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百余婆婆8年守護鯇子湖

“銀髮護湖隊”的婆婆們正在巡湖 記者周迪 攝

每天清晨, 位於漢口臺北路旁的寶島公園內, 總能看到一群戴著紅袖章的婆婆們,

她們圍著湖邊走邊看, 看見垃圾就撿起來, 看見不文明行為就制止。 這些年, 由於公園內的鯇子湖治理得很好, 吸引越來越多的周邊居民前來晨練、遛娃。 這100餘位平均年齡近七旬的婆婆們, 自發地組成一支“銀髮護湖隊”, 8年來堅持守護著鯇子湖。

政府相關部門的作為, “婆婆護湖隊”的協助管理, 加上科學治理, 三方努力, 才有寶島公園的今天。 鯇子湖的“水生態修復”治理模式, 已經成為武漢城中湖綜合治理的樣板, 甚至還有外地城市前來學習經驗。

隊員從8人發展到百餘人

提起“銀髮護湖隊”, 有位婆婆不得不提——她就是這支隊伍的組建者, 已經80歲高齡的劉智修老人。 家住湖邊的她對記者說:“2008年、2009年, 湖邊每天有20支隊伍跳舞, 喇叭吵死人,

還有打陀螺的, 聲音比電視機還響。 ”她回憶當時, 周邊住戶許多人不敢開窗子, 一是湖水氣味難聞, 二是噪音擾民。

於是, 劉智修一面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問題, 一面開始組建志願護湖隊。 2010年, “銀髮護湖隊”成立, 周邊居民親切地稱她們為“婆婆護湖隊”。

“剛開始才8個人, 她就是我們第一批隊員, ”劉智修指著68歲的胡菊芳笑著說道。 經過8年發展, “銀髮護湖隊”已發展到100餘人, 2016年還被市文明辦評為“最美志願者團隊”。

“我們平均年齡快70歲了, 年齡最小的63歲。 ”劉智修說, 隊員從週一到周日分成七班, 一早一晚各巡兩次湖。

“我們就當鍛煉身體, 同時還能為居民做點好事, ”隊員葉桃枝笑道。 她退休前是幼稚園炊事員, 退休後參加了護湖隊。

週四巡湖的組長叫萬燕琴,

她是一名老黨員, 當年在單位是勞模, 曾獲得過“三八紅旗手”稱號。 她退休後, 2011年加入護湖隊, 是第二批隊員。

隊員嚴菊安對記者說, 有一次她正在炒菜, 接到電話稱公園有緊急情況, 她丟下鍋鏟就來了。 劉智修婆婆笑說:“婆婆志願者們, 都是召之即來。 ”

鬥爭兩年才基本“搞定”偷釣

鯇子湖禁止垂釣, 但幾年前偷偷釣魚的人特別多。 為了躲避婆婆們的巡查, 偷釣者乾脆不用魚竿, 直接用魚線系著爆炸鉤, 扔下湖, 人就躲在樹後。 萬燕琴婆婆說:“巡湖時, 把樹葉扒一扒, 才能找到人。 ”

後來, 婆婆們想到一個好辦法, 隨身攜帶一把小剪刀, 只要發現岸邊有魚線, 就“哢嚓”一下給剪斷。 有個外號“小卷毛”的偷釣者, 有次下了8個爆炸鉤,

看到婆婆們一口氣給他剪斷了4個, 從樹後跳出來, 大聲求饒道:“您莫剪了, 我不釣了, 一個十幾塊錢啊, 您一下給我剪了4個, 幾十塊錢啊。 ”

婆婆們遇到偷釣者, 阻止的同時也會講道理。 她們說:“鯇子湖是一潭死水, 這些魚是為了生態平衡才放進去養的, 如果把魚釣光了, 水馬上就臭了。 ”一次, 有一群人連續幾個晚上來釣魚, 婆婆們就連續三天在他們耳邊做工作。 最後, 偷釣者投降了, 說“頭都被您們吵暈了, 不釣了, 不釣了。 ”

鯇子湖禁止垂釣, 婆婆們鬥爭了兩年才基本“搞定”, 已經有三四年沒有人來偷釣了。

以前, 曾經有人說這些婆婆是“岔巴子婆婆”, 但現在附近居民都說“幸好有這些婆婆”。

部分水體已經適用於游泳

負責鯇子湖水生態治理的康玉輝博士介紹,

鯇子湖是典型的城中湖, 環湖約5000戶居民, 湖面積小, 無交換水體, 水體自淨能力差, 每到春夏季易出現藍藻水華。

2013年, 鯇子湖發生了全湖性藍藻水華, 水務部門邀請康玉輝博士帶領團隊到寶島公園, 對鯇子湖進行治理。

2014年5月, 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湖泊生態修復團隊進駐寶島公園, 開展勘察設計和試驗。 通過一年實驗, 康玉輝確認湖泊各種條件, 適合進行水生植物種植, 具備水生態修復的條件。

2015年鯇子湖綜合整治工作正式啟動, 2個月就實現了全湖水質達標。 湖面清澈, 水草清晰可見, 魚兒穿行其中。

2016年6月28日至7月6日, 武漢遭遇50年一遇特大暴雨, 黃孝河倒灌入鯇子湖, 湖水暴漲2米多, 大量下水道垃圾湧入鯇子湖。 康玉輝團隊啟動應急措施,打撈被污染水草,通過微生物措施,迅速改善水體惡化趨勢,調解水體透明度,提高水體溶解氧,進行水生植被重建。1個月後,實現了水質再次達標,達到四類水標準;2個月後,全湖清澈見底。

目前,經過檢測,鯇子湖部分水體已經達到三類水標準,已經是適用於游泳的水質。康玉輝說:“今年5月,我們發現有兩隻野鴨飛到公園,棲息湖上。”

記者陶常甯

康玉輝團隊啟動應急措施,打撈被污染水草,通過微生物措施,迅速改善水體惡化趨勢,調解水體透明度,提高水體溶解氧,進行水生植被重建。1個月後,實現了水質再次達標,達到四類水標準;2個月後,全湖清澈見底。

目前,經過檢測,鯇子湖部分水體已經達到三類水標準,已經是適用於游泳的水質。康玉輝說:“今年5月,我們發現有兩隻野鴨飛到公園,棲息湖上。”

記者陶常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