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0歲,我為什麼決定離開體制單位

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公眾號, 回復關鍵字【入群】, 我們免費提供各行業財經報告和高端金融人士人脈圈

文/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 下午茶小姐

作為一個生性貪圖安逸的獅子座, 我曾認為進一個事業單位不要太忙碌, 每天可以看看書喝茶刷刷劇就是一個文藝女青年最好的選擇了。

還有比這更閒情逸致, 閑雲野鶴的生活嗎?想要詩和遠方, 就不可乙太世俗。

然而在畢業八年後, 我被現實狠狠打了臉, 比起現在的穩定工作與同事們無比滿足的神情, 我內心深深知道:我想要做更多更多!體制單位絕不會是我的永恆選擇。

那麼從胸無大志的“幹物女”到想法動力一天比一天多的幹勁女, 這些年我在職場上究竟經歷了些什麼呢?那些剛畢業就覺得社會艱難的同學, 看了我的經歷後或許你們會覺得自己所遇到的那些“都不是事”。

在當今社會, 絕不要再簡單追求所謂的“穩定”。

一、表面熱鬧的娛記時代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個全國各地畢業生競相擠破頭都想留下來的超一線城市, 作為一個特長只會寫文字的女生, 我讀的是師範學校。 以前的理想是作老師, 然而因為讀的是藝術類專業, 不少人放假會去報社電視臺實習, 之後我也就走上了媒體之路, 就是記者採編行業。

其實文科生可以選擇的行業很狹隘有限, 說到職業規劃, 我真的算是籌謀得挺早的那種人。

在大二, 大三時, 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讓家裡人介紹去報社實習, 然後幸運地被分到了文化娛樂部。 顧名思義, 就是個每天跟各種影視發佈會打交道, 看明星的地方還能看話劇、音樂劇、舞臺劇等, 大大地符合了我這個文藝愛好者的胃口。

那時候紙媒還沒有這般衰落, 報社還是比較穩定的, 最重要的是, 比起別人每天雷打不動地在辦公室電腦前上班, 我這個工作在一般人看來是非常特別、新鮮有趣的……

今天去橫店哪個影視劇組探班, 明天跟哪路明星面對面專訪喝咖啡。 范冰冰, 章子怡, 湯唯, 林心如, 孫紅雷, 鄧超……原本只有在螢幕上可見, 離普通人很遙遠的人, 都能近距離接觸到。

那時候大約是2007、2008年, 校內網、開心網還很流行, 生性浮誇的我為了博得關注度, 還經常放上跟明星的合影, 那時合影裡最大牌的是蘇菲·瑪索。 記得那時有大學同學跟我說:“每天就想看看你今天又去採訪了誰……!”

以上就是人前風光的娛記生涯開端, 作為個喜歡打腫臉充胖子的人,

即使背後有什麼再不開心的事, 我也從不輕易訴說, 因為沒有必要。

不過這行有一個問題是, 熱鬧是人家的, 只是主辦方拉你來報導一下彰顯出他們最好的一面, 下了台誰又知道你是誰呢?

有種工作叫人家看起來很爽, 其實未必, 採編行業就是其中的一種。 每天參加各種高大上的發佈會, 看常人接觸不到的名人, 吃喝體驗都不用花錢。 但事實上, 這個事情做一年跟做十年所得到的體驗是一樣的, 或者說你其實只要參加這樣的活動五次左右, 你就基本上可以知道自己以後很多年的職業生活是怎樣一個情況了。

這是一個安樂窩, 但隨時可能被人踹走。

實習結束後, 我留在那個報社做了編輯,

報紙編輯是晚上上班的。 但我並沒有一畢業就留在那裡, 因為那一年出了點變化沒有招人, 中間不知如何度過的一年多甘苦自知, 這已是後話了。

做了編輯後, 生活相對安逸, 因為剛畢業後那段時間的顛沛流離, 我心裡有很多創傷需要治癒。

編輯白天有大把的閒置時間, 我都用在看話劇跟喝下午茶上。

就這樣過了3年多, 雖然當時跟一位上司有極大的不和, 但靠著大多數友善的同事, 我以為安定的日子就會這樣一直維持下去。 直到3年多前, 體制內紙媒單位迎來了寒冬, 開始了第一輪的關閉行動。

