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爸媽,下次別人批評我,希望你幫我懟回去!

上周去了西寧, 青海湖、茶卡鹽湖浪了一圈, 感受了一把高原反應和美景, 可能是職業病吧, 在回西安的前一天晚上在西寧街上看到了一個讓我感觸很深的事情, 想跟大家聊聊。

晚上我和可爸還有可小姨、小姨夫一起出去找夜市, 那天晚上住的是西寧的新區, 街道修的特漂亮, 周圍飯館和停的車也都很上檔次。

我們在街邊找吃的, 看見了一家三口, 爸媽領著一個男孩, 男孩大概也就是剛上小學的年紀。 一家三口有說有笑。

突然男孩不小心絆了一下, 也沒摔多狠, 但多少是有點覺得沒面子, 爸爸看到了就在旁邊哈哈大笑(說實話,

絆的那一下確實有點好笑), 小男孩就氣急敗壞的上去打爸爸, 那自然是打不過的, 爸爸狠狠地把他頭拍了一下說:“你是不是腦子有毛病!”。 男孩站在那裡一聲不吭, 可以想到是很生氣, 但是沒法反抗。

然後男孩媽媽開口了:“你怎麼能打爸爸呢?你這樣不對, 又不是爸爸害你摔倒的!”男孩不服, 頂嘴說:“可是他笑話我!”媽媽說:“他是你爸爸呢, 又不是對你有惡意!你打人這個行為就是不對!小孩子就不能這樣目無尊長!”孩子爸爸也在旁邊附和:“你摔倒能怪我嗎!”

最後小男孩垂頭喪氣不說話了, 跟著爸媽繼續走。

他打大人確實不對, 但是爸爸嘲笑他就對嗎?如果你說, 我笑他一下怎麼了?那我要反問一句, 一個五歲的男孩打你一下又怎麼了?

尊重從來都是互相的, 而現在社會的很多成年人, 包括父母自己, 都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而不把孩子當人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我們的社會近些年對於孩子的包容度越來越低:嬰兒不可以哭鬧, 小孩子不可以撒潑打滾, 不可以頂撞父母, 不可以淘氣。

某衛視的親子節目裡, 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被觀眾拿著放大鏡在觀察, 大概是去年不是冒出過一個金句說:“多多都已經八歲了, 不是小孩子了。 ”八歲不是小孩子, 難道28歲才是嗎?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 一位媽媽獨自帶著孩子坐飛機, 害怕孩子吵鬧, 於是給艙裡每一位客人都準備了耳塞和糖果, 這位媽媽的舉動獲得大家的一致認可。 當然這位媽媽做的很不錯, 充分考慮到了別人的感受。

現在公共的認知幾乎扭曲成了:孩子只要敢在公共場合哭或者有任何不得體的行為,

就是熊孩子, 而家長只要沒能讓孩子立刻止哭就是熊家長。

相信我, 當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不止的時候, 沒有任何人比孩子的家長更著急, 你只是心煩, 他們可是心疼加心煩加愧疚。

今天看到一個關於熊孩子的新聞, 點開評論, 幾乎沒有人反思家庭教育, 而是都在說:這孩子就是欠打,打一頓就好了。甚至還有人舉自己的例子:“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我媽上來就給我一個巴掌,打那兒以後我就再也不敢了,以後我孩子要是這樣我也肯定是一巴掌上去。什麼說服教育都是扯,只有打一頓才管用。”

緊接著又看到了一條哈士奇把一隻小狗咬死的新聞,底下的評論和對待熊孩子的態度是一樣的:狗子就是需要打,說教沒有用,必須打,徹底打服了就乖了。

很諷刺,大部分人現在教育孩子和教育狗用的是一個方法。

熊孩子的新聞評論裡殺氣都很重,大家都有一種恨不得穿過螢幕去直接把這個孩子打一頓洩憤的感覺。如果要深究,估計這些人自己小時候也從沒有被溫柔對待過,當他是“熊”孩子的時候,沒有人去理解他“熊”的原因,而只是想著打一頓就乖了,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認可了這個觀點:孩子就是骨子裡壞,必須要用暴力鎮壓才能茁壯成長。

你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就是這個世界曾經對待你的態度,而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的世界。有一句形容情侶之間的話也特別適合形容親子關係:我曾經希望你為我遮風擋雨,但後來才發現我所有的風雨都是你給的。

當然,這篇文章也不是想宣揚聖母般的觀點,家長就一定要做到完美包容,家長也是人,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容易。只是,自己不容易就要找方法紓解,而不是歸罪到孩子身上,你覺得攤上這樣的孩子你很痛苦,可能孩子也覺得有你這樣的爹媽他很想死。

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生活中的道德標兵們,當你自己能達到你對孩子要求的那些講文明懂禮貌、上進、懂分享、有愛心,你可能才有資格要求孩子做到這些。如果你活了30多年都沒法做到,憑什麼要求才幾歲的孩子去做呢?

在節前發這篇,是因為大家過節可能都要帶孩子出去,不論是親戚聚會還是出去旅遊,免不了要讓孩子接受他人的審視。而對於有些內心缺愛、看誰都不順眼,見不得你對孩子好的人,禮貌的送他一個微笑外加“呵呵”就行了,自己孩子什麼樣,只有自己最清楚,你需要替孩子過濾那些惡毒的話語,而不是讓孩子去為你的焦慮承擔後果。

而是都在說:這孩子就是欠打,打一頓就好了。甚至還有人舉自己的例子:“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我媽上來就給我一個巴掌,打那兒以後我就再也不敢了,以後我孩子要是這樣我也肯定是一巴掌上去。什麼說服教育都是扯,只有打一頓才管用。”

緊接著又看到了一條哈士奇把一隻小狗咬死的新聞,底下的評論和對待熊孩子的態度是一樣的:狗子就是需要打,說教沒有用,必須打,徹底打服了就乖了。

很諷刺,大部分人現在教育孩子和教育狗用的是一個方法。

熊孩子的新聞評論裡殺氣都很重,大家都有一種恨不得穿過螢幕去直接把這個孩子打一頓洩憤的感覺。如果要深究,估計這些人自己小時候也從沒有被溫柔對待過,當他是“熊”孩子的時候,沒有人去理解他“熊”的原因,而只是想著打一頓就乖了,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認可了這個觀點:孩子就是骨子裡壞,必須要用暴力鎮壓才能茁壯成長。

你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就是這個世界曾經對待你的態度,而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的世界。有一句形容情侶之間的話也特別適合形容親子關係:我曾經希望你為我遮風擋雨,但後來才發現我所有的風雨都是你給的。

當然,這篇文章也不是想宣揚聖母般的觀點,家長就一定要做到完美包容,家長也是人,每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容易。只是,自己不容易就要找方法紓解,而不是歸罪到孩子身上,你覺得攤上這樣的孩子你很痛苦,可能孩子也覺得有你這樣的爹媽他很想死。

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生活中的道德標兵們,當你自己能達到你對孩子要求的那些講文明懂禮貌、上進、懂分享、有愛心,你可能才有資格要求孩子做到這些。如果你活了30多年都沒法做到,憑什麼要求才幾歲的孩子去做呢?

在節前發這篇,是因為大家過節可能都要帶孩子出去,不論是親戚聚會還是出去旅遊,免不了要讓孩子接受他人的審視。而對於有些內心缺愛、看誰都不順眼,見不得你對孩子好的人,禮貌的送他一個微笑外加“呵呵”就行了,自己孩子什麼樣,只有自己最清楚,你需要替孩子過濾那些惡毒的話語,而不是讓孩子去為你的焦慮承擔後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