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包子鋪親情故事:陪兒上學 父母稱不再開店

“如果你們在我身邊,我不會這樣(成績下滑)……”在樂至老家上高中的兒子一句無意之語,讓身在成都的老吳夫婦心裡很不是滋味。 深深的虧欠感讓夫婦倆在去年國慶,關掉在中道街開了10年的包子店,回家陪兒子讀高三,並告訴兒子,“不開店了,以後就在家。 ”

今年9月兒子考上大學去外地就讀,老吳夫婦悄悄回成都繼續經營包子店。 而這一切,早在一年前兩人就安排好了:關店只是“謊言”,包子店一直在交租,只是歇業一年,兩人甚至出動親戚幫忙圓謊。

包子鋪重開沒幾天兒子就知道了,老吳夫婦坦承了真相。

如今已上大學的兒子吳啟鵬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能理解父母,但“還是希望他們不要做了,太累了,身體吃不消。 ”

一則告示

“本店暫停營業一段時間 2017年高考後正常營業”

去年國慶期間,中道街的街坊們很納悶。 開了十多年、全年只休過年那幾天的老店“王氏雞汁包”,在2016年10月3日關門了。

當日清晨,在中道街緊閉的卷閘門上有一張紅紙告示,寫道:“本店暫停營業一段時間,2017年高考後正常營業。 ”“十多年來,對面的包子店都換了四家,王氏的店卻一直在,怎會說關就關?”老顧客廖先生向成都商報記者回憶道。 “王氏雞汁包”的生意很好,但這一關門,讓不少和廖先生一樣買早餐的新老食客有些垂頭喪氣。

然而,對此街坊鄰居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知情,經營包子店10多年的吳元華和妻子王秀碧決定回樂至老家,打算在小兒子高考前的最後一年陪伴左右。

關店的前一個月,他們給合作的老顧客都打了電話,說“暫時不幹了”。 還給老主顧們準備好兩三天的包子,那個月他們忙得“像過年”一般。 關店前一天深夜,他們拉下卷閘門,將列印好的告示貼在大門中央。 接著,整理好所有的蒸煮器械,為防止進老鼠,兩人將鋪面掃得一塵不染。 收拾完畢後,才開始準備整理回家的行李。

在王秀碧眼中,兒子吳啟鵬是一個懂事且獨立的孩子:幾歲時就會早起幫忙揉面做包子;上小學就能一個人走三公里的鄉間小路上下學;上初中後在沒有家人管束的情況下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上高中後也沒有沉迷於互聯網;每月,還會坐車來成都看望父母……“沒有好好管過他,我們對他有虧欠。

”王秀碧說,這種“虧欠”,成為兩人暫時關店回家的主要緣由。

一個謊言

回老家陪兒子讀高三

“不開店了,以後就在家裡”

“我和孩子說,以後不做包子,不開店了,以後就在家裡。 ”為了不讓兒子內心有負擔,夫妻倆瞞著暫停營業的事實,還囑咐親朋好友要做好“保密工作”。

儘管撒了謊,但王秀碧回憶起當初吳啟鵬激動的面龐,以及每晚放學時從教學樓裡狂奔而出的那個身影,依然覺得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早上五六點起床,準備一天的伙食,晚上九點多在校門口等學校打鈴放學,這是夫婦倆過去一年的日常。

在家的日子,母親王秀碧把兒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期間,一家三口聊了很多,關於上大學後想選擇的專業、遠在他鄉工作的哥哥及父母“以前”開包子店的辛勞等。

為什麼要隱瞞真相說再也不去成都開店了?王秀碧向成都商報記者坦言:“孩子上初中時名列前茅,上高中後,因為分班不合理的問題成績下滑。 一次,他無意間對我們說:‘如果你們在我身邊,我不會這樣’。 ”這句話,讓兩人十分心酸,內心充滿愧疚。 王秀碧說,謊稱放棄做包子,一來讓兒子不再擔心父母太辛苦,二來不想讓孩子有心理壓力,儘管放手去搏。

在夜深人靜時,夫妻倆才會輾轉難眠。 擔心在成都暫時關門的小店有沒有漏水……雖然關店,但店鋪的押金已預交了1年。

今年6月,高考如期而至,吳啟鵬順利考上德陽一所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

此後近三個月,吳元華和王秀碧又陪兒子考到駕照。 “你們以後怕無聊,就去旅遊吧。 ”吳啟鵬的話令夫婦倆倍感欣慰又難以應對,因為他們正盤算回成都繼續開店。

一份苦心

兒子獲知真相 理解父母

“別像以前那麼累就可以了”

9月初,吳啟鵬大學開學,他背著行李輾轉三趟車到新學校。 另一邊,吳元華和王秀碧“任務完成”,他們把家裡打掃一番,收拾東西,準備回成都再次開包子店。 然而,教師節的一通電話,讓真相大白。

9月29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到吳啟鵬,午休結束,他正準備去上課。 他告訴記者:“9月10號,我給父母打電話。 問他們在哪兒,在做什麼。 他們看沒辦法隱瞞,就告訴我了。 那會兒,我真的有點生氣。”