在一家與我們相鄰的市級日報類報紙關閉沒幾個月, 我們的報紙也突然毫無徵兆地被宣佈將要解散……在消息傳出來的一開始, 大家還以為是謠言,然而該來的還是要來的。最“有趣”的是,在事件發生的前一兩個月,那個處處喜歡刁難別人的上司還辭職了,我跟另外一位元女記者還開心了好一陣子,覺得曙光終於要來了。所以呢,人生的危機與歡樂確實是不可預見的。

我們報社大概是在四五月份的時候解散的,其實這個時間並不是很好找工作。而那個時候,微信已經開始悄悄流行了,只是我並沒有這個意識,那時正好我最喜歡的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逝世了,當時內心非常沮喪,覺得沒有平臺可以供我發揮了。

唯一可安慰的,是單位向每個人發放了一筆遣散補償金……對月光族的我來說,當時算是很大的一筆款項了。

二、過山車般的生死起伏

於是,就在全單位人人愁眉苦臉,因為被下崗跟上級領導爭吵的時候,我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去歐洲旅遊!

其實之前就有這個計畫,沒辦法又趕上了被下崗,時間就更加充足了。

想來我這個中二性格的獅子座,腦回路確實跟別人有點不一樣。因為我覺得這已經是不可挽回的事了,加上我本身是個歐洲控,實在太想去那些國家了,因此在巴黎,羅馬,威尼斯,盧塞恩等城市絕世風景的沐浴下,我暫時逃避自己的那些煩惱,也不知道下一站在哪裡,總之那些感覺一言難盡。

短暫的行程結束,回國後就是找工作。在折騰了幾個月後,我又找到了一份看似不錯的工作,在一家別人都以為不錯的網媒,如果說有什麼不同,就是在大家紛紛換行轉業後,我去的還是文娛部,這下可把我興奮壞了。

這個時候,我還是沉浸在一派糖衣炮彈的景象中,立志要把媒體這條路走到底,因為我也只會做這個。去了一兩個星期我就基本適應了,當時的負責人比較信任我,把很多資源都給了我,這樣,我又可以參加很多發佈會了。

為什麼會突然感到放飛自我呢,因為雖然我以前也啥活動都去過,然而那是實習的時候,就是所有記者的條線都會派你去,沒有利益衝突。如果真變成了正式工,那每個記者的條線都是分得很清楚的,跑電視劇的就是電視劇,跑話劇的就是話劇,不然等於搶人家飯碗。加上我後來做的又是編輯,所以等於已經很久沒有出去過了……而在網媒並沒有分得這麼細,一下子覺得相對寬鬆了很多。

那幾個月正碰上藝術節,感覺像做夢一樣,覺得自己終於拿到了想要的東西,一會兒這個劇院的哪部舞臺劇要上演了,一會兒那個芭蕾舞團要排練了,每天都好像不是活在現實裡。

其實比起魚龍混雜的娛樂線,個人是很喜歡文化線的,非常清淨且高雅。朋友圈我也是發得有聲有色,人家覺得你日子實在看上去太好過了。

這裡面還有一個不能說的行業規則,就是媒體每次去發佈會都會有一定的車馬費,那時覺得一次就幾百幾百的,每天去幾個額外收益還是比較誘人的,錢還是挺好賺的!這也是大家樂此不疲趕場子的原因。清楚地記得有一次,下午參加完某個電視劇的發佈會,我打車穿梭在高速公路上,覺得這次的上班地方好像真是找對了!

但計畫趕不上變化,現實證明我在職場上的劫數還遠遠沒有過去。沒多久,我們部門那個負責人就辭職了,換了一個時尚部的下屬上位……而這位上位的負責人,原本最看不慣文娛部的鬆散與到處採訪,沒幾天她就開了一個會,意思就是“我們跟傳統媒體不一樣,原創不重要,稿子轉載一下就可以了,我們是要不斷做活動談合作掙錢哦……”

有些事其實一旦有針對有所指,下面的意思大家也就都知道了,我知道此地已不宜久留。原本以為的好生活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型,那段時間很失落,覺得自己已經28歲了(差不多30了),還要這樣求職投簡歷,所有去留都取決於別人,別人一個轉變你的處境就身不由己了。

