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前預警!暢遊人和鄉最強攻略來襲,13村,村村有特色~

你的十一假期是

默默待在家?

去景區看人山人海?

還是去看全國高速堵車?

想要一種最完美的選擇

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

這條微信

因為

好吃的

好玩的

好看的

就在身邊!

2017渝水人和鄉村文化旅遊節

之人和豆腐美食大賽

地點:人和鄉穡誕村委

主題:品不盡的人和鄉韻 賞不完的民俗風情

看亮點:

向日葵花海

向日葵現在正是花期, 在藍天白雲下金黃豔麗的向日葵與綠色的田野相映生輝, 朵朵金燦燦的花盤迎風搖曳, 演繹成一幅詩情畫意的田園風情畫。

人和豆腐

秉承古時的傳統, 厚重的石磨裡不僅是豆子, 還有磨開的時光, 人和豆腐口感細膩香嫩, 令人回味無窮~

精彩節目展

龍鼓舞蹈隊來開場, 動感舞蹈人人贊, 一段雜技演繹快樂廚房, 中華絕技變臉哪家強?

輝江武術

輝江武術從宋朝開始至今有數百年的歷史,在渝北是武術第一村,有句老話說:三歲小孩就會武術。目前,輝江武術已經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剛剛只是預熱

一些開幕活動的簡單介紹

最具特色的是

人和鄉13個村委

紛紛開了展示台

看到這裡

一定有人好奇

展示的內容

小新在此提前透露

所有村委都會展示本村特色

可謂“一村一品”

耐心往下看哦~

西村蒲扇凝鄉情

村委簡介:

西村村委位於人和鄉政府6.5公里處,村委轄9個自然村,7個村小組,全村總戶數416戶,總人口1519人,村委幹部4人,黨員46名。西村是一個以山水依託的秀美古老村莊,現還保存有幾百年的名貴楠木。西村現有耕地面積1213畝,林地面積7000畝,農作物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

看亮點:

楠木醉美顏

“世外桃源”港背、“新農村建設樣板”蔣家~

孔目江泉源

西村寒毛洞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景觀岩洞,在60年代初被部隊作為兵工洞使用,洞內有一條地下暗河常年有清澈的山泉,新余市孔目江水的源頭就來自於此~

蒲扇凝鄉情

在西村蒲扇已有幾百年歷史了,未出嫁的姑娘們都會跟著奶奶學編扇,編扇的原材料一般取材於棕櫚樹,大家喜歡把它稱為棕扇~

特色農業顯

祥龍特種養殖蛇廠,獼猴桃種植,醜橘種植,楠木苗培育,新餘蜜桔等特色農業。

田南蓮葉映農家

村委簡介:

田南村委位於人和鄉集鎮以西3公里處,轄區面積7218畝,下轄田南、田北、街裡3個自然村,常住人口349戶1284人,總耕地面積1302畝,地理以山地、梯田為主。田南村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礦產資源豐富。

看亮點:

蓮子作用大

蓮心微苦,蓮房清甜可口水分足,能降血壓、除心火,整天用腦者用蓮子心泡茶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記憶力。

祠堂鄉愁濃

古祠堂是歷史的見證、歷史的濃縮,走進田南的古祠堂,觀賞其獨具一格的造型,聆聽其漫長悠久的故事。

梯田油菜花

田南村委根據本村優勢,利用梯田和平地,打造特色農業,種植了梯田油菜花海。

觀下布鞋貼心暖

村委簡介:

觀下村委位於人和鄉政府1.5公里處,村委轄2個自然村,全村總戶數346戶,總人口1228人,村委幹部4人,黨員43名。觀下村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古老村莊,村前屋後現還保存有幾百年的大樟樹4、5棵,保存下來700多年的全實木古老祠堂——建與明朝景泰年間的惇慵堂,保存下來近500年歷史的全實木古老祠堂——鳴鳳堂。我村現有耕地面積1251畝,林地面積1.6萬畝,農作物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農副產品主要有手工布鞋、煎豆腐(油豆腐)。

