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巔峰巴克利是如何碾壓過那個年代的

“巴巴羅薩行動的第二天, 在立陶宛, 蘇德兩軍的裝甲部隊狹路相逢, 德國人震驚的發現, 蘇軍的KV坦克仿佛怪物一般, 一路拔山倒樹而來, 而輕型坦克的射擊對他們毫無作用, 紛紛入骨牌一般倒下, 甚至不少KV坦克連炮彈都不裝, 一路衝撞殺到德軍陣地, 專門碾壓德軍火炮, 德軍的38mm坦克炮被盡數壓毀.....”———《烽火議軍情》

這是德國人第一次見到KV-1坦克時的場景, 我個人覺得這段話同樣也適用於人們第一次在NBA賽場上見到查克爾·巴克利。 KV-1坦克設計的初衷是蘇聯要製造一種兼具輕型坦克的靈活機動和重型坦克的堅固強大, 能適用於多種戰術的萬金油型坦克。 相比之下, 巴克利要更靈活、更堅硬而且還結合的更加平衡。

遺憾的是KV坦克問題重重, 最終由於當時的科學水準有限並未完成人們給予他的超現實期望, 但巴克利卻於投產後在NBA的楓木地板上縱橫馳騁了16年之久。

擔任大前鋒的他身高不足(普遍說法是1米98左右), 但卻能靠著“肉彈”一樣的身體(尤其是屁股)在巨人森林裡橫衝直撞, 勢不可擋, 同時他跑跳如風, 速度、加速度、持續加速、敏捷性、都在上乘, 他可以像後衛一樣全程加速, 又有著強力前鋒般的爆發力和彈跳力。

“巴克利和魔術師以及伯德是一種類型的球員——他們在場上都沒有固定的位置。 ”名人堂中鋒比爾-沃頓在接受《SLAM》雜誌採訪時曾這樣評價巴克利, “他在籃球場上幾乎無所不能, 幾乎沒有人能做到像他那樣的高度, 他是個統治級的籃板手和防守者, 他不但能運球而且還能投三分, 同時他也是一名出色的組織者。 ”

他領先於那個年代, 又卓然於那個時代。

為了方便研究, 我們先來看一看查理斯爵士的一些核心構造和主要特性:

在力量上:

巴克利除了體魄強健外, 還有一個更強健的歷史頂級大屁股。 有了這個屁股, 原本偏矮的身高也有了重心低的妙處——他可以更精准的把力量集中在屁股這個發力點上,

碾著重心偏高的對手一寸一寸的往禁區深入。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他老虎鉗似的恐怖臂力和腕力, 一旦籃球入手, 巴克利就能將他牢牢的占為己有。

除此之外, 巴克利的腿部也同樣蘊含了爆炸般的能量。

結合以上, 可以預見, 查理斯的爆發力也十分驚人:

更何況, 巴克利還擁有冠絕聯盟的彈速和連續起跳能力, 高度不夠, 彈跳來湊, 而且還是連續彈跳, 這聽上去有點兒像職業拳擊手的出拳速度, 他們總能在適當的時機裡, 通過快速的連續出拳來控制住局面。 更何況, 巴克利還擁有超長的臂展, 你經常能看見他在半空中就把球一把抄下。

可以說, 查理斯爵士是各方面力量性能的終極作品。

在速度上:

查理斯·巴克利型號採用了領先於時代的動力系統,

它能推動重型機身完成全程加速, 以巨大的動能完成路面上的碾壓。 有人評價奔跑的巴克利就像是一輛“失控的火車”, 速度之外, 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在靈活性上:

由於體型小、動力足, 再加上控制力強, 巴克利能在高強度的對抗和高速運轉中完成高頻率的動作, 來增加他進攻路徑和方式的選擇, 並提高他在執行任務時的容錯率。

作為一款主戰武器, 就不得不提到巴克利的火控系統:

查理斯爵士的火力覆蓋面積很廣, 唯一的缺點是其精准度在射程稍遠的距離上會失去穩定性。

在76人時期, 他的裝彈機制不夠科學, 他的投籃不夠連貫, 略顯脫節的動作讓他的穩定性大打折扣, 同時他的身高太矮, 跳投方式又採取了“巔投”的方式,這導致他的投籃很容易受到敵方干擾,這一系列的因素讓他的三分命中率在費城時期最高的一個賽季也就只有28.4%而已。