這也就是我之前所說的,為什麼你所擁有的一切都非常脆弱,飄忽不定。媒體這個行業,只要你是靠公司或單位,看似擁有很多機會,而這一切都是別人給你的,或者說你是依託這個平臺別人才會來找你,一旦你發不了稿,你的任何一切都沒有了意義,所以重要的是你這個平臺而不是你是誰。

那幾年其實運氣真的不太好,基本在抑鬱邊緣,不過表面上還是雲淡風輕。在耗盡了僅有的積蓄去英國旅遊了一次之後(這種方式可能只是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又開始了找工作之旅……期間在一家私人雜誌社幹過一陣,然後又來到了一家跟原來報社差不多的市媒。

一開始我很開心,以為這次終於熬得差不多了,因為做的事跟以前很像還是文娛版編輯,同事也很好相處,但這幾年正是媒體行業急速變化的幾年,出現了前十年內從未出現過的問題,而站在風口之上,我又是一個特別有主見的人……於是,人生可以說最大的一個災難之一就在之後發生了。

實際發生了什麼事呢,就是那個單位的領導因為報紙廣告收入的不理想,要把採編跟廣告公司的人湊到一起做一個刊物,說起來是一起商量,本質就是都得聽廣告公司的人。

是不是很可笑,這種操作從新聞行業來說理應是被禁止的,專業的人向不專業的低頭,等於一個大學教授要去聽小學三年級的人的意見,還不能反駁。

這種局勢越發造成了廣告公司的盛氣淩人,終於在一次矛盾衝突爆發中,我頂撞了那個脾氣極為暴躁的廣告公司的女負責人,然後出現了這個單位十年來最驚悚的一幕:那女的不斷叫駡,當我去衛生間的時候,她召集了一個男下屬堵著我廁所的門,想對我做出威脅人身安全的事,期間還夾雜了最惡毒的辱駡……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當時我想報警,想想還是錯過了這個機會。

事後,一個老年人事來找我談話,目的很簡單,意思即我們現在都靠廣告公司賺錢,得罪不起,這個總編跟她們站在一起,你辭職走人吧。呵呵,社會就是這麼諷刺,你做為一個善良的人被罵被恐嚇了,你還得為此丟了工作!這可能比有些女孩在職場上遭遇了性騷擾,卻還得自己辭職更委屈吧。

一個資深編輯也開玩笑般地對我說:“哎,這種事很少的,我行業內做了三十年都沒碰上過,你也算路道粗哦!……”大部分採編同事都勸我寫信申訴,跟上一級的集團反映情況,然而我考慮了下沒有這麼做,原因有以下幾點:

1)時間成本。我沒有這個時間成本,因為我有房貸在身,公積金,工資最好不要斷;而且我當時幾乎已經沒啥積蓄了……打官司需要很長時間,這也讓我嘗到了把錢都吃光用光的苦果。

2)機會成本。因為我從事的所有媒體都在一個集團下,情況比較複雜,不是每個人都認識你,可以瞭解矛盾事件中的前因後果,我認為在此情況下鬧大雖然一時情緒會很爽快,但可能會影響之後的職場道路。

3)跟惡人打交道本身就是一種損失,跟髒水攪在一起,自身難免也有所波及。而且惡人的認知超乎底線,他們不會對做的事有任何恥辱感,反倒讓我的情緒受到很大牽連。

因此鑒於以上種種考慮,雖然心中有一萬個委屈,我還是沒有衝動地做一些魚死網破的決定,因為我對自己的設定是人生絕不能到底為此,要謀求更大的發展。

我讓這個單位補償了我一些錢款(當時真的很需要錢……)然後就去找其他工作了。接著在其他事情又安頓下來的時候,我還是向更高的一個階層寫了封舉報信,這也算事後回饋吧……而這過山車一般的人生還在繼續,在一兩年後我迎來了新的轉機。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匆忙找的工作待遇很一般,為此我也一度很愁苦。在去年年底又忍耐了一年多後,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投了一家本市級別最高待遇最好的政府撥款的媒體單位做編輯,居然錄取了。

