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北方遊客如何看待廣州美食?有人總結了四個感受

國慶前夕, 大學同學大春給廣參君來了個電話, 小長假要來個廣州、香港游, 在廣州的時間是3天。

2015年國慶期間, 廣州市旅遊局發佈了一個調查結果, 稱外地遊客到廣州旅遊多為滿足口腹之欲。 同樣是那年國慶, 廣州一家媒體也針對外地遊客發放調查問卷, 結果發現廣州的旅遊招牌更多是“食在廣州”, 而不是“玩在廣州”。

“三天, 我準備吃上一天半, 你帶我去吃地道的東西。 ”大春的訴求和大部分外地遊客一樣, 吃吃吃。

大春是山東人, 畢業後在南京工作, 長時間浸淫在魯菜和淮揚菜當中, 加入川菜遍地開花,

所以大春此行廣州, 是要補齊傳統四大菜系的體驗。

一天半的時間, 全部用在吃上, 該帶他去哪裡, 廣參君根本不用想, 西關是這種吃貨最好的遊覽勝地, 此處廣州美食正宗又集中, 趕路的時間就可以大幅度減免了。

10月2日全天, 和10月3日的下午, 廣參君就帶著大春, 從陶陶居的早茶開始, 一路吃到富臨食府。 足跡遍佈上下九路、寶華路, 龍壽路, 海珠南路和惠福西路, 可以說, 這是一次海納廣州美食的行程。

位於荔灣區第十甫路的南信牛奶甜品專家。

吃慣了淮揚菜, 大春不會對廣府菜的清淡有不習慣。 精緻的茶點, 從外在顏值上就已擊倒了這名外地遊客, 夾著一塊蝦餃, 不斷讚歎其晶瑩剔透。 白切雞、蒸魚這類不需過多烹飪技巧的菜肴, 給他全新的體驗。

這不是廣參君第一次接待外地同學, 每次帶他們在廣州吃飯, 都能保證客人滿意, 這都是基於廣州強大的美食基礎。 大春當然也不例外。

若是不親自來廣州吃上一次, 北方的遊客對粵菜無法全面的認識。 馮小剛寫過一片文章《粵菜這種飯局,

能不去就不去》, 裡面說:在北方, 粵菜被公認是最鋪張的, 稍不留神就中了埋伏, 光是一人喝一盅湯就比叫滿一桌子的川菜貴, 刀刀見血, 最怕友人款待粵菜, 窮人家的孩子發了財也學不會享福, 拍的電影也重實惠。 廣州人都知這篇文章是亂講。 但可看出外界對粵菜的誤會也極深。

經過這次國慶, 大春在感官上對廣州美食有更廣的體驗, 不過他對廣州美食也有4個直觀感受。 這4個感受, 可能是外地吃貨普遍能感受到的, 但是不一定都能總結出來。

感受1:廣州餐飲, 只能在廣州

“廣州雖然美食多, 但是出不了廣州, 只能專門跑來廣州吃。 “這是大春第一個感受。

他說, 川菜已是全國佈陣, 淮揚菜也有綠茶餐廳、外婆家這樣的企業打頭陣,

魯菜的勢頭雖不如以往, 但是黃燜雞米飯的身影, 也是隨處可見。 “粵菜館, 沒有一家能以連鎖店的形式走出去, 也難怪有人會誤會粵菜。 ”

站在廣府菜的角度, 絕對不會貿然跑去北京上海開店, 這是由菜系的特點決定的。

廣府菜則注重食材, 尤其是本地食材, 要求“雞有雞味、魚有魚味“。 一道簡單的白切雞, 要是選一隻冰鮮雞來做, 無疑就是耍流氓。 那種雞的原味, 也只有走地雞才能滿足。