他的投籃機制問題在太陽時期得到了費尼克斯研究院的優化和改良,腿部發力更堅實,能量傳導更流暢,手臂和手腕的動作也更精緻,你現在能明顯的觀察到,那股力量是怎麼從腳到指尖清晰的流轉的。動作更連貫,運行更穩定。

雖然受限於身體,他的投籃還是會被輕易干擾,但他還是在太陽隊打出了唯二的兩個三分命中率超過30%的賽季。

他的面框投籃命中率一直不夠精准,有時候對手甚至會故意放他跳投。

但在背身時卻能用屁股擠出空間,找到投籃準星。而且在近距離,他的左手同樣可以完成終結,這大大提高了他在內線時的作戰能力,所以他的兩分球命中率就要優秀的多。

查理斯爵士的武器庫裡兵器很多,理論上,他可以進行全方位的火力打擊,但很顯然,他在稍近距離的表現要好的多得多。巴克利:“你懂什麼!我這是在遵循籃球的規律”!

總結起來,巴克利型主戰武器在擁有出色機動性和靈活性的同時,還保留了強大的噸位和力量,而且他還具備覆蓋面積極廣的火控系統,很明顯,他是一款超越現實的帶有濃厚科幻味道的作品!

其實單從數據上界定巴克利的巔峰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他職業生涯第二年就20+12.8;第三年就拿到聯盟籃板王;第四年真正成為球隊的絕對核心後,更是單季轟下了場均28.3分;甚至在第六年,他還帶著天賦平庸至極的76隊拿到了53勝,分區冠軍,單季投出了超神的60%命中率,在其他的賽季裡,他也能穩定的打出25+10+4的超級資料。所以可以說,他在費城的8年時間裡,他從各個角度都不斷的刷新了自己的生涯巔峰。

直到92-93賽季,巴克利終於達到了他職業生涯巔峰期的頂點。雖然從資料上看,25.6+12.2+5.1的資料在他歷年的技術統計裡只算“平庸”,但球隊63勝,全聯盟第一,巴克利也在那一年順利的成為了當季的常規賽MVP。

原因?除了他被交易到太陽,擁有了更好的隊友外,還在於那年夏天他參加了“夢之隊”。那次征服世界的旅程不僅讓巴克利在夏天成功的保持住了身形,還讓他在精神上受到了喬丹的推動,讓他產生了“我要成為最好的球員”的那種衝動。

再次感謝蘇聯。

下面我們就稍微分析一下巔峰巴克利——這台怪物級的戰爭機器,到底是如何碾壓過那個年代的。

得分篇

我們先著眼於他在陣地戰中的攻擊方式,順序由遠及近:

在距離籃筐稍遠時,巴克利除了可以投出中遠距離跳投外(這部分可以參考卡梅隆·安東尼,但巴克利沒那麼准就是了),他還可以選擇面框突破。他的腿部力量很足,這讓他有機會在突破的第一步就快速的搶到身位,然後他就可以利用他那史詩級的大屁股和“球形身體”倚住對手,持續發力,進而繼續向內線推進、碾壓。

位置拉近,來到腰位或者接近腰位,巴克利就可以開心的展開他的低位背身進攻啦,這也是他進攻手段最豐富的的區域。和同時代的其他低位單打手一樣,巴克利也更喜歡在籃筐左側要位。

他的左、右肩轉身和左、右手終結能力讓他可以有多種方式在內線完成出手,大體上,我們可以為兩招:

左/右肩翻身後仰跳投。巴克利在向內線推進時,會用他肥碩的屁股坐著防守人的大腿上,肉墩墩的不斷發力衝擊,找准節奏後,就是一發翻身後仰跳投。

而且,不要忽視巴克利的內線腳步,靠著他的步伐和協調性他可以在內線把這兩種招式任意的拆分再組合起來,而且他有一個好屁股,有些空間,他確實擠得出來。

但,巴克利是一個如此靈活的胖子,把他的招式歸進條條框框裡未免有些刻板,他的手活和他的身法一樣靈活多變,所以在很多情況下,由於查理斯身上裝備的武器實在太多,能完成的動作又多,所以他可以選擇任意他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攻擊。