要知道在第一家報社倒閉的幾年內,我無數次想進入這個行業體制內最龐大的集團單位,也投過好幾家待遇沒這家好的,不過都沒有錄取。所以說在本來就很危急的情況下,我年後的境遇突然轉好了……而且這個地方確實還挺穩定的,基本不會出啥么蛾子。

這個單位十年前只錄取清華北大復旦交大之類畢業的人,我這種二本學校出來的,那時恐怕是沒指望的。這個層面上來說,這七八年的時間也不是毫無意義,稍微累積了點人脈吧,對於找工作來說可能有點用。

看在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你是不是傻呀老要呆在體制單位,你不會換個行業換個地方嗎?當然不是沒有想過。不過人是懂得權衡利弊的,做為一個在報社與公司都待過,報紙,網路,雜誌都做過的人,我之所以在現階段還選擇待在體制,當然是因為——性價比最高啊!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復古洋房有年代感的樓道,綠樹成蔭花園靜好,每天上班時間最多五六個小時,雖然編輯是做晚班,中間還包括去食堂吃夜宵去花園喂貓的時間。

體制當然有體制的好啊,比如相對安逸。而且做為女性,不會像有的公司那樣一懷孕就找藉口開除你。關鍵是相比這裡的收入,以前待過的地方簡直都弱爆了,這裡的收入比第一家我覺得還不錯的報社還高了一倍以上,算是同城行業內最高的吧,同事關係也比較和諧,沒以前那些破事。如果換做幾年前的我,肯定已經開心得要跳起來了,但時至今日,我的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

這個單位可謂救了我一命,但我知道,我終究是會離開的。

這樣說吧,在體制單位待久的人,很容易變成井底之蛙。這種首先是思維上的局限,跟我的坎坷歷程不同,這裡的員工一般都是做了十年以上,畢業後再也沒有換過地方的,老員工裡還有一種叫編制的東西。

在這種環境下上班的人,每天不是很累,拿著相比外面不算十分多但還可以的薪水,上班時間還可以隨意聊天刷劇,當然是沒有必要換地方的。大多數普通人都有好逸惡勞的本性,有勇氣挑戰自己的都是精英。大多數人欠缺的就是這種突破階層的思維。

我有幾位同學畢業後做了公務員,剛開始他們都覺得很光榮很開心,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同齡人的收入漸漸拉開差距,於是那些原本當公務員的同學,又心理不平衡羡慕外面的人發展得好了。但他們已經徹底被養懶了,不會換了。

體制單位這個東西,隨著時間就會看出距離。這種距離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想法的改變。在這些地方,做一年跟做十年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大多數時間是在重複。而且在工作這件事上,有時候你在體力腦力上沒有吃過的苦,在人際關係上都會還回來。我周圍做公務員以及在國企,事業單位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抱怨過人際方面的煩惱,抱怨遇到討厭的上司或同事。

我們當初選擇體制,是因為覺得很輕鬆我們可以生活很自由,而事實上,哪裡都得聽別人的安排,隨上面的變化而變化,這才是最大的不自由。

很多心酸是不能對外訴說的,就像外人以為我換工作來去自如還越換越好了,有誰知道我的郵箱裡起碼發送過300封以上的郵件投簡歷呢。這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自主權。

所以有那麼多精英選擇創業,你以為他們傻嗎,好好的生活不過,非要擔驚受怕承擔風險?而我知道,他們這樣做恰恰是為了更大的自由。當然創業很不容易,能生存下來的是極少數,很多人都失敗了,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生存之道。

我不鼓勵那種過勞式的加班加點,因為可能你在公司忙了半天,也只是為了一份工資,錢也沒有體制單位多。我的選擇是,在穩定的工作之外,培養自己的斜杠身份。所謂斜杠身份,就是努力開拓自己的副業,讓自己在工資之外,也可以有一份穩定的別人都動不了的收入,那麼生存環境就會好很多了。因為文字方面的特長,我有自己副業的目標,還在讀其他以後想轉型的專業的相關課程,慢慢地也有了一些進展。

在兼職收入還沒有能力完全養活自己時,當然我的本職還不會放棄。現在的工作勉強可算是“錢多,事少,離家近”吧,這也不是輕鬆獲得的。

每個人在選擇工作時,都要看看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從我自己來說,我吃不了去公司坐班時間長錢還不多的苦,但我可以接受上晚班,大多數人聽到晚上上班都是聞風而逃的。但我知道這個班頭時間短,性價比高,不用打卡,這就是我願意接受的條件。此外白天不用起來,因為入睡時間晚,如果安逸度日確實白天的時間很容易無所事事虛度掉,但如果是一個對自己要求高自律的人,那你就可比別人多出很多時間做其他的事!

