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俠盜獵車手”的前世今生

導語:創建自媒體號的第一篇文章, 寫給我最愛的遊戲系列之一, 如有紕漏, 歡迎討論。

小編我第一次接觸這個沙箱系列是在網吧, 那時候我最喜歡的遊戲是CS(反恐精英), 但初中時候的小夥伴在我鄰座不斷的輸入神秘代碼(作弊碼), 在城市裡開坦克, 用RPG轟直升飛機引起了我很強大的興趣。

這個穿著花襯衫的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這款遊戲叫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 我身邊很多人接觸GTA系列也是從這一款開始的,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款風靡全球的遊戲系列, 如何在全球遊戲市場“橫行霸道”的。

五代的三個主角

說起這個遊戲系列, 首先得提起兩個人, 豪瑟哥倆(Sam Houser、Dan Houser), 這兄弟倆是地道的英國人, 在學校的時候非常喜歡音樂, 跟他們一個同學Terry Donovan(R星創始人之一)組成了一個樂隊, 他們畢業就職一家叫BGM的音樂公司。 後來1993年的時候這家公司成立了一個交換藝術部分, 主要幹髮型遊戲之類的業務, 這哥仨自告奮勇去了這個部門, 不過很可惜, 整個BGM公司運營的都不算好, 很慘澹, 所以BGM被母公司賣掉了。

豪瑟兄弟倆考慮回去繼續音樂之旅的時候, 他們碰到一個獨立遊戲製作組DMA,

這個製作組製作了一款遊戲叫《追跑逃》, 但其實做的很粗糙, 遊戲人物可以開車在迷宮裡, 通關之後去下一層, 其他都很普通, 但這遊戲有個特點, 用現在話來說就是, 血腥暴力, 能搞炸車輛, 也可以開車碾壓敵人(看著挺眼熟吧), 這個玩法吸引住了這哥倆, 他們對這個遊戲增加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並加以潤色, 日夜修改, 並且為之爭吵過, 最終下面這款遊戲出爐了。

GTA1代的遊戲畫面

遊戲採用的是俯視角, 一代我沒有玩過, 我玩過二代, 後面大家會看到, 遊戲畫面會比一代好一點, 現在先介紹這款經典沙箱遊戲的第一款作品。

誕生在1997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 遊戲的畫面在當年還算可以。 但還沒發售, 就被許多國家禁售了, 就是因為可以汽車壓死路人等等這些暴力行為。

同年發售的極品飛車2

1999年4月還發售了一款資料片《GTA:罪惡倫敦1969》。 遊戲反響一般, 因為只是把一代的場景從紐約搬到了倫敦, 還是一樣的玩法和味道。

已經上線PS平臺了

同年1999年10月GTA2發售了,還是蛋疼的俯視角,比一代增加了許多載具、槍械、還有任務和玩法也更豐滿了,這一款在網上有說大賣的,也有說反響平平的,但遊戲玩法,核心思路已經具備,隨著3D時代到來,想不一飛沖天都很難。

小編玩過這一代,網吧電腦帶的,我玩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款遊戲叫什麼

2001年10月GTA3發售,一款傳奇大作,終於在時隔兩年後發售。遊戲界如同太陽般的存在。它的自由度讓人瘋狂,而且它的劇情也可圈可點。你可以在這款遊戲中感受到天氣的變化和晝夜的交替,豐富的武器和車輛以及各種任務,它的可玩性簡直讓人抓狂。最重要的是3D的環境讓玩家在世界裡如魚得水,自由翱翔。這也開創了GTA系列沙箱模式的先河。GTA3,僅僅上架兩個月,就獲得了2001年最佳銷售遊戲的稱號,是當年的爆款遊戲。

封面風格已經確定下來了

終於丟掉了蛋疼的俯視角

玩家操控一個叫克勞德的在自由城(紐約)發生一系列的故事。GTA3發售平臺為PC和PS2,同樣因為過於暴力,會影響到青少年的成長,在多個國家禁售。在製作3代之前這哥倆就搬到了紐約成立了Rockstar,並買了Renderware引擎用來製作GTA3,緊隨時代發展,是GTA3成功的關鍵,如果GTA3還使用2D俯視角,可能就沒有今天如雷貫耳的R星。

GTA3實在是太成功了,R星團隊加班加點,時隔一年就推出文章開頭介紹的那款遊戲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

很多人都是通過這款遊戲接觸到沙箱遊戲的魅力

又隔兩年,2004年推出了GTA3三部曲的最後一款遊戲俠盜獵車手:聖安列地斯。三款分別是,自由城(紐約)、罪惡都市(邁阿密)、聖安德列斯(加州),應該算是國內玩家最先接觸到的GTA系列作品了。

第一次選擇了黑人作為主角,更大的地圖、更多的自訂內容,自然又是各種好評。不過,著名的“熱咖啡”事件,也給R星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好在R星成功的度過了。(對那個事件感興趣請自行百度)

高達2700萬份的驚人銷量

巨大遊戲地圖,供玩家探索

GTA系列太過火熱,自然也受到一些人的目光,對遊戲玩法大肆抨擊,每一款新作出來,都伴隨爭議,但R星依然我行我素。

2008年4月GT4發售,遊戲又回到了最初的城市,自由城(紐約)。

由於“熱咖啡”事件的發生,讓R星老實了許多。新的物理引擎讓畫質再次得到飛躍,細節大大提高。GTA4在業界和玩家間都是一致的好評,而GTA4首發第一天的銷量就達到了3.1億美元,首周銷量就達到了600W套,超過了5億美元,真是瘋狂。

