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甌江支流上的溫州城中村 華麗變身國家4A級景區

溫州南塘夜色 圖片來自網路

今年77歲的葉國龍阿公家住在溫州南塘三組團5幢, 五六年前剛剛回遷到這裡。 站在窗前就可以看到靜謐的南塘河,

到了夜晚, 燈光沿河亮起, 沿岸粉牆瓦黛的溫州老宅襯出一片水鄉特色。 沿著南塘街區一路走過, 再到河對岸的白鹿洲公園散步健身, 這是像葉阿公一樣的南塘老街坊們的日常。

作為甌江支流的南塘河穿城而過, 流過了千餘年的歷史。 2014年12月, 溫州“印象南塘”景區正式評為4A級景區, 蝶變之後的南塘被評為溫州的城市客廳。

除了年輕時外出當兵的八年, 葉阿公幾乎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南塘畔。 曾經的鄉村成了如今的城市客廳, 空閒時, 漫步在河畔, 望著眼前緩緩流過的河水, 葉阿公時常會感歎:這日子, 也像南塘河, 越過越滋潤了。

祖祖輩輩住在南塘河畔

見證當地70多年的變遷

葉國龍的祖祖輩輩就住在南塘裡田街,

從老宅推門出去, 再往外走十幾米就到了河邊。 如今他住的居民樓, 與原先的老宅只有幾百米的距離。

南塘顧名思義, 就是城南之堤塘, 因水而生, 街因水興, 位於溫州主城區南側的南塘河與南塘街已有逾千年的歷史。 早在南宋, 溫州太守傾全部財力清淤疏浚, 重修塘河。 從此舟船無阻, 灌排無憂, 辟為“南塘驛路”, 通暢了溫州、里安之間的交通, 這條河也被叫作溫瑞塘河。

南塘原屬於主城區近郊, 七八個村子聚集, 日子就像木心的那首《從前慢》, 有著鄉鄰間的熱鬧和煙火氣。 從稚子到老翁, 葉阿公見證了南塘70多年的發展。

南塘河從甌海山區一路往下, 再經過里安匯入甌江。 葉國龍說, 原先的塘河清澈無比, 哺育了一代代的南塘人,

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 河畔的居民們還是挑著南塘水飲用。 “趁著天光早, 淩晨四五點就要起床挑水, 晚了的話有輪船經過, 加上別人洗衣服洗菜, 河水就沒有那麼乾淨了。 ”

到了清晨, 每有溫州里安往來的客船經過, 塘河就會翻起一陣浪花, 古老的南塘街和石子路, 走過太多的客商和行人。

隨著改革開放的熱潮,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 溫州的廠房遍地開花, 小作坊隱匿在低矮的民房裡, 因為工業污染的加劇, 南塘水也慢慢渾濁起來。 也就是那時候, 再調皮的小孩也不會在盛夏裡下河游泳, 家家接上了自來水。

漸漸地, 南塘在高樓林立的市區顯得十分醒目, 巷道交錯污水直排, 到了2006年, 南塘街區開始拆遷改造。

直到2012年左右, 葉阿公又重新回到了南塘邊。

溫州南塘 圖片來自網路

城中村改建綜合規劃整治

變身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06年改造前, 南塘片區聚集的大多是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 更早的甚至建於解放前。 加上地處城郊, 居民們延續著農村生活方式,

屬於典型的城中村。

負責重建南塘街區的是溫州市名城集團, 該集團資產運營公司南塘負責人王慈賜介紹, 該區域沒有系統的公共配套設施, 污水直排。 髒亂差、黑臭亂成了南塘的代名詞。 同時, 街區還存在大量邊角地、插花地和夾心地, 土地利用結構很不合理, 土地資源浪費非常嚴重。

從2006年開始, 南塘街區的拆遷重建和綜合規劃正式啟動, 開發融合了“三舊”改造、“五水共治”、地下空間開發、文化重塑等工作。 除了規劃五個區塊安置原來的居民, 還規劃了商業文化街區、民俗文化村、白鹿洲城市公園等商業建築及園林景觀配套工程。

改建後的南塘低效用地再開發成效顯著, 夜色中的南塘河畔更是美得驚人。 南塘街上的燈光是對水墨江南景色的最好詮釋, 塘河上畫舫遊船霓虹燈點綴,銀白色燈光裝飾的拱橋,猶如銀河系降落在塘河上,勾勒出南塘夜景的美麗畫卷。2013年,南塘風貌街被評為“溫州最美街區”,2014年底,“印象南塘”成為城市居住和文化商業綜合體,作為溫州的城市客廳,它的功能已基本打造成功,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改建後的南塘樣貌如何?作為“老土著”之一的葉國龍最有發言權。

印象南塘保留了南塘街的古榕樹、河埠頭、沿河半坡廊、戲臺牌坊,提煉並重現了老南塘街的水鄉景象與風貌。“幾百年歷史的老榕樹被保留下來,看著就覺得親切,有歲月的感覺。”葉國龍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沿著南塘老街巡邏,“從小在這裡長大,我們就是南塘的主人,應該回報腳下的這片福地。”

塘河上畫舫遊船霓虹燈點綴,銀白色燈光裝飾的拱橋,猶如銀河系降落在塘河上,勾勒出南塘夜景的美麗畫卷。2013年,南塘風貌街被評為“溫州最美街區”,2014年底,“印象南塘”成為城市居住和文化商業綜合體,作為溫州的城市客廳,它的功能已基本打造成功,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改建後的南塘樣貌如何?作為“老土著”之一的葉國龍最有發言權。

印象南塘保留了南塘街的古榕樹、河埠頭、沿河半坡廊、戲臺牌坊,提煉並重現了老南塘街的水鄉景象與風貌。“幾百年歷史的老榕樹被保留下來,看著就覺得親切,有歲月的感覺。”葉國龍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沿著南塘老街巡邏,“從小在這裡長大,我們就是南塘的主人,應該回報腳下的這片福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