從窩在家不喜動到想拼想闖,我想法上有了如此大的轉變,主要跟如今的自媒體時代亦有著很大關係。有太多優秀女性鼓勵著你,感染著你,告訴你生活可以如何擁有更大的精彩與可能性。

如今的時代,更注重自我品牌的打造。比如我高中畢業時想當電視主持人,可現實裡有幾個人可以真正當上呢?於是就頹喪,暗淡,覺得才華沒有地方施展……可現在一切都有了可能性,寫作,拍視頻,演講……只要你能走出自己的路,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反觀那些體制內的主持人,也沒以前那麼吃香了,不少都出來創業或做其他事了。

很多人都認為我們可以跟父母那一輩那樣,有一個鐵飯碗,在一個地方待到老。可現實就是,不管工作還是婚姻,現在都沒有“鐵飯碗”。

四、人生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化

有一個好朋友跟我說,知道你的這些經歷後,挺心疼的。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些經歷是很坎坷,可能一般人都熬不過去,可我並不痛恨。因為正是這些苦難,讓我知道所有依賴其他層面的安全感只是表面的泡沫,我必須改變,激發出骨子裡的另外一層東西。

哪個成功者不是把那些不能說的困難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咽呢,如果沒有曾經的經歷,你也不會是現在的你。

如果說這些年教會了我什麼,就是知道了沒有一條路是好走的,只有堅持走下去,人生才可以有新的局面。

— THE END —

關於作者【下午茶小姐】: 下午茶小姐,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 ,媒體從業者,擅長兩性,情感,勵志類文章。喜歡在花園裡喝咖啡看書的小資女子。

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公眾號,回復關鍵字【入群】,我們免費提供各行業財經報告和高端金融人士人脈圈

大家還以為是謠言,然而該來的還是要來的。最“有趣”的是,在事件發生的前一兩個月,那個處處喜歡刁難別人的上司還辭職了,我跟另外一位元女記者還開心了好一陣子,覺得曙光終於要來了。所以呢,人生的危機與歡樂確實是不可預見的。

我們報社大概是在四五月份的時候解散的,其實這個時間並不是很好找工作。而那個時候,微信已經開始悄悄流行了,只是我並沒有這個意識,那時正好我最喜歡的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逝世了,當時內心非常沮喪,覺得沒有平臺可以供我發揮了。

唯一可安慰的,是單位向每個人發放了一筆遣散補償金……對月光族的我來說,當時算是很大的一筆款項了。

二、過山車般的生死起伏

於是,就在全單位人人愁眉苦臉,因為被下崗跟上級領導爭吵的時候,我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去歐洲旅遊!

其實之前就有這個計畫,沒辦法又趕上了被下崗,時間就更加充足了。

想來我這個中二性格的獅子座,腦回路確實跟別人有點不一樣。因為我覺得這已經是不可挽回的事了,加上我本身是個歐洲控,實在太想去那些國家了,因此在巴黎,羅馬,威尼斯,盧塞恩等城市絕世風景的沐浴下,我暫時逃避自己的那些煩惱,也不知道下一站在哪裡,總之那些感覺一言難盡。

短暫的行程結束,回國後就是找工作。在折騰了幾個月後,我又找到了一份看似不錯的工作,在一家別人都以為不錯的網媒,如果說有什麼不同,就是在大家紛紛換行轉業後,我去的還是文娛部,這下可把我興奮壞了。

這個時候,我還是沉浸在一派糖衣炮彈的景象中,立志要把媒體這條路走到底,因為我也只會做這個。去了一兩個星期我就基本適應了,當時的負責人比較信任我,把很多資源都給了我,這樣,我又可以參加很多發佈會了。