同時,查理斯爵士的推快攻能力也堪稱聯盟一絕,他能高速變相,他能行進間背後運球,他能像個真正後衛似的跑起來打球。

而且籃球作為一項集體運動,巴克利並不用非得持球才能得分,他也可以選擇做一個外接手,利用狡猾的跑位和隊友堅實的掩護,接四分衛的傳球,輕鬆達陣得分。

只不過選擇太多,難免會讓他的有些出手選擇看上去過於隨意,尤其是在比賽的最後幾分鐘,他會極其強烈的表現出“他要成為那個人”的欲望。

有些時候他投進了,殺死了對手,但更多時候他投丟了,殺死了隊友。而且相對於其他擁有中遠距離的超級巨星,巴克利的跳投是一種極其不穩定的得分方式,進與不進會表現的非常極端,要麼空心入網,要麼偏的離譜。他不是那種你想在最後時刻希望他來執行致命一擊的傢伙,細翻他的進攻武器庫,五花八門,但究竟哪一件才是能被稱為必殺的傢伙呢?我不知道,而且有時候,我感覺他自己也不知道。。。。。。

籃板篇

提到查理斯爵士的必殺技,我腦海中想到的是這麼一件東西——搶前場籃板球打進二次進攻。作為必殺技,這多少有點兒奇怪,但巴克利就是那種我願意花一整個下午就專門為了看他搶各種籃板球的男人,況且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戰也是以這一方式向NBA完成謝幕的。

野蠻、暴力,連續打擊,在擁堵的禁區裡,翻江倒海,橫衝直撞,他的每次起跳幾乎都要快人一拍,他起跳後,其他人才相繼彈起,就像是海浪此起彼伏,而查理斯就是這層層波濤裡最核心的攪動者。他像一頭體力充沛的倔強野獸,籃板是他唯一的目標,周身的防守人仿佛企圖拴住他的枷鎖,但對於一頭殺紅眼的野獸來講,這些都攔他不住。

除了他的籃板嗅覺外,他的機動性、力量和彈跳力也讓他有了卡到位置完成捕捉的更多可能。他不僅在陸地上完成了碾壓,還在高空中完成了制霸。

看多了查理斯的比賽,你會覺得除了飛天遁地外,看他頂開超級巨獸,大開大合的抓籃板球,爭搶中像掄板斧一樣的連續揮肘也是一種讓人血氣翻湧的暴力美學。一種在籃板球領域,用怪物級的身體天賦和狂熱鬥志對其他選手進行碾壓式的野蠻快感。86-87賽季,巴克利甚至能每場搶到5.7個前場籃板,冠絕聯盟。

組織篇

對於巴克利,我建議大家在熱衷於討論他的屁股、背身和籃板外,可以同樣關注他的運球能力和組織能力。

前面已經展示過了查理斯爵士在快攻中連續小幅度變相的動圖,雖然他在快攻中時常給人以“失控火車”的感覺,但其實,他在高速行駛中仍能看見他的隊友。

[+查看更多]

巴克利的背傳也同樣妙不可言。

作為一名隨時都能吸引包夾的超級明星,巴克利也具備著非常出色的突破分球能力。

作為組織大師,陣地戰中的進攻梳理更是不在話下,而且巴克利的傳球還充滿了寫意與靈性:

組織大師似乎都有一雙可以洞穿層層防守的鷹之眼。

即使是超遠距離跨場長傳,巴克利也能成功轟出:

他有全套的傳球技巧和超凡的組織才華,只要他想,他就能成為那種可以讓隊友變得更好的基石型球員。

兇猛的籃板+嫺熟的運球+出色的終結能力,這就構成了巴克利生涯裡最讓人大呼過癮的一件作品——在人群中搶到後場籃板,生氣的掄兩下肘趕走對手後,一個人運球推進,起速狂奔,隆隆作響,碾壓而來,在接近籃筐時,他或傳球,或上籃,再或者乾脆就轟一記雷霆萬鈞的暴力扣籃!統治全場!

