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簡介

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發端于1935年, 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 1955年, 武漢大學招收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研究生;1978年, 重新恢復因"文革"而中斷了達十餘年的研究生教育;1981年,

成為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 成為全國第一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之一。 2002年, 成為34所自行劃定複試分數線學校之一。

紮根于百年武大的深厚底蘊, 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 銳意進取, 推陳出新, 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 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目前, 已建立起一套學科門類齊全、優勢與特色鮮明、學位類型多樣、指導教師力量雄厚、管理體制健全、教學設施比較完備、培養品質得到很好保證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體系。 特別是2000年合校以來, 武漢大學進一步深化改革, 推陳出新, 加強管理, 著力于提高研究生培養品質,

明確將“品質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線, 創新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作為學校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理念, 並通過近年來在研究生教育教學等諸多環節上的改革, 全力打造“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品質工程”。 通過實施“研究生教育品質工程”, 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品質得到穩步提升, 不僅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而且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品質不斷提高, 公開發表高水準學術論文數量不斷增加。 截至2013年, 我校共有21篇博士論文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

導師水準的提升是保障研究生教育品質的關鍵。 武漢大學非常重視導師隊伍建設, 推行複合導師制, 開辦“導師學校”、跨學科導師沙龍, 提升導師指導水準;不斷完善各種導師管理機制。

2012年, 學校大膽改革導師上崗招生制度, 採取“評聘分離, 動態上崗”的方式, 實現“博導”從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 使導師隊伍不斷擴大, 結構更加合理。 目前, 在1300余名博士生導師、2800余名碩士生導師隊伍中, 有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3人, 人文社科資深教授9人, “973專案”首席科學家(含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畫)22人, 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5個,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3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15人。

在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方面, 學校採取多種方式提高生源品質, 不斷完善招生指標“二段制”分配模型, 在全國率先舉辦研究生招生宣傳日, 組織招生宣傳小組到全國重點高校進行招生宣傳,

舉辦“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等。 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第二, 推免生人數也持續增長, 2013年推免生人數達到1420人, 創歷史新高。 同時不斷優化選拔方式, 推出“直接攻博”、“碩博連讀”、 “入學考核”、“優秀人才單獨選拔”等招生考試方式, 積極探索特色化研究生選拔機制。

在研究生培養方面, 學校實行以科學研究、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並建立了新的研究生資助體系。 不斷創新培養模式, 在學術型研究生中實施以直博生、“1+4”、“2+3”、“3+3”碩博連讀制度為主體的多元化貫通式培養方式, 多維度搭建跨學科人才培養平臺。 2011年, 學校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博士研究生跨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驗區”項目,

將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發融入到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過程。 此外, 學校一直貫徹人才培養中的科研導向原則, 積極營造有利於拔尖創新人才成長的學術環境和氛圍, 鼓勵研究生大膽創新, 並不斷加大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 通過與國外高水準大學簽訂聯合培養協定、參加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等途徑, 積極開拓國際化教育管道, 不斷提升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水準。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方面, 完善規章、加強管理、狠抓品質, 實現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模和品質的科學發展;實行“先面試後統考”選拔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以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試驗區為依託, 積極構建以專業學位案例教學、實習實訓、行業前沿講座為主體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目前,在國家設置的39種專業學位中,我校可在31個專業學位類別、22個工程領域內招收和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總體規模位居全國前列。2014年起學校大幅提高研究生獎助學金額度,100%的全日制非定向就業學術型碩士、博士和專業型碩士均可獲得學業獎學金,沖抵學費後,有30%左右學生可額外獲得0.2萬元至0.6萬元學業獎學金。資助體系中,新設立的國家助學金標準較以往“普通獎學金”有大幅提高,博士生每人每學年從1.8萬元提高至2.2萬元;碩士生每人每學年從0.5萬元提高至0.6萬元。此外,研究生學術創新獎特等獎額度由5萬元增至8萬元、一等獎由2.4萬元增至5萬元、二等獎由1.2萬元增至4萬元;全日制非定向就業博士研究生每年可獲得3.2萬元至14.8萬元獎助金,全日制非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每年可獲得1.4萬元至11.8萬元獎助金。

