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人眼裡的天到底是什麼?

天, 地面以上的空間, 現代人往往會把天定義為宇宙空間, 天體、天文、天氣, 天是一個科學的定義, 是人類科學家孜孜不倦研究和探索的神秘空間, 那麼古人眼裡的天到底是什麼呢?《簡易經》第一次對天有所記載:“常言天, 齊究何也?昊曰:無題, 未知天也, 空空曠曠亦天。 ”什麼是天?太昊伏羲說:沒法準確回答, 不知道的是天, 空空曠曠的也是天, 可見古人對天最早的定義並沒有落入俗窠, 而是有哲學的思辯。 天地君親師, 是中國儒家祭祀的對象, 把天排在了第一位, 帝王也會自稱為天子, 祭天做為一件國家大事備受重視,

“敬天祭祖”是中國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 民間俗語也有“人在做天在看”的說法, 天不僅有保佑平安、見證誓言的作用, 更具有懲惡揚善的特殊功效, 天命思想深入人心, 可見天在古人眼裡的重要性, 那麼在古代對天都有哪些理解?

一、敬天保民, “天”、“天命”的政治化

天的概念在商後期已經出現了, 商王既是一國之君, 又是群巫之長, 占卜的對象主要是“天”、“帝”, 這裡的天既是原始時期人類對未知的敬畏, 帶有神話色彩, 又是對天, 天命的政治化, 即天命成為政治思想的重要範疇, 權力的合法性來源與天, “天佑有德”, “上天授命”, 早期的天命思想主要由周公姬旦提出, 周公提出“敬天保民, 懷保小民”, “惟命不于常”與“天佑有德”等思想,

一方面驗證了周代替商是天命所歸, 是因為商紂失德, 表明了政權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又指出天命不常, 天不會一直保佑一個朝代, 失德就會被懲罰而遭受替代, 所以要體察民情, 防止失德, 這對統治者是一種有效的告誡於約束。 後代統治者均以天子自居, 無論是否才德兼備, 都會敬畏上蒼, 而不背失德的駡名, 從而佔據道德的制高點, 這一點即是受天命思想的現實影響。

二、神格化、人格化的天

商朝占卜盛行, 《禮記》有雲:“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商朝占卜的對象有帝、風神、雨神、雷神, 這其間帝占最高地位, 到了西周時期天成了傳統文化裡指最高之神, 稱為皇天、上天、上蒼、老天等, “蒼天在上”、“老天有眼”、“奉天承運”, 天在此處被神格化了, 即天就是神聖, 代表一股神秘的力量, 這股力量可以支配萬物, 風調雨順的自然條件也靠天去決定。 周朝以後的儒教繼承了周以前的宗教傳統, 但孔子主張“未知生, 焉知死,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敬鬼神而遠之”, 天的神秘觀念漸消被淡化,

天為道德民意之化身, 天也能感知善惡, 天也有喜怒哀樂, 一旦民間有冤案, 就會有六月降雪, 雷劈首惡的事發生, 這裡的天被人格化了, 於是有“人在做天在看”, “舉頭三尺有神明”, 讓人要常懷敬畏之心, 因為上天有所感知, 這成為了後世中國文化信仰的一個重要基礎。

三、自然敬畏

中國封建王朝從沒有像羅馬那樣政教合一過, 只有奴隸社會的商朝, 君王既是一國之君, 又是群巫之長, 況且帝師孔子一開始就強調敬鬼神而遠之, 因此天在傳統文化裡, 也有自然界的含義, 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 農民生產發達, 先民總結了“四十二節氣”、黃曆等文化精粹, 均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 小農經濟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更大, 所以自然界一直受到人們的敬畏, 風調雨順是勞動人民最為期盼的, 而科學成果也驗證了先民對天作為自然界這個客觀存在的深入觀察研究, 如戰國時期魏國人石申所做《石氏星經》是現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之一, 唐代僧一行組織測量過子午線長度。 對上天的尊重體現出了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的敬畏,這是不摻雜任何封建迷信與政治投機的情感表達,是一種最寶貴的文化信仰。

四、天人合一:哲學意義上的天

“天”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天人合一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一種重要的意識和思維方式,思想家董仲舒正式提出天人合一思想,這裡的天是一種融合了自然規律、倫理道德和某種神秘力量的綜合體。《中庸》有“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的話,這裡的天是道德之天,宋明理學的代表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強調事物的自然本性、自然趨勢的重要性,是一種唯心主義哲學理論。

總之在先民的文化傳統裡天的含義是豐富的,我們不能把先民眼裡的天淺薄的理解成封建迷信,而是要看成一種文化血 脈傳承千年,至今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文化性格和思維方式。“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不論是自然界的“天”還是倫理的“天”,不論是唯心主義的“天”還是唯物主義的“天”,我們都要常懷敬畏之心,不能唯我獨尊而毫無約束,現如今全球氣溫變暖,反常氣候頻發,自然懲罰早就降臨,是審判,還是意外?

對上天的尊重體現出了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的敬畏,這是不摻雜任何封建迷信與政治投機的情感表達,是一種最寶貴的文化信仰。

四、天人合一:哲學意義上的天

“天”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天人合一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一種重要的意識和思維方式,思想家董仲舒正式提出天人合一思想,這裡的天是一種融合了自然規律、倫理道德和某種神秘力量的綜合體。《中庸》有“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的話,這裡的天是道德之天,宋明理學的代表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強調事物的自然本性、自然趨勢的重要性,是一種唯心主義哲學理論。

總之在先民的文化傳統裡天的含義是豐富的,我們不能把先民眼裡的天淺薄的理解成封建迷信,而是要看成一種文化血 脈傳承千年,至今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文化性格和思維方式。“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不論是自然界的“天”還是倫理的“天”,不論是唯心主義的“天”還是唯物主義的“天”,我們都要常懷敬畏之心,不能唯我獨尊而毫無約束,現如今全球氣溫變暖,反常氣候頻發,自然懲罰早就降臨,是審判,還是意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