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心殘留獸藥混入食品,我們要警惕這些!

認定的五種具有最高優先順序的重要人用抗菌藥物許可上市的間隔時間, 根據最後一劑藥物在動物體內的消除規律制定。 在獸藥典以及《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範》中, 對於每一種獸藥適用於不同動物的休藥期都有具體規定。

市面上的獸藥產品, 外包裝一般都按照國家規定的最短休藥期進行標注。 不過, 河南某獸藥企業的一位研發人員向《財經》記者透露, “實際所需的休藥期往往與標準並不相符”。

這是因為有的藥企自己都不清楚實際休藥期情況。 在上述獸藥座談會上, 一家大型黃雞養殖企業介紹對肉雞藥物代謝進行測試的結果,

發現肉雞對其所使用的沙拉沙星、替米考星的實際代謝天數為7天和16天, 分別比指導休藥期多出1天和14天。 而對其使用的強力黴素的實際代謝天數只需10天, 遠短於指導標識的28天。

不少養殖企業表示, 為了保證出售的肉製品符合獸藥殘留的相關規定, 不得不自測休藥期。

獸藥的使用應當由專業的獸醫師來定量、操作, 這樣即使是標籤外用藥也可以有效控制。 但因為職業獸醫師體系培養不夠完善, 也未能很好地改變基層養殖戶的用藥習慣, 這使休藥期的作用打了折扣。

為了避免產生耐藥性和出現獸藥殘留, 養殖企業需要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制定一個合理的輪藥週期表和休藥表。

“要知道小的養殖戶是沒有這樣的知識基礎, 也沒有這樣的精力和財力, 所以他們用藥以達到效果為主, 更不用說知道耐藥性和休藥期的實際情況。 ”袁宗輝指出, 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需要監管部門重視, 制定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休藥期標準, 促進企業規範生產。

中國獸藥藥品監察所負責休藥期的檢測, 獸藥註冊時必須通過這一檢測。 然而, “在實際生產中, 規模較小的獸藥企業會出現不規範的操作。 休藥期檢測或長達一年, 日常監控中不可能每一批藥品都檢測。 ”國內某上市獸藥企業的研發人員向《財經》記者介紹。

通過“二維碼”追溯體系可以追查不規範操作, 這一體系在全國獸藥生產企業和獸藥產品中已基本建成。

使用這一體系可追溯責任源頭, 此時過錯與責任相對等十分必要。 食品安全律師劉新武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國內現行的法律法規權責還沒能一一對應。 比如, 藥品殘留超標的罰款一般為幾萬元, 這對小農戶來說是天價數字, 可能影響其生計, 對大企業卻是九牛一毛, 起不到足夠的威懾作用。

現行獸藥管理條例明確了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處罰金額, 用來處罰銷售尚在用藥期、休藥期內的動物食品, 或者含禁藥、獸藥殘留超標的動物食品的企業和個人。

此次獸藥座談會上, 獸藥聯盟理事長李守軍呼籲各聯盟單位共同簽署了“關於科學合理使用抗生素聯合倡議書”, 表示將與養殖企業密切合作,

促進獸藥行業良性發展。

獸藥將會一直存在於人類的生活中, 要將其控制在一定安全範圍內, “應繼續加強養殖戶教育, 並通過市場終端的檢測保證食品安全。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