看亮點:

針線納真情

觀下布鞋的製作需要靜心、專注、耐心,一針一線,手藝千般。觀下布鞋的一針一線,帶著暖意,蘊含著親情和家的味道。

祠堂耀古今

觀下村仍保存依舊良好古建築,有雕花木格窗、磚雕門楣,都還顯示著的當年氣派。

豆香傳四方

觀下製作豆腐的歷史悠久,豆腐是當地一款美味菜家常菜,在當地很有名氣。

味塘龍施泉水清

村委簡介:

味塘村座落于風景秀麗的蒙山腳下,是人和鄉行政中心所在地,距新餘市區33公里,武吉高速洞村入口12公里。交通發達,目前有3條戰備路一條鄉道彙集我村。全村共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全村296戶,937人,黨員31人。現有土地755畝,在外務工400餘人,在村務農人員主要以種殖水稻和經濟林,其中經濟林以棗樹、蜜柑、苗木為主。村內現有龍施泉天然礦泉水廠2個,以龍施泉泉水養殖的鰻魚養殖廠1個、本地魚養殖廠2個。村級文化廣場1200平方米,籃球架一副,乒乓球案1台,健身器材6套,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893平方米,辦公設備配套齊全,黨員活動室硬體設施高標準。村民素質較高,形成一整套的村規民約。

看亮點:

廣場文化樂

龍施泉文化廣場於2014年8月正式竣工,坐落在人和鄉行政中心旁~

集鎮迎客忙

一排排的太陽節能燈沿著街道高高矗立,經營店牌在統一規劃下,排列整齊、有序~

泉水沁心田

說起味塘村,不得不提龍施泉,龍施泉就座落在蒙山腳下的一處山窪之間~

美食惹人愛

當農曆每月一四七時便是人和鄉的當鬧時節,整個集鎮熱熱鬧鬧,熙熙攘攘,不僅有琳琅滿目的商品,還有各類人和特色小吃,讓人流連忘返。

朱家山林藏珍寶

村委簡介:

朱家村委有六個自然村,五個村委小組,全村共有268戶,937人,黨員33名,耕地面積1221畝,山林270畝,水田675畝,1377畝旱地......近年來,朱家村委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多方面、多管道,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增強發展後勁。村委會抓好農業結構調整,引導鄉親多種經營,通過培植花卉苗木,種植新餘蜜桔等,村民收入明顯增加,集體經濟逐年增長。

看亮點:

採摘親子游

金秋十月,這裡的蜜桔逐漸成熟,迎著燦爛的陽光,歡迎來到朱家村委進行親子游,使孩子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地享受了陽光的沐浴,感受融融的親子之情。

竹林沁人心

朱家村委竹子隨處可見,蒼翠欲滴、峭立挺拔,儼然一篇美妙的詩文,一幅美麗的油畫,一首動人的歌曲。

香味暖心房

遠在他鄉的遊子們,最是不能忘記的便是菜桌上一碗鄉愁,縱是有再多煩惱,一碗糯香的米飯加上母親親手採摘燒好的竹筍炒肉便是煩惱也盡拋腦後。

三山織帶牽良緣

村委簡介:

三山村委位於鄉南面偏西,距鄉行政中心約1.5公里;距新餘市區約32公里。地處交通便利,有歐東公路通行。 下轄四個自然村,分別為三山村、李家村、上湖村、江上村。人口2267人,耕地面積約3516畝,山地近2000畝。村黨總支、村委會設在三山村。三山村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原先以種植水稻為主;經過鄉黨委、政府指導後,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目前大量種植新餘蜜桔等經濟作物,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誕生了蒙山果業為代表的農業企業、合作社。

看亮點:

品蜜桔之王

三山蜜桔經20餘年的培育篩選而後定型,產品遠銷上海、廣州,外貿銷售至俄羅斯、東南亞等國~

織就滿心意

贈送織帶作為嫁妝是人和流傳至今的習俗,長輩們早早地為出嫁的女孩準備好了織帶,待到女孩出嫁那天,都會收到來自母親或是奶奶贈與的織帶作為嫁妝~

喝仙草瓊漿

三山村委有金銀花、魚腥草等特色~

布裡採茶戲名揚

村委簡介:

布裡村位於蒙山正南面,距人和鄉政府4公里,下轄布裡村、楓樹下村、善坑村、亭子下村4個自然村,村民 160戶共554人,主要種植作物為水稻、棉花、花生、芝麻等。布裡村民風淳樸、山清水秀,東湖坑水庫和西湖坑水庫風景優美,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另外我村有規模龐大的特色養殖,例如:竹鼠、龍蝦、旱鴨等,手工藝品有傳統彩帶、蒲扇等。但要說到布裡最出名的,還屬傳統人和採茶戲劇團,每年春節和廟會都是人和鄉必演劇碼,也經常受邀到新餘各地以及外地表演,廣受好評。

看亮點:

竹鼠養殖規模大

布裡村有渝水區最大的竹鼠養殖基地,由布裡村民彭新富2009年底創辦,還創辦了子軒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共同奔小康。

塘裡還能養龍蝦

布裡村現有龍蝦養殖面積80畝,總產龍蝦2萬餘斤,銷售額達35萬餘元。同時龍蝦養殖場還帶動村民就業7人,每人每年人均增收3.8萬元,成為布裡村民新興的創業致富項目。

發家致富有旱鴨

布裡村的旱鴨養殖投入資金達100多萬元,養殖占地面積10多畝,年銷售旱鴨10多萬隻,每年利潤收入可達50多萬元,是大家發家致富的穩定之路。

武郎風味遍蒙崗

村委簡介:

武郎村委位於人北公路旁,上新鐵路自南向北橫穿而過,距上新公路1.5公里,交通便捷,境內轄武郎、王家坊、南岺三個自然村,共382戶1418人,耕地面積1590畝,其中水田1377畝,旱地213畝。武郎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村莊,因村莊前臨古井,故曾名曰:古井頭。北宋天聖年間,武郎吳氏先輩遊歷至此,見此處土沃水肥、林茂草盛,便從虹橋遷至此。

看亮點:

古樟憶鄉愁

村莊內,一步一景,沿著村莊的青石小道,路旁都是鬱鬱蔥蔥的百年古樟樹。

樵樓訴鄉情

據史記載,它是新餘市唯一的一座譙樓形式的古建築,距今有560年的歷史,80年代曾遭受火焚重建,2006年再次翻修並書門額,如今武郎古譙樓上還高懸大鼓,每逢擂擊,響聲渾厚,登高望遠,農家風光盡攬眼中。

小吃品鄉味

南瓜醬、米酒釀、米糕等等,都是武郎的特色小吃,這些地道的家鄉風味,深得四裡八鄉的喜愛。

茂江奇洞隱清泉

村委簡介:

茂江位於渝北的蒙山腳下,有3個村小組,總戶數365戶,總人口1468人,黨員42名;現有耕地面積1858畝,山地面積19600畝。山清水秀的茂江村有著豐富的矽灰石、青灰色等礦產資源。有鬼斧神工的觀音洞;棋盤石和千米瀑布,有特種養殖的竹鼠和天然飲用水加工廠。本村主要農作物以種植水稻、棉花為主,農產品特色主要有:新餘蜜桔和特早熟柑桔、人和土特產大蒜。

看亮點:

蒙山出清泉

泉水來自蒙山岩層深處,受氣溫影響甚微,水溫比較穩定,常年保持在17~18攝氏度,無色無味,清冽甘美,為優質飲料。

桔汁沁心甜

田園風光秋風氣爽,正是采桔時放一片到嘴裡,果汁流入肚子裡,甜透了心窩。

探秘觀音洞

茂江村的觀音洞,洞內有洞,別有洞天,來到這裡,除了看令人驚歎的石景,你還能聽動人“樂曲”,裡面藏有清泉。

穡誕花海向陽開

村委簡介:

