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滿懷期望送兒出門打工掙錢,沒想到成了母子訣別

康大媽是一個很堅強的農村婦女, 為了能陪伴癡呆兒子多一些時間, 她把所有的悲痛和思念都深埋在心底, 直到最後一刻,

她才流著淚說了在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我那個兒到底在哪裡喲!

康大媽夫婦共有三個孩子, 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大兒子癡呆, 女兒也不靈光, 小兒子聰明伶俐, 所以一家人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個小兒子身上。 可家裡實在太窮了, 小兒子只勉強上完小學就輟學了, 其他兩個孩子沒進個學堂門。

本就難以度日的家又雪上加霜, 康大媽的老伴還不到五十歲就病逝了。 三個孩子都還未成家, 老伴一去世, 日子就更難過了!大兒子到了成家的年齡, 是個癡呆, 說不上媳婦, 小兒子也是大小夥子, 也該娶妻了。 但家裡既沒錢也沒房, 誰家姑娘願意嫁來呢?

一家四口守著幾畝薄地, 種的糧食勉強夠生活, 沒有賣的, 也沒有其他東西能變錢。

年復一年, 都是老樣子, 那時的山裡沒有公路、沒有電、沒有任何通訊, 也不知道山外是啥樣子。

有一次, 康大媽和小兒子到鎮上趕集, 遇到了多年未見的娘家侄子, 看他穿得很光鮮, 就問他發啥財了, 那麼捨得穿?侄子說, 這兩年他跟著幾個兄弟在外面挖煤, 掙了點錢。 大媽忙問:哪還需要人不?侄子說:挖煤可是個苦活、而且非常危險, 搞不好連命都沒了!我們每個人都跟礦老闆簽了生死協議的, 如果出了人命他概不負責。

康大媽的神情暗了下來, 自語到:挖煤還這麼危險啦!山裡是用柴火煮飯取暖, 根本不知道煤是個啥樣子、長在啥地方的?大媽有些不甘心, 又問侄子:外面就沒別的掙錢路嗎?侄子說, 挖煤掙錢也是近兩年的事,

哪有其他的掙錢路了?

大媽沉默著, 倆老表聊上了。 小兒子聽說挖煤能掙錢, 連忙打聽一些詳細情況, 說他早就想出去, 就是找不到門道, 也不知往哪去, 找不到牽線引路的人, 問他啥時候走, 有沒有活幹, 他都要跟老表出去看看, 請老表一定要把他帶上。 倆老表就約定了啟程時間, 準備一起到山西煤礦上去。

回到家, 康大媽心事重重, 做啥事都提不起精神。 大兒子和女兒以為是他們的媽累到了, 就說:媽你去睡到歇息下。 大媽說她不累, 她在想事情。

她心裡好苦、好矛盾, 又沒人替她分擔。 小兒子自從趕集和老表約好後, 就興致勃勃地準備出門的事, 到處借路費錢。 她想阻難, 可兒子大了, 他有自己的打算, 再說家裡這個樣子,

不出去掙點錢改善一下, 哪門說的到媳婦!對於她們家來說:小兒子說媳婦是天大的事。 可讓他出去, 聽侄子說挖煤那麼危險, 要是真出個啥事, 那他們這個家就沒希望了!這些問題她在心裡千萬遍的想, 就是理不出頭緒。

小兒子看母親那樣, 他也理解母親的心情。 但家裡的狀況沒給他選擇的餘地, 他必須走出去才有可能改變家, 這個險值得去冒, 既然下定了決心就沒必要猶豫。 他於是就勸母親到:那麼多人出去都是好好的, 沒有那麼容易出事的, 再說他平時做事謹慎細心一點就行了, 他保證不會出事。 聽兒子那麼一說, 大媽也只好同意兒子出門了。