當年的巨幅廣告

GTA4採用了新的物理引擎,在畫質上再次飛躍,同時也改變了整個遊戲的遊戲性。很多細節已經做的非常到位,比如玩家在撞擊過後,車子會完全變形。搶車的時候會先把車窗擊碎,然後再進入車內。

GTA4給R星帶來了更多的名氣,讓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這個自由的世界。截止2012年售出2500萬套,GTA全系列售出1億2000萬套,帶來的影響力已經非常大了,小編身邊很多不玩遊戲的人,都知道這個遊戲。

2013年GTA5發售,次時代的畫面,出色的遊戲性,豐富的遊戲內容,優秀的三男一狗劇情,IGN更是給出了10分滿分的評價。再加上各種各樣的mod,也是為什麼GTA5至今都熱度不減的原因。(我現在還在玩)

GTA5的重頭在於線上模式,然而R星管理太渣了,現在外掛真的很多,但誤封事件也不少(在steam上差評非常多,都是因為被封的原因)。最近的更新讓玩家越來越難。線上模式儘管運營不當,仍然是很值得一玩的。

偉大的作品

常年霸佔STEAM熱銷榜前幾位

至於GTA6至今無消息,畫面可能是這樣的

越來越精細的畫面,遊戲體積越來越大,我的硬碟吃不消了

更多資訊歡迎訂閱此頻道,我會不定時更新遊戲圈的趣聞,或者聊聊遊戲背後的故事。

已經上線PS平臺了

同年1999年10月GTA2發售了,還是蛋疼的俯視角,比一代增加了許多載具、槍械、還有任務和玩法也更豐滿了,這一款在網上有說大賣的,也有說反響平平的,但遊戲玩法,核心思路已經具備,隨著3D時代到來,想不一飛沖天都很難。

小編玩過這一代,網吧電腦帶的,我玩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款遊戲叫什麼

2001年10月GTA3發售,一款傳奇大作,終於在時隔兩年後發售。遊戲界如同太陽般的存在。它的自由度讓人瘋狂,而且它的劇情也可圈可點。你可以在這款遊戲中感受到天氣的變化和晝夜的交替,豐富的武器和車輛以及各種任務,它的可玩性簡直讓人抓狂。最重要的是3D的環境讓玩家在世界裡如魚得水,自由翱翔。這也開創了GTA系列沙箱模式的先河。GTA3,僅僅上架兩個月,就獲得了2001年最佳銷售遊戲的稱號,是當年的爆款遊戲。

封面風格已經確定下來了

終於丟掉了蛋疼的俯視角

玩家操控一個叫克勞德的在自由城(紐約)發生一系列的故事。GTA3發售平臺為PC和PS2,同樣因為過於暴力,會影響到青少年的成長,在多個國家禁售。在製作3代之前這哥倆就搬到了紐約成立了Rockstar,並買了Renderware引擎用來製作GTA3,緊隨時代發展,是GTA3成功的關鍵,如果GTA3還使用2D俯視角,可能就沒有今天如雷貫耳的R星。

GTA3實在是太成功了,R星團隊加班加點,時隔一年就推出文章開頭介紹的那款遊戲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

很多人都是通過這款遊戲接觸到沙箱遊戲的魅力

又隔兩年,2004年推出了GTA3三部曲的最後一款遊戲俠盜獵車手:聖安列地斯。三款分別是,自由城(紐約)、罪惡都市(邁阿密)、聖安德列斯(加州),應該算是國內玩家最先接觸到的GTA系列作品了。

第一次選擇了黑人作為主角,更大的地圖、更多的自訂內容,自然又是各種好評。不過,著名的“熱咖啡”事件,也給R星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好在R星成功的度過了。(對那個事件感興趣請自行百度)

高達2700萬份的驚人銷量

巨大遊戲地圖,供玩家探索

GTA系列太過火熱,自然也受到一些人的目光,對遊戲玩法大肆抨擊,每一款新作出來,都伴隨爭議,但R星依然我行我素。

2008年4月GT4發售,遊戲又回到了最初的城市,自由城(紐約)。

由於“熱咖啡”事件的發生,讓R星老實了許多。新的物理引擎讓畫質再次得到飛躍,細節大大提高。GTA4在業界和玩家間都是一致的好評,而GTA4首發第一天的銷量就達到了3.1億美元,首周銷量就達到了600W套,超過了5億美元,真是瘋狂。

當年的巨幅廣告

GTA4採用了新的物理引擎,在畫質上再次飛躍,同時也改變了整個遊戲的遊戲性。很多細節已經做的非常到位,比如玩家在撞擊過後,車子會完全變形。搶車的時候會先把車窗擊碎,然後再進入車內。

GTA4給R星帶來了更多的名氣,讓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這個自由的世界。截止2012年售出2500萬套,GTA全系列售出1億2000萬套,帶來的影響力已經非常大了,小編身邊很多不玩遊戲的人,都知道這個遊戲。

2013年GTA5發售,次時代的畫面,出色的遊戲性,豐富的遊戲內容,優秀的三男一狗劇情,IGN更是給出了10分滿分的評價。再加上各種各樣的mod,也是為什麼GTA5至今都熱度不減的原因。(我現在還在玩)

GTA5的重頭在於線上模式,然而R星管理太渣了,現在外掛真的很多,但誤封事件也不少(在steam上差評非常多,都是因為被封的原因)。最近的更新讓玩家越來越難。線上模式儘管運營不當,仍然是很值得一玩的。

偉大的作品

常年霸佔STEAM熱銷榜前幾位

至於GTA6至今無消息,畫面可能是這樣的

越來越精細的畫面,遊戲體積越來越大,我的硬碟吃不消了

更多資訊歡迎訂閱此頻道,我會不定時更新遊戲圈的趣聞,或者聊聊遊戲背後的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