一次攻防轉換裡就能打出全程高光的精華表演,酣暢淋漓。

查理斯爵士職業生涯一共有20次三雙的表現,這也為他的生涯履歷填上了一枚小小的勳章。

致命缺點

相對于進攻,巴克利在防守端的表現就沒那麼友好了,除了防守籃板外,斜刺裡突然殺出的閃電搶斷是他為數不多值得稱道的東西。

他也有高光蓋帽,但那只是鳳毛麟角,巴克利整個職業生涯也不過只有場均0.8次的蓋帽。

除了客觀因素,身高偏矮之外,他的防守態度也不算太好,他在防守端,時而會表現出懶散的狀態。

他的好友兼對手,邁克爾·喬丹更是直言不諱:“巴克利沒冠軍,是因為他不防守”。

同時作為一名職業運動員,巴克利的生活習慣也經常被人們詬病,他可以在一個夏天裡把自己吃的再多胖上幾圈,他會在比賽前夕瘋狂的開派對,隨意的放縱自己。隨性的生活習慣帶來的是相對不穩定的狀態。

想想看,如果巴克利像卡爾·馬龍那樣一直控制著自己的體型,保持著自己的競技狀態的話,他會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呢?

巴克利就是那種即使他都成為50大巨星、位列名人堂、拿過MVP了,你卻仍覺得他本可以做的更好的那種球員。另一個?同樣大屁股的沙奎爾·奧尼爾!

我一直都覺得,那個年代的觀眾和球員或許都中了喬丹和電視轉播媒體的毒,他們推崇英雄主義,喜歡一個人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戲碼,但他們卻都忘了,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他理應找到最有把握的方式來拯救一支在生死邊緣掙扎的球隊,而不是一意孤行的逆天而行。要知道全世界也就只有一個邁克爾·喬丹,如果巴克利願意在最後時刻靠自己的進攻威脅吸引防守打出傳球的話,我想冠軍離他並不會真的那麼遙遠。他真的是另一個美麗的如果。。。

但性格決定命運,很多東西其實並不會發生如果。

他不會小心翼翼,優柔寡斷,他就是肆意妄為,暴力行駛,兇殘碾壓。

怎樣的性格就塑造了怎樣的打法,怎樣的球風就成就了怎樣的傳奇。

不會改變,這就是查理斯·巴克利!

他亂吃,他愛玩,他浪投,他不防守,但這並不妨礙巔峰巴克利碾壓過那個同樣屬於他的年代。

跳投方式又採取了“巔投”的方式,這導致他的投籃很容易受到敵方干擾,這一系列的因素讓他的三分命中率在費城時期最高的一個賽季也就只有28.4%而已。

他的投籃機制問題在太陽時期得到了費尼克斯研究院的優化和改良,腿部發力更堅實,能量傳導更流暢,手臂和手腕的動作也更精緻,你現在能明顯的觀察到,那股力量是怎麼從腳到指尖清晰的流轉的。動作更連貫,運行更穩定。

雖然受限於身體,他的投籃還是會被輕易干擾,但他還是在太陽隊打出了唯二的兩個三分命中率超過30%的賽季。

他的面框投籃命中率一直不夠精准,有時候對手甚至會故意放他跳投。

但在背身時卻能用屁股擠出空間,找到投籃準星。而且在近距離,他的左手同樣可以完成終結,這大大提高了他在內線時的作戰能力,所以他的兩分球命中率就要優秀的多。

查理斯爵士的武器庫裡兵器很多,理論上,他可以進行全方位的火力打擊,但很顯然,他在稍近距離的表現要好的多得多。巴克利:“你懂什麼!我這是在遵循籃球的規律”!

總結起來,巴克利型主戰武器在擁有出色機動性和靈活性的同時,還保留了強大的噸位和力量,而且他還具備覆蓋面積極廣的火控系統,很明顯,他是一款超越現實的帶有濃厚科幻味道的作品!

其實單從數據上界定巴克利的巔峰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他職業生涯第二年就20+12.8;第三年就拿到聯盟籃板王;第四年真正成為球隊的絕對核心後,更是單季轟下了場均28.3分;甚至在第六年,他還帶著天賦平庸至極的76隊拿到了53勝,分區冠軍,單季投出了超神的60%命中率,在其他的賽季裡,他也能穩定的打出25+10+4的超級資料。所以可以說,他在費城的8年時間裡,他從各個角度都不斷的刷新了自己的生涯巔峰。

直到92-93賽季,巴克利終於達到了他職業生涯巔峰期的頂點。雖然從資料上看,25.6+12.2+5.1的資料在他歷年的技術統計裡只算“平庸”,但球隊63勝,全聯盟第一,巴克利也在那一年順利的成為了當季的常規賽MVP。