穡誕村地處人和、鵠山、水北、下村交匯處,位於人和鄉東面10公里,距離市區32公里。作為省級“十三五”貧困村和市級新農村建設中心示範村,穡誕含有東頭、西頭、中和、蔣家、港背、何家6個自然村,全村總人口2168人。穡誕村群眾基礎好,臨近上新公路有著便利的交通條件、良好的產業化發展基礎,在2016年被確定為新餘市中心示範村,穡誕村緊緊抓住契機,加快建設示範村,主要內容包括道路提升、村莊整治、排汙淨化、綠化美化和公共服務配套等。

看亮點:

鄉景似桃源

“世外桃源”港背、“新農村建設樣板”蔣家~

玉米勝水果

前段時間被刷屏的水果玉米又成熟啦~

花海共徜徉

孩子們、情侶們最愛的美麗花海就在這裡~

坵宇采桔秋水邊

村委簡介:

坵宇村委位於人和鄉駐地東面5公里,東面靠穡誕西頭,南面靠武郎村,北靠鵠山鄉蘭塘村,西面靠輝江村。共有6個自然村,坵宇村、塘上村、新屋村、台裡村、松林村、姚背村,總戶數780戶,總人口3077人,總耕地面積3581.16畝,總面積5.964平方米,新坊水庫600畝,全村委黨員人數有92人。

看亮點:

田園采桔樂

走進茂密橘林,採摘甜甜蜜橘,享受田園生活

夕陽映水面

坐在水庫邊,垂釣、小憩、談心,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別有一番滋味~

芙蓉披紅鮮

夏賞荷,映日荷花別樣紅;秋採蓮,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冬挖藕,一天風露藕花香……

輝江人人好功夫

村委簡介:

輝江村坐落在蒙山腳下。鄉政府以東2.5公里處,村委轄4個自然村,總戶數576戶,總人口2180人,村委幹部6人,黨員55人。環境優美,物產豐富,輝江村有耕地1500多畝。山林地2300多畝。盛產水稻、棉花、花生、西瓜等作物,優質高產。除此之外,還種植柑桔800多畝,開拓礦產資源等。

看亮點:

石橋通古今

方便村民出入的古樸石橋,迄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橋面青石憨拙圓滑,久經滄桑

香樟傍路旁

輝江村一直都種有很多的樹木,尤其是以樟樹為主。

武術廣名揚

山水人文,尚武輝江,人人會功夫,輝江武術已經被列為新餘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假日嗩呐響

輝江有位嗩呐匠,一杆嗩呐,奏響四方,傳承者民間技藝。

棣村古跡越千年

村委簡介:

棣村村委位於蒙山東南,距人和鄉政府1公里,轄棣村、覽溪、山裡、廟下和鬧上五個自然村,總戶數938戶,總人口3384人,起先因村莊種滿了樘棣樹,樹開紅花,結黑籽,故名棣村。棣村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年間,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棣村的老祠堂上有一幅對聯。上聯是:棣花紅棣子黑,樘棣花萼表恩澤;下聯是:村內古村外今,環村華宇慶落成;橫批:照古成今。棣村人以忠厚傳家,耕讀文化蔚然成風。早在1912年,這裡便有了人和鄉的第一所小學——蒙陽小學。村內舞文弄墨的村民大有人在,從棣村走出去從商、從政的人比比皆是。棣村是新余市渝水區最大的一個村莊之一,交通便利,依水傍山,風景秀麗。

精彩活動:

霜染德聲堂

飽經歲月洗禮的祠堂,靜靜地凝視著時代的變遷,一磚一瓦都寫滿了古老棣村光陰的故事

十裡飄樟香

站在500歲的老樟樹下,老人也開始回憶往事~

旋磨飛瓊漿

棣村豆腐秉承古時的傳統,不僅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而且口感細膩香嫩,再輔之以新餘人喜歡的香辣調料,出鍋後更是提升了一檔次……

人跡板橋霜

禮陂橋是古時通往集市的重要橋樑之一,已有近千年歷史。

快點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看完別忘了點個大拇指鼓勵一下小新

領導說了一個ZAN,5分錢

謝謝大家!

