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當年我們呷過的飯湯水與鍋巴

第一次做飯

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前, 人們的生活很苦, 但飯菜很香。 那時的飯鍋都還是鐵鍋, 燒的是柴火。

大概在我六歲時,

弟妹都還沒出生, 我也還沒入校讀書, 很是瘦小、人稱猴子的我, 就開始了燒火做飯和做其他的家務。

記得那天的上午, 母親在離家很近的田裡做集體工。 到了近午, 不知是她的心血來潮還是我一時的衝動, 也就是說不知是她要我做還是我自己要求做, 在邊詢問母親邊操作中第一次燒起柴火做起飯來——放多少米、放多少水, 怎麼淘米、燒開了怎麼攪動鍋裡的米飯, 什麼時候讓柴火慢慢熄下來、把飯鍋從火架上提下來、放在火屎邊溫熟——我都一一問著母親, 母親和其他的阿姨們也都一一給予我以解答, 也有開玩笑的人誤導著我把飯燒糊的路子, 但我只聽母親所說的套路——從米缸裡舀出一筒米(七兩半的樣子。 父親在外教書,

我和母親吃這些飯, 還要留下一些喂小雞之類。 ), 放進一口小飯鍋裡, 舀一勺水放進去淘好米(淘米水也不敢浪費, 倒在潲水桶裡留著做煮豬潲用。 ), 再把鍋提到火架上。

起火時先把細小一點的碎柴架在火架下, 然後抓一把松針, 擦亮火柴點燃松針再放進火架下的碎柴裡, 火就燃起來了!慢慢地等火燃穩了, 再把粗一點的荊條折斷放進火架裡, 就邊添柴火邊等著飯被燒開——勤快的人, 也可以利用這個空閒做些洗碗掃地洗菜之類的家務。

當飯被燒開蒸汽把鍋蓋頂起來, 掀開鍋蓋, 米飯就在鍋裡“咕咕咕咕”地歡笑起來, 把飯勺在鍋裡均勻的攪一攪, 等飯變得粘糅的時候, 就蓋上鍋蓋, 用火鏟把火屎從灶膛裡扒出來在靠近火架的旁邊,

把飯鍋提下火架放在火屎堆上, 煮飯的功夫就完成一半多了。

灶膛裡還要繼續燒火, 火架上放著水鍋在燒水或炒菜——這時, 要注意轉動著飯鍋, 鐵絲做的鍋架把圓形的飯鍋均勻的分成了四面, 第一次轉動飯鍋的時候, 一定要轉對面, 這樣才能使飯鍋受熱均勻而不至於一邊燒糊而另一邊沒熟燒成了夾生飯。 這樣一面受熱五六分鐘, 前後大概半小時後, 鐵鍋米飯就煮熟了。

在母親的指導和我的細心操持下, 那第一頓飯, 我居然煮得很成功, 散工後母親回到家裡一看那白花花、香噴噴的米飯, 驚喜得大笑:“我咯崽會做飯了, 我咯崽會做飯了!”

用飯湯水解一時之饑

“一粥一飯, 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 恒念物力維艱。 ”這不僅是物質生活貧乏時的信條, 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俗話說“天干三年餓不死火頭軍。 ”自從第一次把飯煮熟了, 那以後的每一頓飯, 一般都是由我來做了。 而我有時在做飯前, 總是故意把水多放一點點——飯被燒開以後, 讓它在鍋裡多“咕咕”地熬一會,

然後倒出濃稠的飯湯水盛在碗裡, 然後再把飯鍋提下火架靠在火屎堆上。

那飯湯水雖稠, 但還是比不上粥的——現在的孩子也許不知道飯湯水是怎麼回事、更不理解我為何要留下飯湯水——“渴時一滴如甘露。 ”那時候, 只要能飽肚子的東西, 都是誰也不敢浪費的物質啊!更何況是粘糅如粥一樣的飯湯水——趁著飯湯水還太熱, 我邊劈柴邊去嘗一口。 等飯湯水溫度正適宜的時候, 就一口“咕嚕嚕”地喝下去(富裕的人家如果有一小塊紅糖, 放進去更好, 而且營養非常豐富)——這一來, 可以弄來個小半飽, 這也是火頭軍的特權。

