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屢克難題詮釋工匠精神的“張師傅”

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石化茂名分公司首席技師、化工分部裂解車間工人張恒珍

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茂名分公司化工分部裂解車間壓縮分離班,有一位“張師傅”23年如一日堅守在倒班一線,她就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張恒珍。 雖然只有中專學歷,她卻成為全國乙烯行業的“技術能手”。 “有難題找張師傅”,讓這位老黨員成為了年輕石化人心中的主心骨。

工作23年來,張恒珍先後提出並參與實施了解決影響乙烯裝置長週期運行效率的重大問題超過四十項,為企業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46億元。 在她和同事們的努力下,茂名石化裂解裝置在中國石化同類裝置競賽中連續8年獲第一。

她自創的一系列排查問題與技術攻關方法,如今已經被編入技術手冊,成為茂名石化解決同類技術難題的重要“藍本”。

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勞動模範、廣東南粵巾幗十傑、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各種榮譽接踵而至,但張恒珍笑稱最在乎還是首席技師稱號,最開心的是在車間與年輕人切磋技術。

保持著23年操作“零差錯”紀錄

張恒珍1994年踏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普通女技工。 這位來自山東的姑娘始終告訴自己:“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不平凡。 ”

工作之初,張恒珍埋頭鑽研《乙烯裝置技術與管理》《乙烯生產技術》等專業技術書籍。 很快,在車間公開競聘中,成為唯一的女班長。

1996年9月,張恒珍作為骨幹和同事一道,成功開啟我國第六套乙烯裝置,並使裝置連續平穩運行28個月,創造國內同類裝置第一個運行週期最長紀錄。 此後,又將乙烯裝置的第二個生產週期開到了79個月,連續刷新國內紀錄,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意味著自己的責任更大、擔子更重,對自己的要求更高。 ”2004年3月入黨以後,張恒珍帶領同事們一起啃下了不少“硬骨頭”。

乙烯行業中常用的碳二加氫反應器是一種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容器,它的作用是除去物料中的乙炔雜質。 這一設備非常“敏感”,稍有不慎就會使設備溫度失控,行業內稱為“飛溫”。

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張恒珍探索創出了一套獨具茂名特色的《1#裂解裝置分離系統張恒珍操作法》。

這套操作方法不僅減少了系統波動,避免反應器“飛溫”,還讓乙烯日產量增加120噸。

此後,張恒珍不斷優化操作,在乙烯裝置降至兩台爐、只有設計負荷20%的條件下,實現了正常運轉、乙烯產品保持合格的國內創舉。 通過提高裝置外送氫氣量,每年創效超過1000萬元。

23年來,張恒珍保持著操作“零差錯”的紀錄,她始終認為“平凡的崗位是成才的搖籃”。

職業技能賽唯一獲獎的女選手

張恒珍本來有升遷的機會,但她都婉拒了,仍然和普通員工一樣堅持在倒班一線,23年如一日。 其間也有多家外企和民企向張恒珍伸出“橄欖枝”,許以高薪、厚禮,但她也始終不為所動。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選擇,張恒珍說:“我喜歡這份工作,還想把它做得更好。

張恒珍負責的分離系統被喻為裂解裝置的“腸胃”、“消化系統”,其操作好壞直接影響到乙烯收率和產量。 她針對高壓脫丙烷塔和低壓脫丙烷塔兩塔聚合物堵塞問題,創造性地提出“反向沖洗法”,成功解決了兩塔堵塞問題。

2010年,在1#裝置停車大檢修中,她所優化編寫的“零排放”開停車方案共回收物料3218噸,直接減少經濟損失約1000萬元,開創了國內同類裝置開停車“零排放”的先河,成為了中國石化乙烯裝置開停車操作的典範。

在她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裂解裝置損失率為0.11%,高附燃動能耗為280.42千克標油/噸,分別連續七年、八年名列集團公司同類裝置競賽第一名,助推茂名石化連續三年獲得“全國石油石化能耗領跑者標杆企業”稱號。

“作為勞模和黨員,關鍵時刻更要將擔子挑起來,帶頭沖在前面。 ”在2004年全國石油石化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她和另外5名同事一起,取得了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 她個人也奪得了全國第四、集團公司第二名的好成績,成為300多名選手中唯一獲獎的女選手。

2006年9月16日,茂名石化100萬噸乙烯改擴建正式投料開車,張恒珍與同事們一起連續奮戰36個小時,為新裝置高水準開車發揮了關鍵作用。 類似這樣的連續奮戰對她而言已是常態,不斷地磨礪也令她成為了同事們眼中的專解複雜難題的“張師傅”。

牢記使命樂於傳道授業

2012年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以來,張恒珍始終牢記使命,認真履職盡責,圍繞基層黨建、企業發展,廣東省和茂名市經濟發展,企業技術改造,工匠人才成長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如今的張恒珍,作為公司首席技師、化工分部裂解車間生產裝置主操,也是茂名乙烯首期工程順利投產並創造運行週期79個月的得力幹將、二期工程建成全國首座百萬噸級乙烯生產基地的巾幗功臣,現在更樂於做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

善於總結的她,編寫出近8萬字的工藝培訓教材。在培訓青年職工時,她都將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總結出來的技術和經驗傾囊相授,公司年輕的同志也親切地稱她為“張師傅”。張恒珍還利用“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揮“傳幫帶”的作用。近年來,從張恒珍手上成長起來的公司技術骨幹就有近百人。

由於長時間倒班,張恒珍與家人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並不多。不過令她欣慰的是,孩子慢慢長大懂事,對自己更加理解,為人師表的丈夫也一如既往地支持妻子的工作。“正是因為有黨組織、公司、同事以及家人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才有自己今天的成績”。

即將參加黨的十九大的張恒珍,依舊保持著一顆黨員初心,堅守一線,不是在學習的路上,就是在車間裡勞作,用行動詮釋著“工匠精神”。樸實的她始終常牢記使命,胸懷祖國,心系企業,以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踐行著石化人最樸實的中國夢。

對話

張恒珍: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不平凡

新快報:這是您第二次當選全國党代會代表,有什麼新的感悟?