中華絕技變臉哪家強?

輝江武術

輝江武術從宋朝開始至今有數百年的歷史,在渝北是武術第一村,有句老話說:三歲小孩就會武術。目前,輝江武術已經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剛剛只是預熱

一些開幕活動的簡單介紹

最具特色的是

人和鄉13個村委

紛紛開了展示台

看到這裡

一定有人好奇

展示的內容

小新在此提前透露

所有村委都會展示本村特色

可謂“一村一品”

耐心往下看哦~

西村蒲扇凝鄉情

村委簡介:

西村村委位於人和鄉政府6.5公里處,村委轄9個自然村,7個村小組,全村總戶數416戶,總人口1519人,村委幹部4人,黨員46名。西村是一個以山水依託的秀美古老村莊,現還保存有幾百年的名貴楠木。西村現有耕地面積1213畝,林地面積7000畝,農作物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

看亮點:

楠木醉美顏

“世外桃源”港背、“新農村建設樣板”蔣家~

孔目江泉源

西村寒毛洞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景觀岩洞,在60年代初被部隊作為兵工洞使用,洞內有一條地下暗河常年有清澈的山泉,新余市孔目江水的源頭就來自於此~

蒲扇凝鄉情

在西村蒲扇已有幾百年歷史了,未出嫁的姑娘們都會跟著奶奶學編扇,編扇的原材料一般取材於棕櫚樹,大家喜歡把它稱為棕扇~

特色農業顯

祥龍特種養殖蛇廠,獼猴桃種植,醜橘種植,楠木苗培育,新餘蜜桔等特色農業。

田南蓮葉映農家

村委簡介:

田南村委位於人和鄉集鎮以西3公里處,轄區面積7218畝,下轄田南、田北、街裡3個自然村,常住人口349戶1284人,總耕地面積1302畝,地理以山地、梯田為主。田南村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礦產資源豐富。

看亮點:

蓮子作用大

蓮心微苦,蓮房清甜可口水分足,能降血壓、除心火,整天用腦者用蓮子心泡茶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記憶力。

祠堂鄉愁濃

古祠堂是歷史的見證、歷史的濃縮,走進田南的古祠堂,觀賞其獨具一格的造型,聆聽其漫長悠久的故事。

梯田油菜花

田南村委根據本村優勢,利用梯田和平地,打造特色農業,種植了梯田油菜花海。

觀下布鞋貼心暖

村委簡介:

觀下村委位於人和鄉政府1.5公里處,村委轄2個自然村,全村總戶數346戶,總人口1228人,村委幹部4人,黨員43名。觀下村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古老村莊,村前屋後現還保存有幾百年的大樟樹4、5棵,保存下來700多年的全實木古老祠堂——建與明朝景泰年間的惇慵堂,保存下來近500年歷史的全實木古老祠堂——鳴鳳堂。我村現有耕地面積1251畝,林地面積1.6萬畝,農作物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農副產品主要有手工布鞋、煎豆腐(油豆腐)。

看亮點:

針線納真情

觀下布鞋的製作需要靜心、專注、耐心,一針一線,手藝千般。觀下布鞋的一針一線,帶著暖意,蘊含著親情和家的味道。

祠堂耀古今

觀下村仍保存依舊良好古建築,有雕花木格窗、磚雕門楣,都還顯示著的當年氣派。

豆香傳四方

觀下製作豆腐的歷史悠久,豆腐是當地一款美味菜家常菜,在當地很有名氣。

味塘龍施泉水清

村委簡介:

