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奇美船山岩位於永春橫口鄉,你去過嗎?

奇美船山岩

羅蘅

一條突兀於險崖峭壁的百米玻璃棧道讓一度沉寂的船山岩火了起來, 而攜妻挈子的半天遊玩讓我們發現了船山岩除玻璃棧道外的許多奇美, 收穫不少超乎期待的驚喜。

考慮到國慶人多, 我們七點多便從永春縣城出發, 趕到位於橫口鄉福德村的船山岩生態園時, 不大的停車場還有不少的空位。 抬眼望去, 一座草木蔥蘢的青山屹立於青天白日之下, 此時, 山際仍有少許雲霧環繞。 我想, 若是早半個小時來, 雲霧橫斜, 定當另有一番姿態吧。 橫亙一千多米的大山, 仔細一看, 還真像一艘底朝天的大船,

傳說是玉帝的女兒與凡人乘船私奔至此, 被盛怒的父親點翻船只而形成的。 我不知道為什麼神話中天帝的女兒都喜歡思凡, 一如我不清楚為什麼許多城裡人都喜歡奔赴大山涉奇獵豔, 或許在這船山岩中能找到答案吧!

隨人流沿木棧道而上,

階梯兩旁草木扶蘇, 樹蔭下涼風習習, 雖然氣溫高達三十多攝氏度, 但一點不覺燠熱。 古木森森處, 不時會傳來幾聲啁啾的鳥鳴, 以及清泉的清唱。

走了十來分鐘, 才到售票處。 這裡連摩托車也上不去了, 此處才是登山的真正開始。 據說攀援到空中棧道有900臺階, 愈往上愈陡。 但征服高山體驗驚險的熱望讓我們精神抖擻, 鉚足了勁往上爬。 漸漸地, 眼前的奇石多了起來, 有的狀似神龜, 有的形如象鼻, 有的貌似老者, 有的顏如少女, 形態各異, 令人嘖嘖稱奇。 而古木是另一道迷人的風景, 松柏杉橡, 還有許多說不出名字的樹, 或立於峭壁前, 或站于石階邊, 或憩于巨石上, 或秀于清泉旁, 為我們撐起一路的陰涼。 微風帶來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

令人神清氣爽。

爬了400多級, 大夥兒正有點累時, 突然前方傳來孩童的嬉笑聲。 原來這裡設有一個叢林恐龍遊樂區, 有五六隻會發出惟妙惟肖聲響的模擬遠古恐龍可供孩子坐騎拍照, 旁邊還有幾個簡陋的秋千供孩子們晃悠,

大人則可坐在一旁的木樁上補充點水分。

更刺激的是往上不遠處有個叢林探險區。 在叢林之間就地取材, 用粗壯白繩結成網狀保護索, 索上按一定間隙固定上一些木板供踩踏, 兩旁還設有保護網。 遊客們有序排隊, 按繩索承重能力而上, 如果因搖晃而害怕,

每隔一段都有木梯可供知難而下。 這種遊戲, 小孩子甚是喜歡, 就連大人也躍躍欲試, 大呼過癮!

在此逗留玩樂了20多分鐘, 身體也恢復得差不多了, 就繼續往上爬。 雖然路標顯示僅有兩三百個臺階了, 但往上山勢近乎垂直的陡峭, 儘管大樹底下好乘涼, 但每個人還是氣喘吁吁累出一身汗,這才更深地體會到“行百里半九十”的含義。

攀著扶手慢慢而上,似乎感覺到頭頂疑是玻璃的幽光,聽到峭壁間歡呼驚恐的聲音了。於是小孩身輕如燕,大人也加快腳步,終於到達傳說中的福建省第一條懸崖峭壁間的玻璃棧道了!

