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人大建校80周年的賀信

原標題:永遠奮進在時代最前列——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人大建校80周年的賀信

作者:張文春

10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慶祝建校80周年之際, 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學校, 向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

牢記“實事求是”的校訓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的那樣, 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們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的80年辦學歷程, 是我們黨探索新型高等教育的真實寫照和生動縮影。 80年來, 中國人民大學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 勤儉辦學, 艱苦奮鬥,

積極探索, 求真務實, 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普及, 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 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陝北公學、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到中國人民大學, 學校始終在党的領導下, 把時代的重托擔負在肩上, 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的建設培養了數十萬幹部。 大家奮鬥在不同的戰線, 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為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立下了豐功偉績。 從“文革”期間為追求真理而犧牲的張志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主要作者胡福明, 到《東方風來滿眼春》的作者陳錫添, 再到新時代的金融投資家裘國根、張磊和企業家段永平、劉強東等, 他們(她們)都是不同時代的弄潮兒。

這些人大校友時刻牢記人民大學的“實事求是”的校訓, 以“社會棟樑和國民表率”為己任, 推動了時代的發展。

新時代對中國人民大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党和國家事業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 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 高等教育承擔的就是培養人才和傳播知識的職能。 對於像中國人民大學這樣有著紅色基因的高校而言, 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既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經驗, 更要帶頭樹立中國教育的自信, 不以國外的某些排行榜為指揮棒, 弘揚80年辦學實踐形成的優良傳統,

在辦學方向上始終堅持党的領導, 在辦學思想上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在辦學宗旨上始終堅持“四個服務”要求, 在辦學方式上始終堅持立足中國、借鑒國外而不是崇洋媚外, 向世界傳播中國近4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 堅持理論聯繫實際, 要有時代的急迫感, 紮根中國大地, 培養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 不斷保持和增強人民大學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突出地位和鮮明特色。

當年毛澤東曾為陝北公學寫下了著名的題詞, 其中一點是:“這些人充滿著鬥爭精神和犧牲精神。 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 忠誠的, 積極的, 與正直的。 這些人不謀私利, 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 這些人不怕困難, 在困難面前總是堅定的,

勇敢向前的。 ”他還講過“有陝公, 中國就不會亡”。 半個多世紀的囑託還縈繞在耳邊。 二十一世紀的“新長征”的號角, 在習近平總書記來信的鼓舞下吹得更響了。

以“社會棟樑和國民表率”為己任

中國人民大學的財政學專業可以追溯到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時期的財經類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後, 財政學科歷經了三個階段:1950-1973年建立和探索時期、1978-1997年恢復和發展階段, 以及1998年後的快速發展階段。 目前, 已經形成了本科、碩士、博士全覆蓋的完整的培養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的財政學科通過全日制教育, 輔助以在職培訓、繼續教育和在職教育, 為我國財經領域培養了大量人才。 在財政、稅務和金融等部門, 湧現出來了財政部長、國家稅務總局局長、政府部門的廳局長、銀行行長、國有大型央企總經理、國際金融機構高管等政府官員和行業精英。

在財稅研究領域, 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財政部中國財政研究院院長、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很多財經院校的財稅學院的院長都是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財政學專業。 無論是財稅、金融等領域的實踐部門, 還是財稅研究的學術界, 幾乎離不開中國人民大學財政專業畢業的學生, 財政專業成為中國財政稅收領域的“母機”。

目前,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的24位教師絕大部分是博士畢業(其中7人境外畢業)。 教師梯隊建設日趨合理, 70後和80後逐漸成為教學科研的主角。 這些教師中有國家級和北京市名師,有人獲得了中國經濟學學術最高獎孫冶方經濟學獎,兩人被評為長江學者特聘教師,一人被評為長江青年學者。很多人還是政府獎勵計畫的支持者。

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要求學生首先要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建立立業報國的信念。在加強學生基礎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大了對一些方法論課程的學習,尤其是加大了經濟學原理、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現代經濟學的學習。在完善現有課程體系的同時,引入了一些適應經濟和社會變動的新課程,如地方財政學、比較稅制、高級稅務會計、稅務風險管理,並適當增加了證券投資、信用管理、財務會計和公司財務等課程。以寬口徑和厚基礎為導向,以培養能夠在東西方文明兩個平臺上自由行走的人為目標作為各類學生的培養目標。

在科研方面,財政學科的教師出版了大量專著和教材以及研究報告。《社會主義財政金融問題》、《財政學教程》、《稅收經濟學》、《稅收概論》、《國際稅收》、《財政學》、《公共經濟學》和《中國稅制》等教材(專著)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1998年以來,財政系教師主持了一系列重要課題研究,共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3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專案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專案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專案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專案4項。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美國經濟評論》、《衛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財政與國際稅收》、《國際經濟評論》等發表了很多文章;在《經濟研究》、《財貿經濟》、《金融研究》、《世界經濟》、《管理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財政研究》、《稅務研究》和《國際稅收》雜誌等發表大量文章,闡明學術觀點。兩名教師還曾經為政治局講授財稅改革或為財稅改革建言獻策,對我國財政、稅收領域的政策制定做出了貢獻。