味塘村座落于風景秀麗的蒙山腳下,是人和鄉行政中心所在地,距新餘市區33公里,武吉高速洞村入口12公里。交通發達,目前有3條戰備路一條鄉道彙集我村。全村共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全村296戶,937人,黨員31人。現有土地755畝,在外務工400餘人,在村務農人員主要以種殖水稻和經濟林,其中經濟林以棗樹、蜜柑、苗木為主。村內現有龍施泉天然礦泉水廠2個,以龍施泉泉水養殖的鰻魚養殖廠1個、本地魚養殖廠2個。村級文化廣場1200平方米,籃球架一副,乒乓球案1台,健身器材6套,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893平方米,辦公設備配套齊全,黨員活動室硬體設施高標準。村民素質較高,形成一整套的村規民約。

看亮點:

廣場文化樂

龍施泉文化廣場於2014年8月正式竣工,坐落在人和鄉行政中心旁~

集鎮迎客忙

一排排的太陽節能燈沿著街道高高矗立,經營店牌在統一規劃下,排列整齊、有序~

泉水沁心田

說起味塘村,不得不提龍施泉,龍施泉就座落在蒙山腳下的一處山窪之間~

美食惹人愛

當農曆每月一四七時便是人和鄉的當鬧時節,整個集鎮熱熱鬧鬧,熙熙攘攘,不僅有琳琅滿目的商品,還有各類人和特色小吃,讓人流連忘返。

朱家山林藏珍寶

村委簡介:

朱家村委有六個自然村,五個村委小組,全村共有268戶,937人,黨員33名,耕地面積1221畝,山林270畝,水田675畝,1377畝旱地......近年來,朱家村委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多方面、多管道,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增強發展後勁。村委會抓好農業結構調整,引導鄉親多種經營,通過培植花卉苗木,種植新餘蜜桔等,村民收入明顯增加,集體經濟逐年增長。

看亮點:

採摘親子游

金秋十月,這裡的蜜桔逐漸成熟,迎著燦爛的陽光,歡迎來到朱家村委進行親子游,使孩子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地享受了陽光的沐浴,感受融融的親子之情。

竹林沁人心

朱家村委竹子隨處可見,蒼翠欲滴、峭立挺拔,儼然一篇美妙的詩文,一幅美麗的油畫,一首動人的歌曲。

香味暖心房

遠在他鄉的遊子們,最是不能忘記的便是菜桌上一碗鄉愁,縱是有再多煩惱,一碗糯香的米飯加上母親親手採摘燒好的竹筍炒肉便是煩惱也盡拋腦後。

三山織帶牽良緣

村委簡介:

三山村委位於鄉南面偏西,距鄉行政中心約1.5公里;距新餘市區約32公里。地處交通便利,有歐東公路通行。 下轄四個自然村,分別為三山村、李家村、上湖村、江上村。人口2267人,耕地面積約3516畝,山地近2000畝。村黨總支、村委會設在三山村。三山村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原先以種植水稻為主;經過鄉黨委、政府指導後,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目前大量種植新餘蜜桔等經濟作物,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誕生了蒙山果業為代表的農業企業、合作社。

看亮點:

品蜜桔之王

三山蜜桔經20餘年的培育篩選而後定型,產品遠銷上海、廣州,外貿銷售至俄羅斯、東南亞等國~

織就滿心意

贈送織帶作為嫁妝是人和流傳至今的習俗,長輩們早早地為出嫁的女孩準備好了織帶,待到女孩出嫁那天,都會收到來自母親或是奶奶贈與的織帶作為嫁妝~

喝仙草瓊漿

三山村委有金銀花、魚腥草等特色~

布裡採茶戲名揚

村委簡介:

