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卡紮菲末任總理,他“大兵壓城”潛逃鄰國,絕食抗議仍被引渡回國

2011年2月, 受埃及和突尼斯革命影響, 利比亞爆發了大規模遊行示威活動, 要求統治該國42年的卡紮菲下臺。 卡紮菲予以堅決鎮壓, 於是迅速演變成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的軍事衝突。 當年3月17日,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 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 並允許有關國家可以採取一切必要措施, 保護利比亞平民免受武裝襲擊。 隨後, 以法國為首的北約軍隊, 對利比亞展開了軍事行動。

面對國內外巨大壓力, 卡紮菲仍然拒絕下臺。 他的理由是:自己不是總統或國王, 只是一個“革命領導人”, 沒有任何正式職務, 也沒有國會可以解散, 只有“人民大會”, 所以他“沒有辦法”下臺。 在這種情況下, 當時擔任利比亞總理的馬哈茂迪, 被卡紮菲推到了政治前臺, 代表利比亞政府發表了一系列言論。 馬哈茂迪, 2006年當選為利比亞總理, 五年來一直秉承卡紮菲意旨, 為卡紮菲家族做了大量工作。

隨著北約軍事介入, 利比亞政府軍形勢驟然惡化, 為了擺脫困境, 馬哈茂迪呼籲通過對話解決利比亞危機, “利比亞危機不能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 而應通過對話和磋商的途徑。 ”他要求“北約應立即停止對利比亞人民的轟炸, 為啟動磋商和對話創造條件。 ”同時, 馬哈茂迪也警告一些國際金融機構, 不要擅自動用它們凍結的利比亞資產, 他強調那些資產和存款屬於全體利比亞人民。

然而, 不管馬哈茂迪如何呼籲, 北約已決意推翻卡紮菲政權。 反對派武裝成立“過渡委員會”後, 法國第一個承認其為合法政府, 此後陸續獲得100多個聯合國會員國認可。 進入八月, 反對派武裝已經佔領了利比亞大部分國土, 並重兵包圍了首都的黎波里。 8月20日, 在北約命令下, 反對派武裝向忠於卡紮菲的部隊發起總攻。 卡紮菲政府大勢已去, 在混亂的局勢下, 馬哈茂迪棄職潛逃突尼斯。

在馬哈茂迪逃走數天后, 的黎波里戰役結束, 反政府武裝大獲全勝, 卡紮菲逃到家鄉蘇爾特繼續戰鬥,

直到兩個月後戰死。 在馬哈茂迪消失一個月後, 當他試圖通過突尼斯進入阿爾及利亞時, 被突尼斯警方逮捕。 第二天, 當地法院“以罕見高效率”宣判, 馬哈茂迪因非法入境罪被判處九個月監禁。 身陷囹圄後, 馬哈茂迪不久開始絕食, 一方面要求釋放自己, 另一方面抗議突尼斯將其引渡回國。

由於絕食, 加上患有糖尿病, 馬哈茂迪心臟出現嚴重問題, 他被強制接受治療。 2012年6月, 馬哈茂迪被引渡回國接受審判。 經過三年多審理, 2015年7月, 馬哈茂迪一審被判處死刑, 指控他在利比亞內戰期間“血腥鎮壓民眾抗議”, 犯下了戰爭罪, 此外還有貪污等罪名。 馬哈茂迪不服, 提出了上訴, 目前二審依然在審理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