為什麼會突然感到放飛自我呢,因為雖然我以前也啥活動都去過,然而那是實習的時候,就是所有記者的條線都會派你去,沒有利益衝突。如果真變成了正式工,那每個記者的條線都是分得很清楚的,跑電視劇的就是電視劇,跑話劇的就是話劇,不然等於搶人家飯碗。加上我後來做的又是編輯,所以等於已經很久沒有出去過了……而在網媒並沒有分得這麼細,一下子覺得相對寬鬆了很多。

那幾個月正碰上藝術節,感覺像做夢一樣,覺得自己終於拿到了想要的東西,一會兒這個劇院的哪部舞臺劇要上演了,一會兒那個芭蕾舞團要排練了,每天都好像不是活在現實裡。

其實比起魚龍混雜的娛樂線,個人是很喜歡文化線的,非常清淨且高雅。朋友圈我也是發得有聲有色,人家覺得你日子實在看上去太好過了。

這裡面還有一個不能說的行業規則,就是媒體每次去發佈會都會有一定的車馬費,那時覺得一次就幾百幾百的,每天去幾個額外收益還是比較誘人的,錢還是挺好賺的!這也是大家樂此不疲趕場子的原因。清楚地記得有一次,下午參加完某個電視劇的發佈會,我打車穿梭在高速公路上,覺得這次的上班地方好像真是找對了!

但計畫趕不上變化,現實證明我在職場上的劫數還遠遠沒有過去。沒多久,我們部門那個負責人就辭職了,換了一個時尚部的下屬上位……而這位上位的負責人,原本最看不慣文娛部的鬆散與到處採訪,沒幾天她就開了一個會,意思就是“我們跟傳統媒體不一樣,原創不重要,稿子轉載一下就可以了,我們是要不斷做活動談合作掙錢哦……”

有些事其實一旦有針對有所指,下面的意思大家也就都知道了,我知道此地已不宜久留。原本以為的好生活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型,那段時間很失落,覺得自己已經28歲了(差不多30了),還要這樣求職投簡歷,所有去留都取決於別人,別人一個轉變你的處境就身不由己了。

這也就是我之前所說的,為什麼你所擁有的一切都非常脆弱,飄忽不定。媒體這個行業,只要你是靠公司或單位,看似擁有很多機會,而這一切都是別人給你的,或者說你是依託這個平臺別人才會來找你,一旦你發不了稿,你的任何一切都沒有了意義,所以重要的是你這個平臺而不是你是誰。

那幾年其實運氣真的不太好,基本在抑鬱邊緣,不過表面上還是雲淡風輕。在耗盡了僅有的積蓄去英國旅遊了一次之後(這種方式可能只是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又開始了找工作之旅……期間在一家私人雜誌社幹過一陣,然後又來到了一家跟原來報社差不多的市媒。

一開始我很開心,以為這次終於熬得差不多了,因為做的事跟以前很像還是文娛版編輯,同事也很好相處,但這幾年正是媒體行業急速變化的幾年,出現了前十年內從未出現過的問題,而站在風口之上,我又是一個特別有主見的人……於是,人生可以說最大的一個災難之一就在之後發生了。

實際發生了什麼事呢,就是那個單位的領導因為報紙廣告收入的不理想,要把採編跟廣告公司的人湊到一起做一個刊物,說起來是一起商量,本質就是都得聽廣告公司的人。

是不是很可笑,這種操作從新聞行業來說理應是被禁止的,專業的人向不專業的低頭,等於一個大學教授要去聽小學三年級的人的意見,還不能反駁。

這種局勢越發造成了廣告公司的盛氣淩人,終於在一次矛盾衝突爆發中,我頂撞了那個脾氣極為暴躁的廣告公司的女負責人,然後出現了這個單位十年來最驚悚的一幕:那女的不斷叫駡,當我去衛生間的時候,她召集了一個男下屬堵著我廁所的門,想對我做出威脅人身安全的事,期間還夾雜了最惡毒的辱駡……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當時我想報警,想想還是錯過了這個機會。

事後,一個老年人事來找我談話,目的很簡單,意思即我們現在都靠廣告公司賺錢,得罪不起,這個總編跟她們站在一起,你辭職走人吧。呵呵,社會就是這麼諷刺,你做為一個善良的人被罵被恐嚇了,你還得為此丟了工作!這可能比有些女孩在職場上遭遇了性騷擾,卻還得自己辭職更委屈吧。

