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棚室黃瓜後期的管理與收入

棚室黃瓜生長到後期, 普遍會得一種病, 叫白粉病, 俗稱白毛, 是各地棚室黃瓜生產中流行性的病害, 造成葉片乾枯, 植株成片死亡甚至提前拉秧。 瓜類作物中黃瓜、西葫蘆、甜瓜、南瓜、苦瓜容易感染此病。

症狀:主要危害葉片, 從植株下部向上發展。 發病初期, 葉片正面或背面產生白色近圓形的小粉斑, 擴大後形成邊緣不明顯的連片白粉區, 嚴重時整個葉片佈滿一層白粉體, 後期變成灰白色, 葉片枯黃、變脆、捲縮, 一般不脫落。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氣流和大風在地區間大範圍傳播, 雨水和澆水也有傳播作用, 在田間進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擴散蔓延和流行。

病菌喜歡高溫高濕、耐乾燥, 溫度高於30度, 空氣相對濕度超過95%, 則病情受到抑制。 棚室黃瓜當高溫乾燥與高溫高濕條件下交替出現白粉病易於流行。 黃瓜嫩葉和老葉一般比較抗病, 葉片展開後16~28天最易感病。

防治方法:1、種植抗病品種, 一般抗霜黴病的品種也抗白粉病。

2、棚室定植前10天, 每平方米用硫磺粉2.3克加鋸末4.6克混合後分放數處, 點燃後密閉棚室一夜, 溫度保持20度才能保證滅菌效果, 也可用45%的百菌清煙劑。

3、由於各地使用藥劑不同, 瓜類白粉病病假產生抗藥性問題比較複雜, 應注意交替、輪換使用。

發病初期噴灑3%多抗黴素水劑600~900倍液, 或1000億子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 看病情, 一般5~7天防治一次。

還可以噴灑27%高脂膜乳劑100倍液或99%礦物油乳油120~300倍液, 在葉片上形成一層薄膜, 防止病菌侵入。

還可以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一般上述藥劑要在發病初期施用, 藥量要足, 葉片正反面和莖杆都要噴灑到藥液, 一般7~10天噴一次, 連續2~3次。

白粉病很難防治, 最重要要在發病初期控制住, 黃瓜生長到後期基本上不用增加什麼費用, 就是澆澆水, 在把病情控制好, 多摘幾次黃瓜就是純收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