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F35戰機存在致命缺陷,飛行員能在不知不覺中死亡

在人類的飛行史中, “如何呼吸到足夠的氧氣”一直是個不太為人所關注、但在各種戰機上卻是極其要命的問題。 飛機出現之前, 空中缺氧就奪去了很多飛行探索者的生命;而直到今天, 這個問題甚至還在困擾著在人類, 哪怕飛行性能極限區域活動的第五代戰鬥機——F22就出現過多次供氧事故, 甚至因此機毀人亡。

美國列克星敦研究所副所長古爾博士認為現在美國空中優勢的最大威脅可能完全不同於以往, 而且直到現在美國軍方幾乎還未認識到這一點:那就是缺氧的危險, 即缺少足夠的氧氣供人體所用。

缺氧往往不易被察覺, 當飛行員覺得情況不對勁時, 已無力自救。 顯然, 任何干擾飛行員行為的狀況, 尤其是在作戰時, 不僅對其個人是一場災難, 對任務本身乃至整場戰役而言也是如此。

對於僅呼吸純氧的飛行員來說, 飛行高度達到15000米時, 迅速減壓就意味著滅頂之災, 機毀人亡的可能性極高。 在這個高度上, 純氧也不能阻止人體的爆發性缺氧:飛行員會在極短時間內, 毫無預兆的喪失意識。 此時維持意識的有效時間只有20秒左右, 而且有10秒左右來自於大腦的氧氣儲備;這意味著如果不能在10秒以內就遏制住缺氧趨勢,

飛行員由於缺氧衝擊而喪失意識將不可避免。 然而飛行員在幾秒以內就將飛機從15000米下降到12000米以下, 這種可能性實在是微乎其微。

有很多美國飛行員報告稱出現過供氧不足或缺氧的問題。 飛行員稱, F/A-18“大黃蜂”艦載戰鬥機、EA-18G“咆哮者”電子攻擊機、F-35“聯合攻擊戰鬥機”和T-45“蒼鷹”教練機都存在供氧問題。

現在包括先進的F35戰機都能出現致命缺陷, 美國為弄清缺氧問題的原因, 空軍和海軍展開了近兩年的深入調查, 已從氧氣監測系統及其他飛機感測器上收集到海量資料, 並嘗試對OBOG系統進行各種改進。 但仍無法查明其根本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