原因?除了他被交易到太陽,擁有了更好的隊友外,還在於那年夏天他參加了“夢之隊”。那次征服世界的旅程不僅讓巴克利在夏天成功的保持住了身形,還讓他在精神上受到了喬丹的推動,讓他產生了“我要成為最好的球員”的那種衝動。

再次感謝蘇聯。

下面我們就稍微分析一下巔峰巴克利——這台怪物級的戰爭機器,到底是如何碾壓過那個年代的。

得分篇

我們先著眼於他在陣地戰中的攻擊方式,順序由遠及近:

在距離籃筐稍遠時,巴克利除了可以投出中遠距離跳投外(這部分可以參考卡梅隆·安東尼,但巴克利沒那麼准就是了),他還可以選擇面框突破。他的腿部力量很足,這讓他有機會在突破的第一步就快速的搶到身位,然後他就可以利用他那史詩級的大屁股和“球形身體”倚住對手,持續發力,進而繼續向內線推進、碾壓。

位置拉近,來到腰位或者接近腰位,巴克利就可以開心的展開他的低位背身進攻啦,這也是他進攻手段最豐富的的區域。和同時代的其他低位單打手一樣,巴克利也更喜歡在籃筐左側要位。

他的左、右肩轉身和左、右手終結能力讓他可以有多種方式在內線完成出手,大體上,我們可以為兩招:

左/右肩翻身後仰跳投。巴克利在向內線推進時,會用他肥碩的屁股坐著防守人的大腿上,肉墩墩的不斷發力衝擊,找准節奏後,就是一發翻身後仰跳投。

而且,不要忽視巴克利的內線腳步,靠著他的步伐和協調性他可以在內線把這兩種招式任意的拆分再組合起來,而且他有一個好屁股,有些空間,他確實擠得出來。

但,巴克利是一個如此靈活的胖子,把他的招式歸進條條框框裡未免有些刻板,他的手活和他的身法一樣靈活多變,所以在很多情況下,由於查理斯身上裝備的武器實在太多,能完成的動作又多,所以他可以選擇任意他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攻擊。

同時,查理斯爵士的推快攻能力也堪稱聯盟一絕,他能高速變相,他能行進間背後運球,他能像個真正後衛似的跑起來打球。

而且籃球作為一項集體運動,巴克利並不用非得持球才能得分,他也可以選擇做一個外接手,利用狡猾的跑位和隊友堅實的掩護,接四分衛的傳球,輕鬆達陣得分。

只不過選擇太多,難免會讓他的有些出手選擇看上去過於隨意,尤其是在比賽的最後幾分鐘,他會極其強烈的表現出“他要成為那個人”的欲望。

有些時候他投進了,殺死了對手,但更多時候他投丟了,殺死了隊友。而且相對於其他擁有中遠距離的超級巨星,巴克利的跳投是一種極其不穩定的得分方式,進與不進會表現的非常極端,要麼空心入網,要麼偏的離譜。他不是那種你想在最後時刻希望他來執行致命一擊的傢伙,細翻他的進攻武器庫,五花八門,但究竟哪一件才是能被稱為必殺的傢伙呢?我不知道,而且有時候,我感覺他自己也不知道。。。。。。

籃板篇

提到查理斯爵士的必殺技,我腦海中想到的是這麼一件東西——搶前場籃板球打進二次進攻。作為必殺技,這多少有點兒奇怪,但巴克利就是那種我願意花一整個下午就專門為了看他搶各種籃板球的男人,況且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戰也是以這一方式向NBA完成謝幕的。

野蠻、暴力,連續打擊,在擁堵的禁區裡,翻江倒海,橫衝直撞,他的每次起跳幾乎都要快人一拍,他起跳後,其他人才相繼彈起,就像是海浪此起彼伏,而查理斯就是這層層波濤裡最核心的攪動者。他像一頭體力充沛的倔強野獸,籃板是他唯一的目標,周身的防守人仿佛企圖拴住他的枷鎖,但對於一頭殺紅眼的野獸來講,這些都攔他不住。

