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公眾場所 “管閒事”?老炮?外國人和國人有什麼區別嗎

一個中國生活的美國朋友D老頭, 他是喜歡多管閒事。 看見有車亂停亂放, 他就把拍著引擎蓋, 說:不好, 不好.看見有人亂扔垃圾, 他馬上指著垃圾說著口頭禪:不好, 不好!有一次他看見學校食堂門口的臺階上有兩根鋼筋露了出來, 不小心的話可能會傷人, 便一定要去找有關部門反映, 我說得了, 我去跟你說, 你就不要親自去了。 我確實跟有關部門反映了, 結果可想而知, 那些人才不在乎什麼鋼筋呢, 反正又不在自家門口。 過些日子, 他發現鋼筋還在那兒, 氣壞了, 便直接找到了那個負責人, 撥通我的電話讓我遙控翻譯,

這下好了, 鋼筋馬上就去掉了。

中國人以為老外愛管的這些事是“閒事”, 其實不然。 這些老外, 大都能把“閒事”與“正事”的概念分得很清楚。

在歐洲, 你和誰睡覺沒人管, 但你小孩哭吵鬧鄰居會報警;你養幾個狗沒人管, 但寵物晚上亂叫, 鄰居會報警;成年人在家裡看A片沒人管, 但你在公眾場合吸煙, 馬上會有人制止你……

這就是“個人隱私”與“公眾利益”之別。 老外恰恰不愛管他人隱私那些“閒事”, 而偏愛管公共場所“正事”。

公共場所“愛管事”是歐美國家的一種風氣, 這來源於深入人心的“公民意識”。

數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就是這樣“愛管事”。 古希臘時, 外國人、奴隸、不信教者和品行不端的人不能做公民, 所以公民是榮譽的象徵, 一旦成為“公民”就具有極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懷著這樣的社會責任感, 即使是別人的事情, 沒有傷害到自己的利益, “公民”也會將不良行為告上法庭——這就是今天歐美國家“公民意識”的“原生態”, “愛管事”的發端。

公共場所“愛管事”是“公民社會”的一種風氣,

但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樣的風氣。

拿中國來說, 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比如公園, 那是無可置疑的公共場所, 但嘈雜與放肆卻成為常態, 享受不到一絲一毫寧靜與優雅風光。 吊嗓子的響徹雲霄, 打情罵俏的達到了旁若無人的“動物世界”地步……

對於這些糟蹋公共場所的行為, 如織的遊人沒有一個提抗議的, 他們不一定全都習以為常了, 也許只是耐力十足。

在中國尤其公共場所, 不管遇到什麼擾民的事情發生, 置身其中者努力作置身事外狀, 基本上是“誰都不說”的失語狀態。

“誰都不說”——有時看似是一種“風格”, 其實卻是“集體失語”症的顯現, 它的殺傷力不可小視, 輕則影響人類居住指數, 重則殺傷生命品質。

就拿中國人熱衷的“裝修”這件事來說, 雖然是在自己屋裡到處亂拆, 大肆折騰, 但卻對整棟樓房的結構與安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而眾鄰居雖已被噪音擾得不安, 也有這樣那樣的擔憂, 但就是硬挺著忍著“誰也不說”。

你道這時出現“愛管閒事”的人高聲斷喝, 制止令人髮指的裝修,

那究竟是多事、還是維權造福呢?

……

“誰都不說”——說到底, 是公民意識的倒戈。 而“愛管閒事”的老外們, 在公眾場所的“管事”表現, 卻足以能給我們補補“公民意識”這一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