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把任何事情做到極致,就是絕招

年僅40歲的東南眼科醫院院長趙廣愚做了近4萬例白內障手術, 就連眼科同行親人的手術都交給他做

海都記者 章微/文 肖春道/圖

關注理由:

9月14日, 第二十二次全國眼科學術大會在榕開幕。 這是我國眼科學界最盛大的學術活動。 手術直播是本次大會的重頭戲, 首次採用同台PK賽的形式。 被選中手術直播的均是全國手術量和技術靠前的專家。 東南眼科醫院院長趙廣愚是8名手術直播專家之一, 也是唯一的福建專家。

臺上三分鐘, 台下十年功。 手術直播時的不慌不忙, 迅速麻利, 是以他從醫14年, 近4萬例白內障手術的經驗來打底的。

9月26日、28日, 海都記者跟隨這位元年輕卻全國知名的白內障專家出門診、做手術。 從他的身上, 我們看到: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 那就是絕招。

隨醫地點:東南眼科醫院福州寶龍院區

隨醫記者:章微、肖春道

萬名眼科同行前手術, 一點錯都藏不住

趙廣愚院長做過近四萬台手術, 在助手的配合下, 他一台手術5-7分鐘即可做完

白內障手術是眼科醫生的入門學科, 是每個醫生都必須掌握的技術。 但看似簡單的手術, 卻因為處理技巧不同, 產生不同的視覺品質。

趙廣愚出生眼科世家。 2002年, 中國醫科大學畢業後, 他拒絕了出國深造的機會, 來到了東南眼科醫院。 一開始, 他是一名眼底病專科醫生。 醫院2008年成立白內障專科時, 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白內障手術上, 至今已累計做了近4萬例白內障手術。 而今年, 他年僅40歲。

9月13日-17日, 第二十二次全國眼科學術大會在榕舉行。 14日開幕式上的手術直播是重頭戲。 場下是萬名國內外眼科同行, 一點差錯都藏不住,

一舉一動都要做到完美。 萬一手術出現併發症怎麼辦?趙廣愚說, “其實, 我的壓力也非常大!”

當天手術直播, 趙廣愚製作手術切口、撕囊、劈核、超聲乳化、植入人工晶體、處理切口, 一氣呵成, 毫無停頓。 從開始到結束, 用時僅7分鐘。

趙廣愚說, 其實速度不是關鍵, 關鍵是技巧, 每一步是否都能做到完美。 只有每一步都完美了, 才可以帶給患者最好的視覺品質, 才能展示出手術的精髓。 “我現在做1例白內障手術用時5-7分鐘。 做多了就熟練了, 但我並不追求快, 我只求給患者帶來最好的視覺品質。 ”趙廣愚說。

醫生做完手術, 都留下來看院長做手術

目前東南眼科醫院白內障中心已經有4個白內障科室, 每個科室主任都是白內障手術的一把好手,

但慕名前來找趙廣愚院長的病人還是最多。

為了搞明白他的手術跟別人有何不同, 海都記者于昨日, 102歲的福州老人陳霖在趙廣愚院長手上做了白內障手術。 術後第二天複查, 原本坐著輪椅來的老人, 自己高興地走出了診室。

目前, 每年都有多名百歲老人在東南眼科醫院接受白內障手術, 成功複明, 其中年齡最大的是一位105歲的連江林老太。 趙廣愚院長給記者說了一個真實的段子:經常有80多歲的老人說, “醫生啊, 我歲數比較大了, 先安排我手術吧。 ”醫生答, “不好意思, 這裡有90多歲的患者。 ”

隨醫感受:白內障手術不必等“熟透”

本是去採訪趙廣愚。 但進了手術室, 聞到熟悉的消毒水的味道, 醫療記者抑制不住對白內障手術的好奇感。

1個小時, 10台白內障手術, 看似一樣的步驟, 處理起來卻完全不同。

過去的老觀點是:患了白內障, 視力在0.3以下才做手術。 但現在新觀念是:只要白內障影響到生活品質, 就應該儘早手術。 因為白內障拖得越久, 手術越難做, 風險也越高。 在白內障手術中, 晶狀體核硬度是一非常重要的概念。 晶狀體核從軟到硬分為五級, 越硬的核需要破碎的超聲能量越大, 操作時間越長, 發生相關手術併發症的可能性也愈大。

9月28日下午的10台手術中, 有一名依姆的晶狀體核硬度到達最硬的五級, 在碎核和超聲乳化這個步驟, 花的時間明顯就比其他病人要長。

所以, 趙廣愚院長和他的團隊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做白內障的篩查和宣教。 他們去最偏遠的鄉村,為廣大白內障患者義診,並告訴他們白內障科普知識,安排他們來做手術。他們到百姓中去,告訴患者白內障不必等“熟透”再做,因為白內障只會越拖越嚴重。

他們去最偏遠的鄉村,為廣大白內障患者義診,並告訴他們白內障科普知識,安排他們來做手術。他們到百姓中去,告訴患者白內障不必等“熟透”再做,因為白內障只會越拖越嚴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