一碗鍋巴三碗飯

用鐵鍋做飯才能有鍋巴,無論是小鐵鍋還是大鐵鍋,那蠟黃蠟黃香噴噴的鍋巴,對牙口好的年輕人來說,都是充滿無盡的誘惑的。

為了每餐都能吃上鍋巴,我在做飯的時候就儘量讓鐵鍋在火堆傍多烤一些時間。但這個一定要特別注意火候:時間短了,也許烤不來鍋巴或太嫩;時間長了,烤黑了又不能吃了而且造成了浪費。所以,要想考出蠟黃香噴的鍋巴,就一定要把握好火候,細心勤快地在火屎堆上轉動飯鍋,並及時把鍋提走離開火屎堆。如果是用大鐵鍋煮幾升、十幾升的米飯,那就一定要在飯被燒開、不斷攪拌、粘糅得不再急劇地起水泡後,蓋上鍋蓋,熄掉明火,讓火屎去烤,才能烤出令人大開胃口的鍋巴。

鍋巴在飯鍋的最邊上,因為牙齒的原因,老人和小孩自然不喜歡吃,年輕人等到親人們把中間的米飯舀開以後,再一飯勺從邊上鏟下去——兩巴掌大的鍋巴出了鍋——一般人從十四五歲一直到四十多歲都喜歡吃鍋巴,那時節我也如此,在我吃鍋巴顯示著饞相的時候,母親總是說著這樣一句嗔怪的話:“一碗鍋巴三碗飯,你吃了那麼多的鍋巴,就少吃一碗飯了!”

如果不是太熱,你盡可以用手拈著,把那麼一大塊鍋巴合攏來,仰著頭來吃——聞著香噴噴、咬著脆生生的鍋巴,曾給幾許中老年人以青春的懷想,又給幾許遊子以或急切或悠長的鄉愁啊!

作者:蔣雙捌 一渡水鎮中心小學

一碗鍋巴三碗飯

用鐵鍋做飯才能有鍋巴,無論是小鐵鍋還是大鐵鍋,那蠟黃蠟黃香噴噴的鍋巴,對牙口好的年輕人來說,都是充滿無盡的誘惑的。

為了每餐都能吃上鍋巴,我在做飯的時候就儘量讓鐵鍋在火堆傍多烤一些時間。但這個一定要特別注意火候:時間短了,也許烤不來鍋巴或太嫩;時間長了,烤黑了又不能吃了而且造成了浪費。所以,要想考出蠟黃香噴的鍋巴,就一定要把握好火候,細心勤快地在火屎堆上轉動飯鍋,並及時把鍋提走離開火屎堆。如果是用大鐵鍋煮幾升、十幾升的米飯,那就一定要在飯被燒開、不斷攪拌、粘糅得不再急劇地起水泡後,蓋上鍋蓋,熄掉明火,讓火屎去烤,才能烤出令人大開胃口的鍋巴。

鍋巴在飯鍋的最邊上,因為牙齒的原因,老人和小孩自然不喜歡吃,年輕人等到親人們把中間的米飯舀開以後,再一飯勺從邊上鏟下去——兩巴掌大的鍋巴出了鍋——一般人從十四五歲一直到四十多歲都喜歡吃鍋巴,那時節我也如此,在我吃鍋巴顯示著饞相的時候,母親總是說著這樣一句嗔怪的話:“一碗鍋巴三碗飯,你吃了那麼多的鍋巴,就少吃一碗飯了!”

如果不是太熱,你盡可以用手拈著,把那麼一大塊鍋巴合攏來,仰著頭來吃——聞著香噴噴、咬著脆生生的鍋巴,曾給幾許中老年人以青春的懷想,又給幾許遊子以或急切或悠長的鄉愁啊!

作者:蔣雙捌 一渡水鎮中心小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