布裡村位於蒙山正南面,距人和鄉政府4公里,下轄布裡村、楓樹下村、善坑村、亭子下村4個自然村,村民 160戶共554人,主要種植作物為水稻、棉花、花生、芝麻等。布裡村民風淳樸、山清水秀,東湖坑水庫和西湖坑水庫風景優美,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另外我村有規模龐大的特色養殖,例如:竹鼠、龍蝦、旱鴨等,手工藝品有傳統彩帶、蒲扇等。但要說到布裡最出名的,還屬傳統人和採茶戲劇團,每年春節和廟會都是人和鄉必演劇碼,也經常受邀到新餘各地以及外地表演,廣受好評。

看亮點:

竹鼠養殖規模大

布裡村有渝水區最大的竹鼠養殖基地,由布裡村民彭新富2009年底創辦,還創辦了子軒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共同奔小康。

塘裡還能養龍蝦

布裡村現有龍蝦養殖面積80畝,總產龍蝦2萬餘斤,銷售額達35萬餘元。同時龍蝦養殖場還帶動村民就業7人,每人每年人均增收3.8萬元,成為布裡村民新興的創業致富項目。

發家致富有旱鴨

布裡村的旱鴨養殖投入資金達100多萬元,養殖占地面積10多畝,年銷售旱鴨10多萬隻,每年利潤收入可達50多萬元,是大家發家致富的穩定之路。

武郎風味遍蒙崗

村委簡介:

武郎村委位於人北公路旁,上新鐵路自南向北橫穿而過,距上新公路1.5公里,交通便捷,境內轄武郎、王家坊、南岺三個自然村,共382戶1418人,耕地面積1590畝,其中水田1377畝,旱地213畝。武郎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村莊,因村莊前臨古井,故曾名曰:古井頭。北宋天聖年間,武郎吳氏先輩遊歷至此,見此處土沃水肥、林茂草盛,便從虹橋遷至此。

看亮點:

古樟憶鄉愁

村莊內,一步一景,沿著村莊的青石小道,路旁都是鬱鬱蔥蔥的百年古樟樹。

樵樓訴鄉情

據史記載,它是新餘市唯一的一座譙樓形式的古建築,距今有560年的歷史,80年代曾遭受火焚重建,2006年再次翻修並書門額,如今武郎古譙樓上還高懸大鼓,每逢擂擊,響聲渾厚,登高望遠,農家風光盡攬眼中。

小吃品鄉味

南瓜醬、米酒釀、米糕等等,都是武郎的特色小吃,這些地道的家鄉風味,深得四裡八鄉的喜愛。

茂江奇洞隱清泉

村委簡介:

茂江位於渝北的蒙山腳下,有3個村小組,總戶數365戶,總人口1468人,黨員42名;現有耕地面積1858畝,山地面積19600畝。山清水秀的茂江村有著豐富的矽灰石、青灰色等礦產資源。有鬼斧神工的觀音洞;棋盤石和千米瀑布,有特種養殖的竹鼠和天然飲用水加工廠。本村主要農作物以種植水稻、棉花為主,農產品特色主要有:新餘蜜桔和特早熟柑桔、人和土特產大蒜。

看亮點:

蒙山出清泉

泉水來自蒙山岩層深處,受氣溫影響甚微,水溫比較穩定,常年保持在17~18攝氏度,無色無味,清冽甘美,為優質飲料。

桔汁沁心甜

田園風光秋風氣爽,正是采桔時放一片到嘴裡,果汁流入肚子裡,甜透了心窩。

探秘觀音洞

茂江村的觀音洞,洞內有洞,別有洞天,來到這裡,除了看令人驚歎的石景,你還能聽動人“樂曲”,裡面藏有清泉。

穡誕花海向陽開

村委簡介:

