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五年·我與中國”:融匯中西 傳播中國民族音樂

【歐洲時報】這五年, 中國的頭條新聞總能引發海外華僑華人的思考與感懷, 每一張機票、每一條微信、每一個電話、每一次回鄉回國探親旅遊或投資創業……都見證著中國的變化變遷。 僑胞們與祖(籍)國、家鄉呼吸相通、砥礪奮進。

藉第九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之際, 中國新聞社特發起“這五年·我與中國”徵文活動, 共同講述“我與中國的這五年”。

融匯中西 做中國民族音樂和文化的傳播者

黃子芳

“每個人都要做不平凡的事, 可能做的事很小, 但成效要做到很大, 要有價值。 ”啟蒙老師邱天虎教授曾經這樣對我說。

我從小立志要成為不平凡的人, 但從未想過如何能做到, 直到我接觸鋼琴, 才有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標。

學習鋼琴後, 我主攻民族音樂。 在我看來, 中國音樂是民族的根, 中國民族音樂的素材和旋律耳熟能詳, 觀眾會有親切感;而西方音樂的文化和歷史跟我們不一樣, 它的結構龐大, 技巧上的要求也比較高, 我希望可以將中西方音樂的長處融匯在一起, 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邱老師和我都主張“洋為中用”, 所以每次在國外演出, 我一般都會準備一兩首中國曲目, 例如《梁祝》、《黃河》等, 我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讓外國人更瞭解中國的文化。

2015年7月22日, 我獲英國皇室邀請赴英演出, 並被授予“英中音樂大使”的榮譽稱號, 這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次經歷,

也深感自己身上的擔子變重了, 使命感也更強了。

那天晚宴有300多人, 我分別在上下半場彈奏了蕭邦的《即興幻想曲》和中國曲子《清清香江水》。 隨後,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副官黎美嬋和前倫敦市長大衛·伍頓一同為我頒獎, 希望我可以繼續推動中英文化的交流, 加強中國民族音樂和古典音樂的融合, 用創新的方式演奏出更多大家熟悉的樂曲。

那一刻, 我站在舞臺中央接受大家給我的掌聲和喝彩, 倍感光榮;同時也讓我真正感覺到, 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並開始瞭解中國民族音樂和文化, 並愛上它。

我還記得有一位來自英國的老人在晚宴結束後, 特意過來跟我說, 她被那首中國樂曲的優美旋律而感動,

並希望我可以演奏更多中國民族音樂;也有一位波蘭的公爵夫人激動得擁抱了我, 說那首蕭邦的樂曲勾起了她對故鄉的懷念。

被授予榮譽的那年, 距離我專業學鋼琴已7年時間。 我從未料到, 曾經沒有理想, 每天和朋友“嘻嘻哈哈”的我, 通過自己的努力後, 可以以“英中音樂大使”的身份, 去全球各地“以琴會友”, 用我自己的演奏來宣傳中國民族音樂。

我11歲因學業繁重而擱置學習鋼琴, 17歲重拾鋼琴的我, 已經算是“大齡學童”。 為了追回那些被我浪費的時光, 我必須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每天在琴房裡練習10個小時, 是我的日常。

不僅如此, 鋼琴演奏也需要傾注內心豐富的感情和想像力, 我也要投放大量的時間和心力鑽研每首曲子背後的故事,

這使得我犧牲了社交和玩樂的時間。

但我從未後悔過。

直到今天, 9年專業學琴生涯過去, 我的身份從“大齡學童”成為專業的鋼琴家, 演奏的舞臺從香港延伸到世界各地, 觀眾也從爸爸媽媽拓展到成千上萬的陌生人, 最讓我感到自豪的, 還是榮獲“英中音樂大使”的稱號。

在我被授予該榮譽稱號後, 不少內地的劇院邀請我和邱老師一同去舉辦講座, 由老師主講, 我負責示範演奏, 向大眾介紹中國民族音樂, 告訴他們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是可以和西方音樂技巧結合起來, 進行創新創作的。

也許以一些小孩的年齡和經歷, 還不足以理解中西結合的意思, 但在我彈奏純古典音樂時, 可以看到不少小孩打哈欠甚至睡著;相反,

彈到《瀏陽河》、《梁祝》等一些親切而熟悉的中國民族音樂時, 他們馬上就醒了。

近5年來, 隨著中國經濟和文化等整體發展越來越好, 我深刻體會到有更多外國人對中國民族音樂越來越感興趣, 甚至在內地的演奏會上, 我還會看到一些外國人的身影, 結束後他們還會與我合照, 並表示他們對中國民族音樂的喜愛, 甚至問我要鋼琴琴譜。

以《梁祝》為例, 這首講述東方版“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樂曲深受外國人喜愛。

在國外演出時, 現場的司儀或提示板, 會簡單描述這首歌的背景故事。 觀眾可能並不理解如祝英台為什麼要“男扮女裝”去讀書的一些場景, 但因為優美而獨特的旋律, 他們被帶入到故事情境中, 甚至在“抗婚”或者“投墳而死”的章節時,激動到落淚。

此外,中國也正在努力推動民族音樂的發展,例如成立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研究會,在國外舉行更多中國民族音樂會,在國內舉辦更多講座,向大眾傳播民族音樂文化等,這些舉措不僅讓外國人聽到了中國傳統的“聲音”,也讓中國人對自己的民族音樂更感興趣。

多元文化的交流,才能令音樂完全零疆界。我期望在未來5年可以成為代表中國的國際知名鋼琴家,不斷在音樂上注入更多中國民族元素;我也會聯繫海外的演奏家共同舉辦演奏會,讓更多人體驗不同國家詮釋音樂的方式,拓展對音樂領域的視野。

9年的專業鋼琴生涯,讓我學到,人要為自己而活,而且每天都要活得有價值。現在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紀錄、新的成績,雖然沒有玩樂的時間,但這是我認為的,更好的人生。

【作者系香港80後青年鋼琴家,首位獲英國皇室邀請赴英進行演出訪問的香港人,獲頒“英中音樂大使”榮譽稱號,同年獲英國皇室授予“木蘭之星”和“藝術成就獎”】

甚至在“抗婚”或者“投墳而死”的章節時,激動到落淚。

此外,中國也正在努力推動民族音樂的發展,例如成立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研究會,在國外舉行更多中國民族音樂會,在國內舉辦更多講座,向大眾傳播民族音樂文化等,這些舉措不僅讓外國人聽到了中國傳統的“聲音”,也讓中國人對自己的民族音樂更感興趣。

多元文化的交流,才能令音樂完全零疆界。我期望在未來5年可以成為代表中國的國際知名鋼琴家,不斷在音樂上注入更多中國民族元素;我也會聯繫海外的演奏家共同舉辦演奏會,讓更多人體驗不同國家詮釋音樂的方式,拓展對音樂領域的視野。

9年的專業鋼琴生涯,讓我學到,人要為自己而活,而且每天都要活得有價值。現在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為自己創造一個新的紀錄、新的成績,雖然沒有玩樂的時間,但這是我認為的,更好的人生。

【作者系香港80後青年鋼琴家,首位獲英國皇室邀請赴英進行演出訪問的香港人,獲頒“英中音樂大使”榮譽稱號,同年獲英國皇室授予“木蘭之星”和“藝術成就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