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劣跡斑斑黑幫殺手,愛情令他收刀入鞘,後讓上百失足者改邪歸正

呂代豪, 臺灣著名牧師、教育家。 1954年, 他出生於臺灣“眷村”。 父親是名軍人, 平時和兒子接觸很少, 教育起孩子來比較武斷粗暴。 母親開了一家賭場, 對他極端放任, 當他與小夥伴打架失敗回家哭訴時, 母親對他說:“打贏了回來, 輸了就別回來。 ”於是, 暴力傾向在他身上悄滋暗長, 後來因為打架鬥毆, 他被學校開除了。 父親把他送進一家士官預備學校, 希望軍營能夠管好他。

但呂代豪兇狠未改, 因打傷同學也被軍校開除了。 父親費勁周折, 把他轉至臺北一所中學。 當時, 臺灣經濟日漸繁榮, 黑社會勢力逐漸擴大, 幫派層出。 呂代豪到了臺北後, 竟拉起一個小團夥。 在一次群毆中, 他們團夥打死對方一人, 呂代豪畏罪逃亡, 並加入了著名的竹聯幫。 他的職務是護法, 懲罰幫內違背幫規的人。 不過, 在一次江湖廝殺中, 呂代豪被警方抓獲, 被判處一年兩個月, 這一年他19歲。

獄中, 呂代豪遇到一個美國人囚犯, 他於是向美國人學習英語, 希望將來成為一名國際殺手——他要到世界各地殺人, 獲取豪華體面的生活。 1974年7月, 呂代豪出獄, 並為完成偷渡夢想而廝殺賺錢, 不過很快又因內訌被告發再次入獄。 這一次, 他被押送到臺灣著名的監獄——綠島, 完成為期5年的管訓。 一天, 呂代豪同學妹妹陳筱玲, 一位大學女生, 突然給他一封信。 呂從姑娘信中發現, 她試圖用上帝感化他。

半年後, 他從綠島轉送至台東監獄, 筱玲仍然雷打不動的來信, 不過她的教化幾乎不起作用, 呂代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黑夜越獄了。 到臺北後, 呂給陳電話說:“我越獄了, 我要偷渡。 ”偷渡需要巨大費用, 呂代豪於是重入江湖, 並成立了黑幫“戰堂”, 成為臺北一名劣跡斑斑的殺手, 應客戶“需求”傷殘過多人。 不過他只打別人屁股, 喜歡在300米開外, 從瞄準鏡看子彈讓屁股開花。

1977年, 呂代豪在偷渡途中被抓。 重進監獄, 他以為陳筱玲再也不會理他, 就在失望之際信來了, 一如既往地開導他好好做人。

一天, 獄中黑幫老大猝死, 讓呂失眠了一夜, 他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時光。 這時陳筱玲第250封來信到了, 信函與往日無異, 但卻讓呂代豪淚流滿面。 陳筱玲信中說:“衣服髒了, 用肥皂來洗;人的靈魂污穢了, 需要用什麼來潔淨呢?”呂代豪至今無法解釋, 他那一刻看到了心靈裡的陽光。

呂代豪決定洗心革面, 1979年11月, 他帶著陳筱玲500余封信出獄。 三年後, 他挽著陳筱玲的手, 走進了婚禮殿堂。 呂代豪矢志求學向善, 以慈善感化每一個願意改變的人。 1990年代, 呂赴美國求學, 獲得了教育學和神學博士學位。 自此, 他的足跡遍佈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向人們述說“殺手”是如何轉變為傳教士的, 到他50歲那年, 他讓150個“流氓”重回健康社會。

呂代豪曾說:“我收了殺人的刀, 但是我操起另外一把刀——希望對犯罪錯的孩子們是把手術刀。 ”他常常告誡失足的孩子們:“人生的上半場打不好沒有關係, 還有下半場, 只要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