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資政|當代民主出現了什麼問題?

既有發達國家的困境, 也有發展中國家的困境

在討論當代民主危機時, 一些西方學者提出了兩個很有意義的問題。

第一個是針對西方民主的,

即西方社會所面臨民主的危機, 到底是因為西方民主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缺陷, 還是由目前的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的缺陷所致?

第二個問題是針對非西方國家民主的, 即在發展中國家, 民主的倒退並且轉向權威主義, 到底是因為這些社會希望權威主義的統治, 還是這些社會的民眾對現存“半民主”狀況的不滿?

民主有不同發展階段

首先民主是具有歷史性的。 人們把西方民主稱為自由民主模式, 但這一民主模式產生的時間並不很長。 但歷史地看, 西方民主在很長的歷史時間裡也都是“非自由民主”。 民主制度的核心——普選權——也只有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才得以真正實現。

今天人們在西方所看到的大眾民主, 也就是“一人一票”的民主,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全面實現。 不難看到, 大眾民主的實現是有複雜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前提條件的。 說穿了, 民主就是精英與平民之間的一種互動形式。 精英和平民的品質都非常重要。 同樣重要的是這兩者之間互動的平臺,

即法治之上的政治架構。

說西方當代民主出現了問題, 就要從精英和平民的互動及其互動的平臺去找。 在精英層面, 大眾民主所帶來的最大影響, 就是政治的去道德化和價值化。 傳統民主可以理解為精英之間的互動。 精英之間的共識至為重要, 他們對民主具有共同的認同、具有相當一致的道德價值、遵守共同的規則。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傳統民主中能夠參與政治的是少數, 選票的作用並不是很大。 在很大程度上, 精英民主就是精英之間的互相“選拔”, 民主只是對所“選拔”出來的候選人的一種正式認可。

但在大眾民主時代, 精英政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選票成為大眾民主唯一的衡量標準。 誰是精英取決於誰得到的選票最多。

選票就是權力。 在一切為了選票的情況下, 民粹主義變得不可避免。 今天, 民粹主義不僅僅是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現象, 更是發達國家的現象。 民粹主義也改變了政黨之間的互動模式, 反對黨往往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在精英政治層面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 社會的品質也發生了變化。 民主表明政治參與, 市民社會扮演關鍵角色, 市民社會的品質決定了民主的品質。

中產階級的關鍵作用

不過在今天, 傳統上支撐民主政治的中產階級精神急劇衰退。 為什麼會衰退?在眾多因素中, 全球化及其導致的經濟結構的變化, 已經大大擠壓了中產階級的生存空間。 在全球化時代, 政府保障中產階級的能力大大下降。

在這樣的情況下, 收入分配高度不公, 社會高度分化, 中產階級的生存環境也跟著迅速惡化。 一個國家有富人和窮人並不可怕, 但如果窮人佔據人口的絕大多數, 財富掌握在少數富人手中, 中產階級小得可憐, 傳統中產民主也就失去其社會基礎。 更糟糕的是,當中產階級被擠壓而變得捉襟見肘的時候,大眾民主迫使政治人物訴諸於民粹主義來獲取政治權力,傳統民主的理性精神包括法治便消失了。

當人們的眼光從西方轉向非西方社會的民主時,就會發現非西方的情況更為嚴峻。這裡精英之間沒有共識,平民不知道民主為何物,精英和平民之間缺失有效的互動平臺。在西方,民主往往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儘管民主革命和社會運動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民主一旦產生,就對接其生存的社會經濟基礎。但在發展中國家,民主往往是人為引入的產物,沒有社會經濟的基礎。這種情況在西方之外的拉丁美洲和亞洲都存在著。政治精英之間毫無共識,政治的目的就是政治,民主只意味著政治人物各自挾持著自己的支持者,競爭國家有限的資源。

在發展中國家,人們很難找到像西方那樣的規制精英和社會互動的法治制度。這些國家儘管表面上也存在著類似西方的民主制度,但這些都僅僅停留在紙面。如果和西方比較,這種情況很容易理解。在西方各國,發展的順序都是國家制度建設在先,民主化在後。西方大部分基本國家制度,都是在民主化之前就已經建立起來了。這個順序在後發展中國家便倒了過來,往往是民主化在先,國家制度建設在後。不過,實際上,一旦大眾民主化發生,很多基本國家制度包括法治就根本建立不起來。在沒有基本國家制度的情況下,民主往往成為政治激進化的根源。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即民主作為一種價值和作為一種制度手段之間的區別。從發展順序來看,西方早期民主的產生,主要是作為一種制度安排來解決精英之間的權力分配問題。不過,後來民主越來越被提升為一種價值,一種人類生而有之的權利。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天賦權利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假設,任何權利的實現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需要很多前提條件的。在西方,權利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今天的民主面臨很多問題,既有發達國家高收入民主的困境,也有發展中國家低收入民主的困境。儘管這樣,民主仍然會是發展中國家人們所追求的價值。不過,追求民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民主的實現必須考慮到各種條件。如果通過激進的方式,也就是在沒有任何支持條件下實現民主,民主必然會和低度發展、貧窮、分化、混亂等諸多人們不想要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如何實現好民主而避免壞民主?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面臨這個問題。

(摘自《領導文萃》2014年9月下)

更糟糕的是,當中產階級被擠壓而變得捉襟見肘的時候,大眾民主迫使政治人物訴諸於民粹主義來獲取政治權力,傳統民主的理性精神包括法治便消失了。

當人們的眼光從西方轉向非西方社會的民主時,就會發現非西方的情況更為嚴峻。這裡精英之間沒有共識,平民不知道民主為何物,精英和平民之間缺失有效的互動平臺。在西方,民主往往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儘管民主革命和社會運動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民主一旦產生,就對接其生存的社會經濟基礎。但在發展中國家,民主往往是人為引入的產物,沒有社會經濟的基礎。這種情況在西方之外的拉丁美洲和亞洲都存在著。政治精英之間毫無共識,政治的目的就是政治,民主只意味著政治人物各自挾持著自己的支持者,競爭國家有限的資源。

在發展中國家,人們很難找到像西方那樣的規制精英和社會互動的法治制度。這些國家儘管表面上也存在著類似西方的民主制度,但這些都僅僅停留在紙面。如果和西方比較,這種情況很容易理解。在西方各國,發展的順序都是國家制度建設在先,民主化在後。西方大部分基本國家制度,都是在民主化之前就已經建立起來了。這個順序在後發展中國家便倒了過來,往往是民主化在先,國家制度建設在後。不過,實際上,一旦大眾民主化發生,很多基本國家制度包括法治就根本建立不起來。在沒有基本國家制度的情況下,民主往往成為政治激進化的根源。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即民主作為一種價值和作為一種制度手段之間的區別。從發展順序來看,西方早期民主的產生,主要是作為一種制度安排來解決精英之間的權力分配問題。不過,後來民主越來越被提升為一種價值,一種人類生而有之的權利。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天賦權利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假設,任何權利的實現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需要很多前提條件的。在西方,權利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今天的民主面臨很多問題,既有發達國家高收入民主的困境,也有發展中國家低收入民主的困境。儘管這樣,民主仍然會是發展中國家人們所追求的價值。不過,追求民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民主的實現必須考慮到各種條件。如果通過激進的方式,也就是在沒有任何支持條件下實現民主,民主必然會和低度發展、貧窮、分化、混亂等諸多人們不想要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如何實現好民主而避免壞民主?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面臨這個問題。

(摘自《領導文萃》2014年9月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