如果在外地開店, 最大的障礙就是食材的運送和保鮮, 不管如何高規格的運送, 那種鮮味總是要打點折扣的, 同時增加的成本可有不少哦。

就拿福臨食府的白灼牛肉來說, 一碟牛肉只是用水過了一下, 吃上去竟然帶點甜味,

除了廚師的火候把握得當外, 食材的新鮮正顯得更加重要了。

廣州傳統美食牛腩撈面。 感受2:廣州餐飲老闆胸無大志, 不捨得開分店10月2日下午, 廣參君想帶著大春嘗試馳名省港澳的南信雙皮奶, 店外就已經排滿了長隊, 密不透風。 要吃到一份雙皮奶, 估計要在烈日下等一個小時,最終只能放棄。“只能這裡吃的到正宗?有沒有別的分店?“大春望著排隊的人群問道。當他得知答案是否定的時候,根本不敢相信,因為好的餐飲店,國慶光顧的人數都很多,他對排隊這件事情,有些不耐煩了,由此認為,廣州做餐飲的老闆真的沒有野心,且不說在全國開連鎖,連在廣州開分店都沒有進取心。廣州西關的知名食肆店,開分店確實不多,如果要開分店,也儘量開在不遠的地方,比如伍湛記、陳添記等等。廣參君當時告訴他,其實很多餐飲店雖然口碑很好,但是平常做的都是街坊生意,並不是暴利行業。

向群飯店。

其次,廣州人下館子如同沖涼一般平常,並且嘴也叼的很。

若是遇上不符合口味的東西,就馬上轉到別家去吃了。而粵菜精細化的調製,要標準化很難。在一次行業討論當中,廣州酒家的廚師就算過,粵菜的原料和醬料中,一般酒樓有50多種,高檔酒樓有一百多種。

不過也有粵菜餐館成功開出了分店,比如廣州酒家等等,他們採用的是中央廚房的理念,將標準化的工序放在中央廚房,隨後將半加工好的食材送到門店後,門店廚師稍微操作一些就可以上臺了。

以上總結的兩個感受,都體現了外地遊客對廣州美食的厚愛,本意都是希望粵菜可以發揚光大。

而另外兩個感受。則是由於外地遊客對廣州文化不瞭解造成的。

感受3:廣州餐飲門面有點寒磣

大春最無法忍受人均消費100元的地方,牆面是斑駁的,餐桌是缺角的,桌布是有洞的。廣州餐飲不注重門面是他總結的第三個感受。

若是大春要是能和廣州人生活得久些,自然可理解這種“不重門面”。廣州人下館子,口味是第一位的,門面和服務都可以排後面。有些餐飲店,收銀的老闆脾氣很大,說話不好聽,如果味道好,食客照樣光顧,如果味道檔次下降了,食客轉頭就光顧其他店了。好的裝修必然會帶來高成本,這種成本也會分攤是食客身上,精明的廣州人也是很在意那點實惠的。

一家餐飲店的裝修是否體面,廣州人骨子裡很少會有這種概念。無論在多破的餐館裡,富豪也可和窮人拼桌吃飯。

廣州人喜歡市井的東西,也因此,廣州是一座充滿生活化的城市。

感受4:廣州麵食的花樣不遜於北方

大春出身于山東,齊魯大地的主食多是饅頭、麵條,去山東的餐館吃完米飯,價格比饅頭貴,人家還大驚小怪。而在廣州,主食的多樣化讓他開了眼界,廣州的快餐館,水餃、米飯、麵條、米粉樣樣俱全,並且價格差不多。”南方人吃起麵食來,也是一套一套的。“在廣參君帶著大春嘗完竹升面後,大春如此感歎道。

廣參君尤記得2014年冬至,上海一家媒體發文《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冬至,那些溫暖人心的家庭美食》,裡面列出了餃子、湯圓、羊肉等等,只不過將餃子放在第一位來講,結果就遭到一些上海線民的圍攻,表示他們只吃餛飩,並稱“外來編輯發佈老家習俗為什麼要用上海的媒體“,結果還引起一場場罵戰。

這種事情在廣州根本不可能發生,這座城市包容度超乎想像,每個人都能找到愛吃的東西,乃至合適的生活方式。

大春國慶三天的廣州時間,一半給了吃,另一半給了夜遊珠江和長隆。廣參君曾建議他,除了珠江兩岸的現代繁華,廣州還有很多歷史古跡,應該抽點時間去看看,增加多一點對這座城的瞭解,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吐槽。不過他卻說,自己和最多共鳴的地方,就是吃了。

的確,比起旅行,廣州更是個適合生活的地方。而吃卻是廣州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廣州人主要吃兩種味道,一種是食材本身的鮮味,第二是街坊味。

只有生活得越久,才能從吃中慢慢瞭解這座城,感受到美好。僅僅來吃幾天,也是遠遠不夠的。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龍錕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王曉曼