這棧道從刀削般的峭壁橫空而出,上托青冥下騰碧浪,宛如一道空中走廊。漫步其間,有人閒庭信步,指點江山,有人戰戰兢兢,扶壁而行,有人盤坐其中,懸空觀景……

迫不及待地換上鞋墊,我們也走上了透明鋥亮的玻璃棧道。扶欄而望,層層綠浪奔湧而下,匯入山腳的梯田和小溪;往下看去,峭壁嶙嶙,樹冠如蓋,風吹影動,如碧浪拍岸,綠海翻滾,有種站在透明船板上航行的感覺。為體現人文關懷,棧道以裡玻璃與石壁結合處有一小爿石徑,如有恐高症不敢站立玻璃之上可踩在石徑上扶壁而過。但我們都不是膽小之人,只感覺140米太短太短……

從棧道另一旁下山,到了山的另一邊,遠見一棵巨大的冠狀迎客松屹立於山崖之間,此處據說是船山岩的“船尾”,又稱船尾岩,裡面隱藏著一座宋代古寺——靈應寺。宋朱熹,清李光地都曾在此處留下足跡,尤其是李光地,到此靜心讀書之後,便考運亨通,仕途順暢,引為傳奇和美談。

沿石徑再度上山,約莫兩三百臺階便到了靈應寺。這是我見過的最奇特的寺廟,只見小小的兩座寺廟鑲嵌於山縫之中,岩寺與岩縫形成一個鬼斧神工的洞穴,站在洞穴間,涼風習習,渾身舒暢。據說此處冬暖夏涼,颱風吹不進,暴雨漫不來,寺廟得以千百年風雨不倒。或許是清水祖師的靈驗吧,或許是此處的造化鐘神秀吧,廟岩前成片的蘆柑園已結滿青果,青翠欣榮,並不受黃龍病的影響。

下得山來,此時車輛長龍般排于路側,人頭攢動於山間。奇美船山岩,閩南小武夷,若要暢遊,不知要多少時日。匆匆半天,已覺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作者:羅蘅

但每個人還是氣喘吁吁累出一身汗,這才更深地體會到“行百里半九十”的含義。

攀著扶手慢慢而上,似乎感覺到頭頂疑是玻璃的幽光,聽到峭壁間歡呼驚恐的聲音了。於是小孩身輕如燕,大人也加快腳步,終於到達傳說中的福建省第一條懸崖峭壁間的玻璃棧道了!

這棧道從刀削般的峭壁橫空而出,上托青冥下騰碧浪,宛如一道空中走廊。漫步其間,有人閒庭信步,指點江山,有人戰戰兢兢,扶壁而行,有人盤坐其中,懸空觀景……

迫不及待地換上鞋墊,我們也走上了透明鋥亮的玻璃棧道。扶欄而望,層層綠浪奔湧而下,匯入山腳的梯田和小溪;往下看去,峭壁嶙嶙,樹冠如蓋,風吹影動,如碧浪拍岸,綠海翻滾,有種站在透明船板上航行的感覺。為體現人文關懷,棧道以裡玻璃與石壁結合處有一小爿石徑,如有恐高症不敢站立玻璃之上可踩在石徑上扶壁而過。但我們都不是膽小之人,只感覺140米太短太短……

從棧道另一旁下山,到了山的另一邊,遠見一棵巨大的冠狀迎客松屹立於山崖之間,此處據說是船山岩的“船尾”,又稱船尾岩,裡面隱藏著一座宋代古寺——靈應寺。宋朱熹,清李光地都曾在此處留下足跡,尤其是李光地,到此靜心讀書之後,便考運亨通,仕途順暢,引為傳奇和美談。

沿石徑再度上山,約莫兩三百臺階便到了靈應寺。這是我見過的最奇特的寺廟,只見小小的兩座寺廟鑲嵌於山縫之中,岩寺與岩縫形成一個鬼斧神工的洞穴,站在洞穴間,涼風習習,渾身舒暢。據說此處冬暖夏涼,颱風吹不進,暴雨漫不來,寺廟得以千百年風雨不倒。或許是清水祖師的靈驗吧,或許是此處的造化鐘神秀吧,廟岩前成片的蘆柑園已結滿青果,青翠欣榮,並不受黃龍病的影響。

下得山來,此時車輛長龍般排于路側,人頭攢動於山間。奇美船山岩,閩南小武夷,若要暢遊,不知要多少時日。匆匆半天,已覺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作者:羅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