嘟嘟的黔東南農村散養黑毛豬

那麼,那時候日常自家生活又是怎樣過的呢?現在在城裡生活的人都說,還是鄉下產的菜油香,鄉下種的水稻好吃,鄉下種的蔬菜味鮮等等。為什會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呢?當然,鄉下純天然的東西確實有獨特的味道,但是,並不是除了鄉下的一切都不好吃了,原因還是在於曾經的窮。我讀小學的時候,平常的早餐主要是紅薯、年粑、三月粑、炒米、麻葉等不一而足。

鍋巴

但是,最讓我回味和記憶深刻的還是冷鍋巴拌辣椒。那時候還沒誕生電鍋、電池爐這些玩意,煮飯都是生火用鼎罐或者鐵鍋。這兩種炊具煮出來的飯必然有鍋巴。恰恰這兩樣鐵傢伙,為我那一代80後的人做了不小貢獻。饅頭雖然才五分錢一個,但是,窮得叮噹響的我們,還是覺得早上起來到鍋裡挖塊飯鍋巴淋上辣椒水當早餐比較靠譜。

如今再也不覺得饅頭奢侈了

現在的人,覺得豬肉都不好吃了,很多這樣那樣的都不敢吃了。然而,那時候一餐豬肉有多麼珍貴,是很多比我們小的人不能想像的。很多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八零後,都有過豬油拌熱飯吃的經歷,都有醬油拌飯吃的經歷。而吃一餐豬油渣煮白菜,那也只能是一兩個月遇上一次就很不錯了。為了幹活有力氣,吃油是很重要的,因為吃酸餓得快,還會造成嚴重的營養不良。所以,再窮的人家都會想辦法買豬油存放。豬油分板油、水油、肥肉油,而那時候最盼望父母親買這些生肉來熬油,一旦那一天熬油,就意味著我們那一天的生活得到改善。所以,那時豬肉對我們來說就是:油渣味美,奈何豬肉呢?

在富足的黔東南鄉村吃長桌宴

80後回憶裡總有一個搶飯吃的少年。那時能有飯吃是一種幸運,有肉吃是一種奢侈。不過,八零後過來的人,有沒有飯吃,有沒有肉吃,他們饑餓的根始終在那裡,幸福的根也始終在那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