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扶貧」“醫生”當駐村第一書記,忙把新塘窮根治

圖為顏景東走訪貧困戶照片(中)

湛藍天空下, 村村通的硬化路, 排列整齊的太陽能路燈, 整潔明亮的村委辦公樓, 寬敞漂亮的鄉村大舞臺, 村民田野裡辛勤耕作, 小孩在新建“兒童家園”裡嬉戲打鬧, 這便是安石鎮新塘村實現脫貧後的新景象。 欽州市婦幼保健院“醫生”顏景東是該村第一書記, 也是該村“窮根”的“救治者”。

“多虧了這位第一書記, 幫助我們治好‘窮根’, 實現脫貧摘帽, 村莊漂亮了,

群眾增收了。 ”新塘村支書樂呵的跟筆者介紹道。 說起這位第一書記, 那是新塘家喻戶曉的“村醫”, 從派駐之日起便開啟了他以村為家, 紮根基層, 攻堅脫貧的新征程。 所到之處, 村民都會熱情主動的上來與他“嘮家常”。 據村幹部介紹道, 這位“醫生”剛來新塘的時候, 由於剛接觸農村基層工作, 對群眾工作不瞭解, 工作開展起來比較吃力, 但不到一個月, 他就已經可以撩起褲腳, 在田裡辦公了。

整頓渙散, 凝聚力量勁往一處使

初到新塘村, 面對這個辦公環境簡陋, 場地小, 一室多用, 沒有村委球場, 沒有文化舞臺的貧困村, 村黨總支部還是2016年的軟弱渙散黨組織, “醫生”感到壓力巨大, “找出病根, 對症下藥”是醫生的第一職業反應,

整頓農村軟弱渙散黨組織, 是攻堅戰中的攻堅戰, 他通過“三會一課”、“兩學一做”、脫貧攻堅等工作團結黨總支部班子, 增強了黨總支部的戰鬥力、創新力, 提高了黨員幹部的整體素質, 進一步改進了全體黨員的工作作風, 使黨總支部“變硬變強”。

勤訪村民, 尋求富民新門路

“村裡來了位好“醫生”, 既給我們治病, 也幫我們“治窮”, 一直以來, 村裡也沒什麼變化, 自從他來了我們村, 村委辦公樓都變寬敞了, 村莊變化也大了, 我們錢袋子也鼓了。 ”村民們歡喜的說道。 據村民介紹, “醫生”工作忙起來的時候, 沒日沒夜, 沒有週末, 沒有節假日。 通過七百多次的走訪交流, 融入了新塘大家庭, 對全村貧困戶42戶169人的情況瞭若指掌, 對全村18個自然村,

21個村民小組的的村情都瞭解的比較透徹。 通過“把脈, 對症下藥”因戶施策, 傾力打造“特色養殖”養殖示範基地, 庫區特色養魚1000畝;養殖肉雞50多萬羽;繁殖的黑豬飼養500頭。 2016年實現脫貧16戶83人, 並完成新塘村脫貧摘帽任務。

爭取專案, 籌資修路建新樓

“都說想致富, 先修路, 來這裡的第一天我就下定決心要改變這裡晴天一身灰, 雨天一身泥的狀態, 要給村子‘換新裝’。 ”“醫生”跟筆者說道。 為了爭取這些資金專案, 他積極向多部門爭取, 曾連續半個月往返於市、縣、鎮等多部門, 早出晚歸, 通過努力爭取投資358.23萬元修建9個路段共11.8公里的道路硬化。 爭取投資106萬元建設村委辦公大樓1棟、標準籃球場1個及舞臺等基礎設施。 並在安石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開創“拆舊建新”新模式,

促成兩頭塘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已於2016年完成在原址上建設18棟整齊美觀的樓房, 規劃今年建設36棟。

公益宣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