面對父母的決定,吳啟鵬五味雜陳,他有些埋怨,因為五歲後就難得見到父母。談到包子店,吳啟鵬覺得很心疼,父母工作十分辛勞,“我媽身上有很多燙傷就是在成都那幾年弄的,我爸的腿有段時間還腫了。2010年左右,生意特別好,但因為捨不得請人幫忙,他們每天兩點多就起床做事,每天就睡五個小時左右……”在電話裡聽說父母剛開張,生意不太好,吳啟鵬似乎有些放心,“別像以前那麼累就可以了。”

成都商報記者提到父母當初回家的緣由,吳啟鵬顯然已細心地洞察到:“這麼多年都在忙生意,很少管我,爸媽是覺得對我有虧欠所以回來了。我小時候特別希望他們能回來帶我。但我長大了,理解他們,一切都是為了我。”

“既然開了門就要做到過年。”王秀碧告訴兒子,這個國慶他們無法相聚了。如今,為了不讓兒子過於擔心,兩人正籌備著招人來幫忙,以緩解每天早上八點半到九點間的銷售高峰,也為了讓兒子能夠“放心”。

對話母親

“孩子從小到大獨立,對他虧欠太多”

成都商報:是什麼讓你們下決心回老家陪讀?

王秀碧:他(吳啟鵬)高中時成績下滑,有次賭氣和我們說“如果你們在我身邊,我不會這樣的。”孩子從小到大都很獨立,我們對他虧欠太多。

成都商報:你們是何時回到成都?兒子知道嗎?他知道真相後有何反應?

王秀碧:9月8號回來的,當時沒有對他說,但是他現在已經知道了,沒有必要再隱瞞。有點驚訝,以為我們在老家;語氣也有點生氣,畢竟騙了他一年多。

成都商報:擔心兒子生氣嗎?

王秀碧:不會,他從小就懂事,知道我們掙錢是為了他。他只是擔心我們太辛苦。

成都商報:對兒子高考結束取得的成績,你們滿意嗎?

王秀碧:雖然他(吳啟鵬)說沒考好,但我們很滿意。

對話兒子

“我希望他們不要做了,太累了,爸媽身體吃不消”

成都商報:知道父母為何要回老家陪讀嗎?

吳啟鵬:他們覺得對我有虧欠,所以才回來。

成都商報:瞞了你一年,你有沒有埋怨父母?

吳啟鵬:埋怨,但現在理解他們了。不過,我希望他們不要做了,太累了,爸媽身體吃不消。

成都商報:有什麼想對父母說的話?

吳啟鵬:希望他們(父母)不要一直覺得有虧欠。另外,希望他們工作不要太辛苦,聽說包子店最近生意不太好,我覺得(這種狀態)還是可以。

成都商報記者 戴佳佳 攝影報導

那會兒,我真的有點生氣。”

面對父母的決定,吳啟鵬五味雜陳,他有些埋怨,因為五歲後就難得見到父母。談到包子店,吳啟鵬覺得很心疼,父母工作十分辛勞,“我媽身上有很多燙傷就是在成都那幾年弄的,我爸的腿有段時間還腫了。2010年左右,生意特別好,但因為捨不得請人幫忙,他們每天兩點多就起床做事,每天就睡五個小時左右……”在電話裡聽說父母剛開張,生意不太好,吳啟鵬似乎有些放心,“別像以前那麼累就可以了。”

成都商報記者提到父母當初回家的緣由,吳啟鵬顯然已細心地洞察到:“這麼多年都在忙生意,很少管我,爸媽是覺得對我有虧欠所以回來了。我小時候特別希望他們能回來帶我。但我長大了,理解他們,一切都是為了我。”

“既然開了門就要做到過年。”王秀碧告訴兒子,這個國慶他們無法相聚了。如今,為了不讓兒子過於擔心,兩人正籌備著招人來幫忙,以緩解每天早上八點半到九點間的銷售高峰,也為了讓兒子能夠“放心”。

對話母親

“孩子從小到大獨立,對他虧欠太多”

成都商報:是什麼讓你們下決心回老家陪讀?

王秀碧:他(吳啟鵬)高中時成績下滑,有次賭氣和我們說“如果你們在我身邊,我不會這樣的。”孩子從小到大都很獨立,我們對他虧欠太多。

成都商報:你們是何時回到成都?兒子知道嗎?他知道真相後有何反應?

王秀碧:9月8號回來的,當時沒有對他說,但是他現在已經知道了,沒有必要再隱瞞。有點驚訝,以為我們在老家;語氣也有點生氣,畢竟騙了他一年多。

成都商報:擔心兒子生氣嗎?

王秀碧:不會,他從小就懂事,知道我們掙錢是為了他。他只是擔心我們太辛苦。

成都商報:對兒子高考結束取得的成績,你們滿意嗎?

王秀碧:雖然他(吳啟鵬)說沒考好,但我們很滿意。

對話兒子

“我希望他們不要做了,太累了,爸媽身體吃不消”

成都商報:知道父母為何要回老家陪讀嗎?

吳啟鵬:他們覺得對我有虧欠,所以才回來。

成都商報:瞞了你一年,你有沒有埋怨父母?

吳啟鵬:埋怨,但現在理解他們了。不過,我希望他們不要做了,太累了,爸媽身體吃不消。

成都商報:有什麼想對父母說的話?

吳啟鵬:希望他們(父母)不要一直覺得有虧欠。另外,希望他們工作不要太辛苦,聽說包子店最近生意不太好,我覺得(這種狀態)還是可以。

成都商報記者 戴佳佳 攝影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