在學位點建設方面,依託學校雄厚的辦學基礎和實力,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逐步形成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為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的科研條件和學術氛圍。到2014年4月,武漢大學擁有43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48個(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2個專業學位博士和47個自設博士專業),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58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342個(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工程、會計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在職人員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等31個專業碩士學位和62個自設碩士專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8個。

進入新世紀,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突出“創新”與“品質”兩大主題,按照“三類人才”標準,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高素質、多樣性、創新型和國際化的拔尖人才,產生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標誌性成果,已成為國家學位與研究生有重要影響和示範作用的基地之一。截至2014年4月,學校共有在校碩士研究生13429人,博士研究生6789人,正在攻讀和已獲博士、碩士學位的人員中,有不少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朝鮮、韓國、緬甸、奈及利亞等國的留學生。自2000年以來,武漢大學已畢業碩士生40000余人,授予碩士學位60000余人,授予博士學位9000余人。武漢大學的畢業研究生知識面廣,理論功底扎實,工作能力突出,事業心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他們中大多數已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幹力量,其中不少人還成長為知名學者、專家、政府官員和企業家等,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現設研究生招生工作處、研究生培養工作處、學位工作處、研究生教育品質管制處、研究生工作處(部)、院辦公室等6個內設機構。現任副校長舒紅兵院士分管研究生院,院長陳傳夫教授,副院長朱偉(部長)、宋朝陽、王建波,調研員文冠華。

地 址:武漢大學研究生院辦公樓郵遞區號:430072

聯繫電話:(027)68754046 68754030

傳 真:(027)68754046

網 址: www.gs.whu.edu.cn

目前,在國家設置的39種專業學位中,我校可在31個專業學位類別、22個工程領域內招收和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總體規模位居全國前列。2014年起學校大幅提高研究生獎助學金額度,100%的全日制非定向就業學術型碩士、博士和專業型碩士均可獲得學業獎學金,沖抵學費後,有30%左右學生可額外獲得0.2萬元至0.6萬元學業獎學金。資助體系中,新設立的國家助學金標準較以往“普通獎學金”有大幅提高,博士生每人每學年從1.8萬元提高至2.2萬元;碩士生每人每學年從0.5萬元提高至0.6萬元。此外,研究生學術創新獎特等獎額度由5萬元增至8萬元、一等獎由2.4萬元增至5萬元、二等獎由1.2萬元增至4萬元;全日制非定向就業博士研究生每年可獲得3.2萬元至14.8萬元獎助金,全日制非定向就業碩士研究生每年可獲得1.4萬元至11.8萬元獎助金。

在學位點建設方面,依託學校雄厚的辦學基礎和實力,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逐步形成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為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的科研條件和學術氛圍。到2014年4月,武漢大學擁有43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48個(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2個專業學位博士和47個自設博士專業),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58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342個(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工程、會計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在職人員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等31個專業碩士學位和62個自設碩士專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8個。

進入新世紀,武漢大學研究生教育突出“創新”與“品質”兩大主題,按照“三類人才”標準,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高素質、多樣性、創新型和國際化的拔尖人才,產生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標誌性成果,已成為國家學位與研究生有重要影響和示範作用的基地之一。截至2014年4月,學校共有在校碩士研究生13429人,博士研究生6789人,正在攻讀和已獲博士、碩士學位的人員中,有不少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朝鮮、韓國、緬甸、奈及利亞等國的留學生。自2000年以來,武漢大學已畢業碩士生40000余人,授予碩士學位60000余人,授予博士學位9000余人。武漢大學的畢業研究生知識面廣,理論功底扎實,工作能力突出,事業心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他們中大多數已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幹力量,其中不少人還成長為知名學者、專家、政府官員和企業家等,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武漢大學研究生院現設研究生招生工作處、研究生培養工作處、學位工作處、研究生教育品質管制處、研究生工作處(部)、院辦公室等6個內設機構。現任副校長舒紅兵院士分管研究生院,院長陳傳夫教授,副院長朱偉(部長)、宋朝陽、王建波,調研員文冠華。

地 址:武漢大學研究生院辦公樓郵遞區號:430072

聯繫電話:(027)68754046 68754030

傳 真:(027)68754046

網 址: www.gs.whu.edu.c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