一個資深編輯也開玩笑般地對我說:“哎,這種事很少的,我行業內做了三十年都沒碰上過,你也算路道粗哦!……”大部分採編同事都勸我寫信申訴,跟上一級的集團反映情況,然而我考慮了下沒有這麼做,原因有以下幾點:

1)時間成本。我沒有這個時間成本,因為我有房貸在身,公積金,工資最好不要斷;而且我當時幾乎已經沒啥積蓄了……打官司需要很長時間,這也讓我嘗到了把錢都吃光用光的苦果。

2)機會成本。因為我從事的所有媒體都在一個集團下,情況比較複雜,不是每個人都認識你,可以瞭解矛盾事件中的前因後果,我認為在此情況下鬧大雖然一時情緒會很爽快,但可能會影響之後的職場道路。

3)跟惡人打交道本身就是一種損失,跟髒水攪在一起,自身難免也有所波及。而且惡人的認知超乎底線,他們不會對做的事有任何恥辱感,反倒讓我的情緒受到很大牽連。

因此鑒於以上種種考慮,雖然心中有一萬個委屈,我還是沒有衝動地做一些魚死網破的決定,因為我對自己的設定是人生絕不能到底為此,要謀求更大的發展。

我讓這個單位補償了我一些錢款(當時真的很需要錢……)然後就去找其他工作了。接著在其他事情又安頓下來的時候,我還是向更高的一個階層寫了封舉報信,這也算事後回饋吧……而這過山車一般的人生還在繼續,在一兩年後我迎來了新的轉機。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匆忙找的工作待遇很一般,為此我也一度很愁苦。在去年年底又忍耐了一年多後,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投了一家本市級別最高待遇最好的政府撥款的媒體單位做編輯,居然錄取了。

要知道在第一家報社倒閉的幾年內,我無數次想進入這個行業體制內最龐大的集團單位,也投過好幾家待遇沒這家好的,不過都沒有錄取。所以說在本來就很危急的情況下,我年後的境遇突然轉好了……而且這個地方確實還挺穩定的,基本不會出啥么蛾子。

這個單位十年前只錄取清華北大復旦交大之類畢業的人,我這種二本學校出來的,那時恐怕是沒指望的。這個層面上來說,這七八年的時間也不是毫無意義,稍微累積了點人脈吧,對於找工作來說可能有點用。

看在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你是不是傻呀老要呆在體制單位,你不會換個行業換個地方嗎?當然不是沒有想過。不過人是懂得權衡利弊的,做為一個在報社與公司都待過,報紙,網路,雜誌都做過的人,我之所以在現階段還選擇待在體制,當然是因為——性價比最高啊!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復古洋房有年代感的樓道,綠樹成蔭花園靜好,每天上班時間最多五六個小時,雖然編輯是做晚班,中間還包括去食堂吃夜宵去花園喂貓的時間。

體制當然有體制的好啊,比如相對安逸。而且做為女性,不會像有的公司那樣一懷孕就找藉口開除你。關鍵是相比這裡的收入,以前待過的地方簡直都弱爆了,這裡的收入比第一家我覺得還不錯的報社還高了一倍以上,算是同城行業內最高的吧,同事關係也比較和諧,沒以前那些破事。如果換做幾年前的我,肯定已經開心得要跳起來了,但時至今日,我的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

這個單位可謂救了我一命,但我知道,我終究是會離開的。

這樣說吧,在體制單位待久的人,很容易變成井底之蛙。這種首先是思維上的局限,跟我的坎坷歷程不同,這裡的員工一般都是做了十年以上,畢業後再也沒有換過地方的,老員工裡還有一種叫編制的東西。

在這種環境下上班的人,每天不是很累,拿著相比外面不算十分多但還可以的薪水,上班時間還可以隨意聊天刷劇,當然是沒有必要換地方的。大多數普通人都有好逸惡勞的本性,有勇氣挑戰自己的都是精英。大多數人欠缺的就是這種突破階層的思維。

