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奔三的年紀,就別瞎聊什麼尋找真愛了

最近, 朋友圈好多回家的人, 都在刷“催婚”, 在父母的眼裡, 我們的過去無論優秀或者不優秀, 都是唯一的, 都是完美的, 所以他們對我們抱著很大的期望。

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 總會有一些不痛不癢的關心, 這些關心對你走出困境真正起到作用了麼?

愛情遭遇不安的時候, 總會有一篇又一篇的心靈雞湯, 這些雞湯真的讓你安心了麼?

每次一個人回家的時候, 總會有三姑六婆關心你的婚姻和工作, 這些關心對你找物件或者升職起到作用了麼?

木頭昨天晚上在微信上跟我說, 她果然被催婚了。 在職場上, 她是高級白領, 出入踩著高跟鞋, 穿著職業套裝, 抹著豔紅的口紅, 在談判桌上滔滔不絕、運籌帷幄。 國慶回家, 她換了一套運動裝, 沒有口紅, 也沒有睫毛膏, 更沒有高跟鞋, 相比鄰家小姑娘, 它更像是一個“村姑”。

奔三的年紀, 三姑六婆難免想給她介紹物件, 從最開始的優質男青年, 到後來的只要是一個男的就行。 木頭說, 在她大部分的生活圈子裡, 身邊的追求者也不少, 可是回到家, 似乎就真的成為了一個剩女。 明明在大城市裡, 是一個“搶手貨”是一個“網紅”, 一回家突然就成了“剩女”變成了“村姑”。

相信很多的朋友也是這樣,

之所以單身, 只是因為物件對於帶回家似乎還不成熟、似乎還沒有從前任的陰影裡走出來, 可是, 一個人回家, 理由往往是工作太忙、沒遇到合適的。 這些理由, 對於家人、親戚或者鄰居來說, 只有一種情況, 你太優秀或者太平凡, 你條件太好或者要求太高。 奔三的年紀, 似乎早就沒了說不將就的權力了。

過去的春節, 是一家人圍著看春晚, 哪怕明明罵著節目難看、導演傻逼, 哪怕明明全程都是尿點, 也能撐到十二點“開門”之時。 現在, 長輩比我們更熱衷於搶紅包, 更熱衷於搖一搖。 對微信, 或者對朋友圈的依賴程度, 並不亞於我們。 相比二三十歲的我們, 日夜奔波在事業、在夢想的路上, 甚至放棄諸多自以為無用的社交,

已經四十五歲的父母, 不奢望你大富大貴, 心裡盼望更多的是招一個女婿娶一個兒媳, 更盼望的是抱一個孫子。

相比從懂事開始就接觸網絡, 知道五毛黨, 知到段子手, 知道意見領袖, 知道微信網紅, 他們更關注的是《轉發行大運……》《別讓你的孩子毀在不將就上》《三十歲還不結婚就是大逆不道》, 他們的願望, 其實不複雜。 在他們的眼裡, 哪怕你已三十而立, 卻也只是一個孩子, 還沒有長大, 還不會照顧自己, 哪怕你的事業風生水起, 他們也迫切地希望不會照顧自己的你身邊有一個人照顧你, 也迫切地希望讓婚姻、讓家庭來讓你真正的成長、成熟。

相信每一個單身的人, 這幾天, 會有幾個關心, 或者只是隨口說說的人, 詢問你的終身大事。 你會怎麼回復?排斥、拒絕、逃避, 還是微笑裝傻?

其實, 收下那些催婚也無妨, 關心的建議, 值得你認真接收, 而那些假裝關心的建議, 不值得你動心動性去逃避。

總有一些社交是無效的, 但你不走出去, 又怎麼會知道哪些有效?總有一些催婚是無效的, 但你不認真聆聽,又怎麼會知道哪些有效?

真正能改變你的人是你自己,與其逃避或者對抗,不妨收下那些催婚,即便是無效的!

— END —

作者:莫主編,有趣的自媒體作家,暢銷書《永遠別放棄做個有趣的人》火爆熱銷中。

但你不認真聆聽,又怎麼會知道哪些有效?

真正能改變你的人是你自己,與其逃避或者對抗,不妨收下那些催婚,即便是無效的!

— END —

作者:莫主編,有趣的自媒體作家,暢銷書《永遠別放棄做個有趣的人》火爆熱銷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