兒子走的那天, 康大媽很早就起床為兒子做了一頓好吃的, 不停叮嚀他多吃點,

路途遙遠, 也不知啥時候才能回來, 出門在外要千萬注意安全, 要是真的太危險就回來。 大媽不停的嘮叨著, 小兒子不停的點頭、嗯嗯。 出門時, 大媽跟著兒子走了好遠一段山路, 直到又要翻一座大山, 兒子勸母親趕快回去, 不要在送了, 他還要趕時間!母親不願往回走, 就站在那裡看著兒子離自己越來越遠, 到翻了那坐山, 什麼也看不見了, 康大媽才一步三回頭往回走。

從此後, 大媽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郵遞員, 因為郵遞員到家就有兒子的資訊, 知道兒子是安全的。 郵遞員每次把信送到家, 她都請他把信讀給她聽, 她家剩下的三個人都不識字。 每當那個時候就是大媽最幸福的時光!兒子出去半年後, 就給家裡寄錢, 大媽終於有盼頭了!

這樣的日子維持了兩年多,到第三年,再沒有兒子的消息了。她多次到娘家去找她侄子問情況,侄子說,頭一年他們在一起挖煤,第二年他就去河北了,隔的太遠,他也沒去過那裡,具體在哪個礦山他也不清楚。大媽求侄子去河北找一趟,她說自己不識字,也沒出過門,不知道咋找。侄子很體諒她,就讓她把家裡安排一下,帶她一塊去找。

康大媽和侄子踏上了尋子之路,在河北他們基本跑遍了大小煤礦,都沒有兒子的影子,身上帶的盤纏也花光了。侄子勸姑姑說,全國出煤的地方多,或許他去了別的地方,我們哪門找呢?還是回去等他的消息吧!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隨著交通、資訊的發展,大媽攢點錢就請人帶他出去找,找了多個出煤的省,也沒有兒子的消息。自己年齡大了,女兒也出嫁了,癡呆大兒子還要她照顧,她再沒精力和錢找了,只有等待!為了能多陪大兒子一些時間,她堅強的活著、盼著,當著外人和大兒子很少流淚,只有在沒人的時候、在夜深人靜時,她才獨自流著淚思念那個不知去向的小兒子!

康大媽堅強的活到七十多歲,期間大兒子得了一場重病,因沒錢及時醫治,也離她而去了。她住到了女兒家,沒過多久她也一病不起,到她剩最後一口氣時,終於忍不住流著淚對來看她的人說:我那個兒到底在哪裡喲!

大媽終於有盼頭了!

這樣的日子維持了兩年多,到第三年,再沒有兒子的消息了。她多次到娘家去找她侄子問情況,侄子說,頭一年他們在一起挖煤,第二年他就去河北了,隔的太遠,他也沒去過那裡,具體在哪個礦山他也不清楚。大媽求侄子去河北找一趟,她說自己不識字,也沒出過門,不知道咋找。侄子很體諒她,就讓她把家裡安排一下,帶她一塊去找。

康大媽和侄子踏上了尋子之路,在河北他們基本跑遍了大小煤礦,都沒有兒子的影子,身上帶的盤纏也花光了。侄子勸姑姑說,全國出煤的地方多,或許他去了別的地方,我們哪門找呢?還是回去等他的消息吧!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隨著交通、資訊的發展,大媽攢點錢就請人帶他出去找,找了多個出煤的省,也沒有兒子的消息。自己年齡大了,女兒也出嫁了,癡呆大兒子還要她照顧,她再沒精力和錢找了,只有等待!為了能多陪大兒子一些時間,她堅強的活著、盼著,當著外人和大兒子很少流淚,只有在沒人的時候、在夜深人靜時,她才獨自流著淚思念那個不知去向的小兒子!

康大媽堅強的活到七十多歲,期間大兒子得了一場重病,因沒錢及時醫治,也離她而去了。她住到了女兒家,沒過多久她也一病不起,到她剩最後一口氣時,終於忍不住流著淚對來看她的人說:我那個兒到底在哪裡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