估計要在烈日下等一個小時,最終只能放棄。“只能這裡吃的到正宗?有沒有別的分店?“大春望著排隊的人群問道。當他得知答案是否定的時候,根本不敢相信,因為好的餐飲店,國慶光顧的人數都很多,他對排隊這件事情,有些不耐煩了,由此認為,廣州做餐飲的老闆真的沒有野心,且不說在全國開連鎖,連在廣州開分店都沒有進取心。廣州西關的知名食肆店,開分店確實不多,如果要開分店,也儘量開在不遠的地方,比如伍湛記、陳添記等等。廣參君當時告訴他,其實很多餐飲店雖然口碑很好,但是平常做的都是街坊生意,並不是暴利行業。

向群飯店。

其次,廣州人下館子如同沖涼一般平常,並且嘴也叼的很。

若是遇上不符合口味的東西,就馬上轉到別家去吃了。而粵菜精細化的調製,要標準化很難。在一次行業討論當中,廣州酒家的廚師就算過,粵菜的原料和醬料中,一般酒樓有50多種,高檔酒樓有一百多種。

不過也有粵菜餐館成功開出了分店,比如廣州酒家等等,他們採用的是中央廚房的理念,將標準化的工序放在中央廚房,隨後將半加工好的食材送到門店後,門店廚師稍微操作一些就可以上臺了。

以上總結的兩個感受,都體現了外地遊客對廣州美食的厚愛,本意都是希望粵菜可以發揚光大。

而另外兩個感受。則是由於外地遊客對廣州文化不瞭解造成的。

感受3:廣州餐飲門面有點寒磣

大春最無法忍受人均消費100元的地方,牆面是斑駁的,餐桌是缺角的,桌布是有洞的。廣州餐飲不注重門面是他總結的第三個感受。

若是大春要是能和廣州人生活得久些,自然可理解這種“不重門面”。廣州人下館子,口味是第一位的,門面和服務都可以排後面。有些餐飲店,收銀的老闆脾氣很大,說話不好聽,如果味道好,食客照樣光顧,如果味道檔次下降了,食客轉頭就光顧其他店了。好的裝修必然會帶來高成本,這種成本也會分攤是食客身上,精明的廣州人也是很在意那點實惠的。

一家餐飲店的裝修是否體面,廣州人骨子裡很少會有這種概念。無論在多破的餐館裡,富豪也可和窮人拼桌吃飯。

廣州人喜歡市井的東西,也因此,廣州是一座充滿生活化的城市。

感受4:廣州麵食的花樣不遜於北方

大春出身于山東,齊魯大地的主食多是饅頭、麵條,去山東的餐館吃完米飯,價格比饅頭貴,人家還大驚小怪。而在廣州,主食的多樣化讓他開了眼界,廣州的快餐館,水餃、米飯、麵條、米粉樣樣俱全,並且價格差不多。”南方人吃起麵食來,也是一套一套的。“在廣參君帶著大春嘗完竹升面後,大春如此感歎道。

廣參君尤記得2014年冬至,上海一家媒體發文《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冬至,那些溫暖人心的家庭美食》,裡面列出了餃子、湯圓、羊肉等等,只不過將餃子放在第一位來講,結果就遭到一些上海線民的圍攻,表示他們只吃餛飩,並稱“外來編輯發佈老家習俗為什麼要用上海的媒體“,結果還引起一場場罵戰。

這種事情在廣州根本不可能發生,這座城市包容度超乎想像,每個人都能找到愛吃的東西,乃至合適的生活方式。

大春國慶三天的廣州時間,一半給了吃,另一半給了夜遊珠江和長隆。廣參君曾建議他,除了珠江兩岸的現代繁華,廣州還有很多歷史古跡,應該抽點時間去看看,增加多一點對這座城的瞭解,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吐槽。不過他卻說,自己和最多共鳴的地方,就是吃了。

的確,比起旅行,廣州更是個適合生活的地方。而吃卻是廣州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廣州人主要吃兩種味道,一種是食材本身的鮮味,第二是街坊味。

只有生活得越久,才能從吃中慢慢瞭解這座城,感受到美好。僅僅來吃幾天,也是遠遠不夠的。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龍錕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王曉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