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說出你的思念丨我回頭,看見家的方向

巴中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出品

看電視 聽廣播 讀新聞

從西到東, 我是不斷長大還是越來越卑微?

走在外灘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以無限放大的瞳孔聚焦大上海外灘的夜色, 耳邊響起的是英文、粵語、上海方言對話, 頓時思念巴中農家的“把酒話桑麻”, 想念成都的一句:“老闆, 數簽簽”, 回味重慶火鍋的麻辣。 人生若只是初見, 我願意遇見巴中的家人, 成都的芙蓉, 重慶的佳人……

我是一個常年在外求學的女孩, 2013年到成都讀大學, 2017年到上海讀碩士研究生, 也許還會有很多繼續求學漂泊的日子。 自2013年以來, 每年待在巴中老家的日子最多不過兩周, 熱鬧鬧的春節與火辣辣的暑假。 隨著距離的拉大, 對家鄉的範圍也就擴大到了四川, 甚至川渝。

對家鄉的思念是媽媽牽掛的眼神, 是成都街頭的美食, 是重慶城裡上班的男友, 可是這一切都因為漫長的回家路與昂貴的路費變得那麼遙不可及。

2013年剛到成都讀書的我, 其實對家的思念並沒有多麼強烈, 也許是一樣的文化背景, 一樣的飲食文化……只是每遇傷心事時, 便有一種回家的衝動, 但是情況也很少, 一是我性格較自立, 二是男朋友的陪伴。 所以對成都的印象如果宣傳詞說的一樣---“成都, 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

2017年剛到上海讀書的我, 聽歌曲《成都》是一種傷害, 遇到四川的老鄉更是欣喜若狂, 而現在卻覺得很落寞。 巴中到成都, 再到上海一方面我是在成長, 但另一方面試問我是不是越來越卑微了, 有時候甚至覺得卑微到了塵埃裡。 上海or四川, 兩者的東西部差異造成的感受真的會讓人懷疑人生。 因為四川幾次地震, 高考也是常年不考聽力, 我的啞巴英語在上海遭到了巨大的危機, 身邊的同學全英文流利而地道的交流, 每天需要閱讀大量的專業英文文獻, 第一次閱讀全英文的人類學書籍真的對我壓力很大。 這僅僅是學業壓力中的冰山一角, 但是又能如何, 既然來了985/211、雙一流的高校,

就得時刻準備著。 而情感上, 還要家鄉的思念, 異地戀的痛苦, 可是這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 含著淚也得走下去。

人生若只是初見, 我願意沉醉在川渝美景中, 投入愛人的懷抱, 拜倒在川味的餐盤下……可人生不僅僅是初見, 要想留住這種初見時的欣喜, 我們也只能奮力奔跑。

(作者:華東師範大學在讀研究生 李慧)

說出你的思念:

END

兩個二維碼就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