除了他的籃板嗅覺外,他的機動性、力量和彈跳力也讓他有了卡到位置完成捕捉的更多可能。他不僅在陸地上完成了碾壓,還在高空中完成了制霸。

看多了查理斯的比賽,你會覺得除了飛天遁地外,看他頂開超級巨獸,大開大合的抓籃板球,爭搶中像掄板斧一樣的連續揮肘也是一種讓人血氣翻湧的暴力美學。一種在籃板球領域,用怪物級的身體天賦和狂熱鬥志對其他選手進行碾壓式的野蠻快感。86-87賽季,巴克利甚至能每場搶到5.7個前場籃板,冠絕聯盟。

組織篇

對於巴克利,我建議大家在熱衷於討論他的屁股、背身和籃板外,可以同樣關注他的運球能力和組織能力。

前面已經展示過了查理斯爵士在快攻中連續小幅度變相的動圖,雖然他在快攻中時常給人以“失控火車”的感覺,但其實,他在高速行駛中仍能看見他的隊友。

[+查看更多]

巴克利的背傳也同樣妙不可言。

作為一名隨時都能吸引包夾的超級明星,巴克利也具備著非常出色的突破分球能力。

作為組織大師,陣地戰中的進攻梳理更是不在話下,而且巴克利的傳球還充滿了寫意與靈性:

組織大師似乎都有一雙可以洞穿層層防守的鷹之眼。

即使是超遠距離跨場長傳,巴克利也能成功轟出:

他有全套的傳球技巧和超凡的組織才華,只要他想,他就能成為那種可以讓隊友變得更好的基石型球員。

兇猛的籃板+嫺熟的運球+出色的終結能力,這就構成了巴克利生涯裡最讓人大呼過癮的一件作品——在人群中搶到後場籃板,生氣的掄兩下肘趕走對手後,一個人運球推進,起速狂奔,隆隆作響,碾壓而來,在接近籃筐時,他或傳球,或上籃,再或者乾脆就轟一記雷霆萬鈞的暴力扣籃!統治全場!

一次攻防轉換裡就能打出全程高光的精華表演,酣暢淋漓。

查理斯爵士職業生涯一共有20次三雙的表現,這也為他的生涯履歷填上了一枚小小的勳章。

致命缺點

相對于進攻,巴克利在防守端的表現就沒那麼友好了,除了防守籃板外,斜刺裡突然殺出的閃電搶斷是他為數不多值得稱道的東西。

他也有高光蓋帽,但那只是鳳毛麟角,巴克利整個職業生涯也不過只有場均0.8次的蓋帽。

除了客觀因素,身高偏矮之外,他的防守態度也不算太好,他在防守端,時而會表現出懶散的狀態。

他的好友兼對手,邁克爾·喬丹更是直言不諱:“巴克利沒冠軍,是因為他不防守”。

同時作為一名職業運動員,巴克利的生活習慣也經常被人們詬病,他可以在一個夏天裡把自己吃的再多胖上幾圈,他會在比賽前夕瘋狂的開派對,隨意的放縱自己。隨性的生活習慣帶來的是相對不穩定的狀態。

想想看,如果巴克利像卡爾·馬龍那樣一直控制著自己的體型,保持著自己的競技狀態的話,他會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呢?

巴克利就是那種即使他都成為50大巨星、位列名人堂、拿過MVP了,你卻仍覺得他本可以做的更好的那種球員。另一個?同樣大屁股的沙奎爾·奧尼爾!

我一直都覺得,那個年代的觀眾和球員或許都中了喬丹和電視轉播媒體的毒,他們推崇英雄主義,喜歡一個人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戲碼,但他們卻都忘了,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他理應找到最有把握的方式來拯救一支在生死邊緣掙扎的球隊,而不是一意孤行的逆天而行。要知道全世界也就只有一個邁克爾·喬丹,如果巴克利願意在最後時刻靠自己的進攻威脅吸引防守打出傳球的話,我想冠軍離他並不會真的那麼遙遠。他真的是另一個美麗的如果。。。

但性格決定命運,很多東西其實並不會發生如果。

他不會小心翼翼,優柔寡斷,他就是肆意妄為,暴力行駛,兇殘碾壓。

怎樣的性格就塑造了怎樣的打法,怎樣的球風就成就了怎樣的傳奇。

不會改變,這就是查理斯·巴克利!

他亂吃,他愛玩,他浪投,他不防守,但這並不妨礙巔峰巴克利碾壓過那個同樣屬於他的年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