張恒珍:非常榮幸能夠再次當選全國黨代表,十八大以來,我認真履職盡責,圍繞基層黨建,企業發展,廣東省、茂名市經濟發展,企業技術改造,工匠人才成長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盡到了十八大黨代表的職責和義務。現在作為十九大代表,深感責任更加重大,我一定不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支持,盡自己最大能力去努力擔當,沉下心傾聽基層的聲音,當好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

新快報:您23年堅持倒班,是什麼力量令您不忘初心,堅守一線?

張恒珍:我喜歡這份工作,喜歡和年輕人待在一起。在一線,我的特長能夠得到最大的發揮,能讓我的技能創造最大的價值。我也感覺工作做得還沒有預期的好,進步空間還很大。我們要珍惜擁有的,珍惜在平凡的崗位上鍛煉的機會。我相信,平凡的崗位是成才的搖籃,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不平凡。

新快報:一路走來,你最感謝的人是誰?

張恒珍:一路走來,我要感謝的人很多: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他們對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和諧溫暖的家是我堅強的後盾;感謝我身邊的同事;感謝黨組織、企業給與我成長的平臺讓我有今天的成績。最感激的有三個人,一個是我的愛人,一路走來,無論苦與樂,他是我忠實的傾聽者,是我工作生活中的指導老師;另一個是我的女兒,她的乖巧懂事是我工作的動力;第三個是讓我學會感恩、懂得感恩、讓我堅守茂名石化的人,正是對企業的堅守和忠誠,讓我有了不悔的今天。

新快報:十九大召開在即,這次您會把哪些基層聲音帶到會上?

張恒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建議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戰鬥堡壘作用;二是建議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員整體素質,加強黨同群眾之間的密切聯繫;三是建議繼續大力宣揚“勞動者光榮”,崇尚“工匠精神”,鼓勵更多的能工巧匠鑽研創新,推動“中國製作”邁向“中國創造”。

■新快報記者 董芳 通訊員 顧大煒 尹亮

如今的張恒珍,作為公司首席技師、化工分部裂解車間生產裝置主操,也是茂名乙烯首期工程順利投產並創造運行週期79個月的得力幹將、二期工程建成全國首座百萬噸級乙烯生產基地的巾幗功臣,現在更樂於做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

善於總結的她,編寫出近8萬字的工藝培訓教材。在培訓青年職工時,她都將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總結出來的技術和經驗傾囊相授,公司年輕的同志也親切地稱她為“張師傅”。張恒珍還利用“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揮“傳幫帶”的作用。近年來,從張恒珍手上成長起來的公司技術骨幹就有近百人。

由於長時間倒班,張恒珍與家人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並不多。不過令她欣慰的是,孩子慢慢長大懂事,對自己更加理解,為人師表的丈夫也一如既往地支持妻子的工作。“正是因為有黨組織、公司、同事以及家人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才有自己今天的成績”。

即將參加黨的十九大的張恒珍,依舊保持著一顆黨員初心,堅守一線,不是在學習的路上,就是在車間裡勞作,用行動詮釋著“工匠精神”。樸實的她始終常牢記使命,胸懷祖國,心系企業,以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踐行著石化人最樸實的中國夢。

對話

張恒珍: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不平凡

新快報:這是您第二次當選全國党代會代表,有什麼新的感悟?

張恒珍:非常榮幸能夠再次當選全國黨代表,十八大以來,我認真履職盡責,圍繞基層黨建,企業發展,廣東省、茂名市經濟發展,企業技術改造,工匠人才成長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盡到了十八大黨代表的職責和義務。現在作為十九大代表,深感責任更加重大,我一定不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支持,盡自己最大能力去努力擔當,沉下心傾聽基層的聲音,當好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

新快報:您23年堅持倒班,是什麼力量令您不忘初心,堅守一線?

張恒珍:我喜歡這份工作,喜歡和年輕人待在一起。在一線,我的特長能夠得到最大的發揮,能讓我的技能創造最大的價值。我也感覺工作做得還沒有預期的好,進步空間還很大。我們要珍惜擁有的,珍惜在平凡的崗位上鍛煉的機會。我相信,平凡的崗位是成才的搖籃,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不平凡。

新快報:一路走來,你最感謝的人是誰?

張恒珍:一路走來,我要感謝的人很多: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他們對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和諧溫暖的家是我堅強的後盾;感謝我身邊的同事;感謝黨組織、企業給與我成長的平臺讓我有今天的成績。最感激的有三個人,一個是我的愛人,一路走來,無論苦與樂,他是我忠實的傾聽者,是我工作生活中的指導老師;另一個是我的女兒,她的乖巧懂事是我工作的動力;第三個是讓我學會感恩、懂得感恩、讓我堅守茂名石化的人,正是對企業的堅守和忠誠,讓我有了不悔的今天。

新快報:十九大召開在即,這次您會把哪些基層聲音帶到會上?

張恒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建議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戰鬥堡壘作用;二是建議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員整體素質,加強黨同群眾之間的密切聯繫;三是建議繼續大力宣揚“勞動者光榮”,崇尚“工匠精神”,鼓勵更多的能工巧匠鑽研創新,推動“中國製作”邁向“中國創造”。

■新快報記者 董芳 通訊員 顧大煒 尹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