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騰訊入股特斯拉,又一家互聯網公司加入無人駕駛戰局

3月29日, 騰訊公司相關人士向媒體證實, 該公司以18億美元入股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 並獲得5%的被動股權, 成為後者第五大股東。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 3月17日, 騰訊通過全資子公司黃河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河投資”)購入8,167,544股特斯拉股權, 持股比例達5%。 黃河投資是一家註冊在英國維爾京群島的投資公司, 其董事包括騰訊控股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和HIM集團執行總裁Charles St. Leger Searle。 HIM集團是騰訊的主要股東之一, Searle同時也是騰訊控股的非執行董事。 不過有消息稱, 此次騰訊購入的股份為被動股權, 騰訊並不能參與公司具體運營決策, 只能通過買賣股票獲得投資收益。

花了大筆銀子入股, 卻又不參與公司運營。 騰訊這是打的什麼主意呢?而特斯拉與騰訊聯姻, “鋼鐵俠”又是怎麼想的呢?小編不才, 有幾個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喜歡的請不吝拍巴掌, 不喜歡的也請在拍磚的時候手下留情。

從特斯拉這邊說, 根據去年特斯拉年報資料顯示, 2016年第四季度營收為22.84億美元, 虧損約1.21億美元, 2016年全年營收70億美元, 雖較2015年提升了73%, 但虧損額依舊高達6.75億美元。 去年特斯拉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太陽能面板製造企業SolarCity公司, 致力於開發研究太陽能的存儲產品。

今年3月初, 特斯拉又籌資了14億美金, 用以支持Model 3的量產及支付其他方面的開支。 在資金方面可謂是捉襟見肘。

這些年來特斯拉的產品一直都是叫好不叫座。 雖然“鋼鐵俠”一直在兌現對消費者的承諾, 將無人駕駛研究進行到底, 甚至前幾天已經公開表示要把人工智慧的主意往人腦的方向打了。 卻無奈改變不了其連年虧損的現實。 而且美國的新一屆政府似乎也對電動汽車的推行並不怎麼感冒。 夢想很豐滿, 現實卻很骨感。 想讓特斯拉前行, 就必須尋求幫助。 而騰訊在這個時候出現, 無異於為特斯拉雪中送炭, 緩解其資金緊張的燃眉之急。

當然, 除了資金以外, 特斯拉也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濟發展速度很快, 而且也加快了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 國內更是對電動汽車這種新能源產業給予了極大的政策與資金上的支持。 與騰訊合作, 能夠通過其在國內的人脈進一步開闢國內市場, 更可以進一步與其他國內廠商、公司合作進行技術研發。

而從騰訊這方面說, 特斯拉無論是產品和技術研發實力, 都是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教父級人物, 與其合作的企業也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高技術巨頭。 能夠與這樣的公司合作, 可以提升騰訊整體公司水準。 而作為國內排名比較靠前的互聯網企業, 在同類公司紛紛投身車聯網、無人駕駛等方面的研究時, 騰訊自然也不甘人後, 先後與四維圖新、HERE等公司合作, 為多家大型跨國汽車廠商提供智慧地圖, 以此為突破口進入汽車行業。 這次與特斯拉的合作, 雖然只是被動持股, 不參與經營決策, 但這也只是暫時的, 日後會有怎樣的發展還未可知。 另外, 通過與特斯拉的合作, 騰訊也可以通過其身後的技術、互聯網背景逐漸參與到特斯拉的技術研發當中, 有助於日後其自身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獨立研發。

此次騰訊斥鉅資入股特斯拉,算得上是國內互聯網企業在無人駕駛及電動車領域佈局的一個大手筆,也看得出騰訊打算殺入汽車行業的決心。有決心當然是好的,不過打鐵還需本身硬,光靠買買買是無法讓騰訊做到自我提升的,日後騰訊還需持續提高自己的技術水準,才能得到合作夥伴的尊重,打開國際市場。

有助於日後其自身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獨立研發。

此次騰訊斥鉅資入股特斯拉,算得上是國內互聯網企業在無人駕駛及電動車領域佈局的一個大手筆,也看得出騰訊打算殺入汽車行業的決心。有決心當然是好的,不過打鐵還需本身硬,光靠買買買是無法讓騰訊做到自我提升的,日後騰訊還需持續提高自己的技術水準,才能得到合作夥伴的尊重,打開國際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