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6所高校獲批開設互聯網金融專業

在互聯網技術的巨大推動下, 以協力廠商支付、P2P和眾籌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新模式快速發展, 因而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增, 要求不僅要懂互聯網, 更要懂金融。 與傳統金融行業人才供需兩旺的情況不同, 新興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人才供給根本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因此, 填補互聯網金融專業人才巨大缺口的最有效辦法無疑還需依託眾高等院校來培養輸送, 但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 互聯網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 企業所需要的非常接地氣的人才培養對於傳統以培養學術型、科研型人才為主要使命的高校來說還真有些難度。 幸好這個問題已經被全社會關注, 政府已聯合院校開設“互聯網+”專業方向。

日前, 教育部公佈了2016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 國家首次同意設置互聯網金融專業。 全國共有6所高校獲批開設此專業, 分別是電子科技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安徽新華學院、銅陵學院、雲南財經大學和廣東金融學院。 同時, 站在互聯網“風口”上的大資料, 也直接催熱了大學裡的大資料專業, 共有32所高校成為第二批成功申請“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本科新專業。

這對於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都是喜出望外;對於投資者來說更是利好, 畢竟行業專業性更強, 投資更安全, 投資者才能更放心。 專業化程度越高, 也就意味著行業的轉入門檻抬高, 對於平臺用戶的保障才能更加全面, 而開設互金專業這一舉動無疑對於P2P、眾籌、移動支付等互聯網化的金融產品是一針強心劑。

此次教育部批准的6所高校互聯網金融專業, 也是對培養互金人才的極大支持。

據瞭解, 互聯網金融專業重在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整體課程採用逐層遞進的方式, 學生在完成每個學期的理論授課後, 均有兩個企業項目實戰跟進, 學生所學內容能夠及時的得到運用, 在專案中延展技術深度與寬度,

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

小C認為, 此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機會在企業實踐過程中知道有哪些不足, 然後再去有針對性的學習相關理論填補, 相比傳統純理論教學模式更可能為互聯網金融公司輸送相匹配的人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