我有幾位同學畢業後做了公務員,剛開始他們都覺得很光榮很開心,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同齡人的收入漸漸拉開差距,於是那些原本當公務員的同學,又心理不平衡羡慕外面的人發展得好了。但他們已經徹底被養懶了,不會換了。

體制單位這個東西,隨著時間就會看出距離。這種距離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想法的改變。在這些地方,做一年跟做十年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大多數時間是在重複。而且在工作這件事上,有時候你在體力腦力上沒有吃過的苦,在人際關係上都會還回來。我周圍做公務員以及在國企,事業單位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抱怨過人際方面的煩惱,抱怨遇到討厭的上司或同事。

我們當初選擇體制,是因為覺得很輕鬆我們可以生活很自由,而事實上,哪裡都得聽別人的安排,隨上面的變化而變化,這才是最大的不自由。

很多心酸是不能對外訴說的,就像外人以為我換工作來去自如還越換越好了,有誰知道我的郵箱裡起碼發送過300封以上的郵件投簡歷呢。這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自主權。

所以有那麼多精英選擇創業,你以為他們傻嗎,好好的生活不過,非要擔驚受怕承擔風險?而我知道,他們這樣做恰恰是為了更大的自由。當然創業很不容易,能生存下來的是極少數,很多人都失敗了,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生存之道。

我不鼓勵那種過勞式的加班加點,因為可能你在公司忙了半天,也只是為了一份工資,錢也沒有體制單位多。我的選擇是,在穩定的工作之外,培養自己的斜杠身份。所謂斜杠身份,就是努力開拓自己的副業,讓自己在工資之外,也可以有一份穩定的別人都動不了的收入,那麼生存環境就會好很多了。因為文字方面的特長,我有自己副業的目標,還在讀其他以後想轉型的專業的相關課程,慢慢地也有了一些進展。

在兼職收入還沒有能力完全養活自己時,當然我的本職還不會放棄。現在的工作勉強可算是“錢多,事少,離家近”吧,這也不是輕鬆獲得的。

每個人在選擇工作時,都要看看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從我自己來說,我吃不了去公司坐班時間長錢還不多的苦,但我可以接受上晚班,大多數人聽到晚上上班都是聞風而逃的。但我知道這個班頭時間短,性價比高,不用打卡,這就是我願意接受的條件。此外白天不用起來,因為入睡時間晚,如果安逸度日確實白天的時間很容易無所事事虛度掉,但如果是一個對自己要求高自律的人,那你就可比別人多出很多時間做其他的事!

從窩在家不喜動到想拼想闖,我想法上有了如此大的轉變,主要跟如今的自媒體時代亦有著很大關係。有太多優秀女性鼓勵著你,感染著你,告訴你生活可以如何擁有更大的精彩與可能性。

如今的時代,更注重自我品牌的打造。比如我高中畢業時想當電視主持人,可現實裡有幾個人可以真正當上呢?於是就頹喪,暗淡,覺得才華沒有地方施展……可現在一切都有了可能性,寫作,拍視頻,演講……只要你能走出自己的路,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反觀那些體制內的主持人,也沒以前那麼吃香了,不少都出來創業或做其他事了。

很多人都認為我們可以跟父母那一輩那樣,有一個鐵飯碗,在一個地方待到老。可現實就是,不管工作還是婚姻,現在都沒有“鐵飯碗”。

四、人生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化

有一個好朋友跟我說,知道你的這些經歷後,挺心疼的。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些經歷是很坎坷,可能一般人都熬不過去,可我並不痛恨。因為正是這些苦難,讓我知道所有依賴其他層面的安全感只是表面的泡沫,我必須改變,激發出骨子裡的另外一層東西。

哪個成功者不是把那些不能說的困難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咽呢,如果沒有曾經的經歷,你也不會是現在的你。

如果說這些年教會了我什麼,就是知道了沒有一條路是好走的,只有堅持走下去,人生才可以有新的局面。

— THE END —

關於作者【下午茶小姐】: 下午茶小姐,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 ,媒體從業者,擅長兩性,情感,勵志類文章。喜歡在花園裡喝咖啡看書的小資女子。

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公眾號,回復關鍵字【入群】,我們免費提供各行業財經報告和高端金融人士人脈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