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財政學科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素以培養高素質的研究生聞名全國。在近些年來國家組織的評估中,以財政等學科為代表的中國人民大學的應用經濟學專業一直名列榜首。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全國的財政學科競爭激烈,兄弟學校日漸崛起,國外學科發展迅速。雖然我們國內排名靠前,但依舊面領著人才隊伍、教材建設、科學研究、學生培養等許多問題。尤為重要的是,建設世界一流的財政學科,不能照搬國外特別是美國和歐洲的公共經濟學的結論和成果,而是要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的研究方法,踏踏實實地研究好中國問題,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財政學科的教師,我們就是要總結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實現經濟騰飛的經驗,不回避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充分認識中國國情。把中國的財政稅收問題,如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財政赤字、利稅改革、1994年財稅改革、費改稅、廢除農業稅、精准扶貧、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政府間財政關係、營改增等財稅領域改革的成功經驗介紹推廣給全世界,講好中國財政在實現和諧社會小康社會和中國夢的最佳實踐,讓中國在國際財稅的規則制定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了“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中國人民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財政學作為中國人民大學14個一級學科中應用經濟學的一個二級學科已被列為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將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乘著學校80年校慶的東風,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踏實前行,在世界舞臺之中放眼未來,為推進財政學科的一流建設不懈奮鬥,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紮根中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永遠奮進在時代最前列,砥礪前行,為中國財稅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財政系副教授、教師支部書記)

這些教師中有國家級和北京市名師,有人獲得了中國經濟學學術最高獎孫冶方經濟學獎,兩人被評為長江學者特聘教師,一人被評為長江青年學者。很多人還是政府獎勵計畫的支持者。

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要求學生首先要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建立立業報國的信念。在加強學生基礎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大了對一些方法論課程的學習,尤其是加大了經濟學原理、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現代經濟學的學習。在完善現有課程體系的同時,引入了一些適應經濟和社會變動的新課程,如地方財政學、比較稅制、高級稅務會計、稅務風險管理,並適當增加了證券投資、信用管理、財務會計和公司財務等課程。以寬口徑和厚基礎為導向,以培養能夠在東西方文明兩個平臺上自由行走的人為目標作為各類學生的培養目標。

在科研方面,財政學科的教師出版了大量專著和教材以及研究報告。《社會主義財政金融問題》、《財政學教程》、《稅收經濟學》、《稅收概論》、《國際稅收》、《財政學》、《公共經濟學》和《中國稅制》等教材(專著)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1998年以來,財政系教師主持了一系列重要課題研究,共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3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專案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專案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專案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專案4項。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美國經濟評論》、《衛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財政與國際稅收》、《國際經濟評論》等發表了很多文章;在《經濟研究》、《財貿經濟》、《金融研究》、《世界經濟》、《管理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財政研究》、《稅務研究》和《國際稅收》雜誌等發表大量文章,闡明學術觀點。兩名教師還曾經為政治局講授財稅改革或為財稅改革建言獻策,對我國財政、稅收領域的政策制定做出了貢獻。

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財政學科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素以培養高素質的研究生聞名全國。在近些年來國家組織的評估中,以財政等學科為代表的中國人民大學的應用經濟學專業一直名列榜首。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全國的財政學科競爭激烈,兄弟學校日漸崛起,國外學科發展迅速。雖然我們國內排名靠前,但依舊面領著人才隊伍、教材建設、科學研究、學生培養等許多問題。尤為重要的是,建設世界一流的財政學科,不能照搬國外特別是美國和歐洲的公共經濟學的結論和成果,而是要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的研究方法,踏踏實實地研究好中國問題,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財政學科的教師,我們就是要總結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實現經濟騰飛的經驗,不回避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充分認識中國國情。把中國的財政稅收問題,如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財政赤字、利稅改革、1994年財稅改革、費改稅、廢除農業稅、精准扶貧、集權和分權相結合的政府間財政關係、營改增等財稅領域改革的成功經驗介紹推廣給全世界,講好中國財政在實現和諧社會小康社會和中國夢的最佳實踐,讓中國在國際財稅的規則制定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了“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中國人民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財政學作為中國人民大學14個一級學科中應用經濟學的一個二級學科已被列為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我們將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乘著學校80年校慶的東風,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踏實前行,在世界舞臺之中放眼未來,為推進財政學科的一流建設不懈奮鬥,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紮根中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永遠奮進在時代最前列,砥礪前行,為中國財稅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財政系副教授、教師支部書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