穡誕村地處人和、鵠山、水北、下村交匯處,位於人和鄉東面10公里,距離市區32公里。作為省級“十三五”貧困村和市級新農村建設中心示範村,穡誕含有東頭、西頭、中和、蔣家、港背、何家6個自然村,全村總人口2168人。穡誕村群眾基礎好,臨近上新公路有著便利的交通條件、良好的產業化發展基礎,在2016年被確定為新餘市中心示範村,穡誕村緊緊抓住契機,加快建設示範村,主要內容包括道路提升、村莊整治、排汙淨化、綠化美化和公共服務配套等。

看亮點:

鄉景似桃源

“世外桃源”港背、“新農村建設樣板”蔣家~

玉米勝水果

前段時間被刷屏的水果玉米又成熟啦~

花海共徜徉

孩子們、情侶們最愛的美麗花海就在這裡~

坵宇采桔秋水邊

村委簡介:

坵宇村委位於人和鄉駐地東面5公里,東面靠穡誕西頭,南面靠武郎村,北靠鵠山鄉蘭塘村,西面靠輝江村。共有6個自然村,坵宇村、塘上村、新屋村、台裡村、松林村、姚背村,總戶數780戶,總人口3077人,總耕地面積3581.16畝,總面積5.964平方米,新坊水庫600畝,全村委黨員人數有92人。

看亮點:

田園采桔樂

走進茂密橘林,採摘甜甜蜜橘,享受田園生活

夕陽映水面

坐在水庫邊,垂釣、小憩、談心,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別有一番滋味~

芙蓉披紅鮮

夏賞荷,映日荷花別樣紅;秋採蓮,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冬挖藕,一天風露藕花香……

輝江人人好功夫

村委簡介:

輝江村坐落在蒙山腳下。鄉政府以東2.5公里處,村委轄4個自然村,總戶數576戶,總人口2180人,村委幹部6人,黨員55人。環境優美,物產豐富,輝江村有耕地1500多畝。山林地2300多畝。盛產水稻、棉花、花生、西瓜等作物,優質高產。除此之外,還種植柑桔800多畝,開拓礦產資源等。

看亮點:

石橋通古今

方便村民出入的古樸石橋,迄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橋面青石憨拙圓滑,久經滄桑

香樟傍路旁

輝江村一直都種有很多的樹木,尤其是以樟樹為主。

武術廣名揚

山水人文,尚武輝江,人人會功夫,輝江武術已經被列為新餘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假日嗩呐響

輝江有位嗩呐匠,一杆嗩呐,奏響四方,傳承者民間技藝。

棣村古跡越千年

村委簡介:

棣村村委位於蒙山東南,距人和鄉政府1公里,轄棣村、覽溪、山裡、廟下和鬧上五個自然村,總戶數938戶,總人口3384人,起先因村莊種滿了樘棣樹,樹開紅花,結黑籽,故名棣村。棣村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年間,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棣村的老祠堂上有一幅對聯。上聯是:棣花紅棣子黑,樘棣花萼表恩澤;下聯是:村內古村外今,環村華宇慶落成;橫批:照古成今。棣村人以忠厚傳家,耕讀文化蔚然成風。早在1912年,這裡便有了人和鄉的第一所小學——蒙陽小學。村內舞文弄墨的村民大有人在,從棣村走出去從商、從政的人比比皆是。棣村是新余市渝水區最大的一個村莊之一,交通便利,依水傍山,風景秀麗。

精彩活動:

霜染德聲堂

飽經歲月洗禮的祠堂,靜靜地凝視著時代的變遷,一磚一瓦都寫滿了古老棣村光陰的故事

十裡飄樟香

站在500歲的老樟樹下,老人也開始回憶往事~

旋磨飛瓊漿

棣村豆腐秉承古時的傳統,不僅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而且口感細膩香嫩,再輔之以新餘人喜歡的香辣調料,出鍋後更是提升了一檔次……

人跡板橋霜

禮陂橋是古時通往集市的重要橋樑之一,已有近千年歷史。

快點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看完別忘了點個大拇指鼓勵一下小新

領導說了一個ZAN,5分錢

謝謝大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