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海:花月餅金燦燦 脫貧日子比蜜甜

今年10月4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一大早, 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新華村姚元明一家老小就忙活開了, 正式成為生態護林員的一年來, 家裡還是頭一次這麼熱鬧而喜慶。

南屋的灶臺上, 水壺裡熱氣騰騰, 姚元明一家的男子一邊喝茶、一邊聊天;廚房裡, 姚元明的母親、妻子和姐姐忙著揉面、捏花做月餅;院子裡成群的孩子一邊啃著自家地裡種的玉米, 一邊嬉笑追逐……

36歲的姚元明因患有嚴重的皮膚病, 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 全家人只能靠著幾畝地的收成維持生計, 高昂的醫療費又使家裡的情況雪上加霜, 為了改善家裡條件, 今年姚元明年過花甲的老父親也踏上了打工之路, 但全家的經濟情況仍是拙荊見肘不見好轉。

自格爾木市精准扶貧工作開展以來, 一個個黨的好政策如春風一般吹到了姚元明的家, 在扶貧單位和企業的幫扶下,

7000多元的枸杞苗讓3.5畝的土地上充滿了生機, 兩口子也高興地成為了護林員, 每天澆水、清淤, 工作忙碌而充實, 從擔任護林員至今, 家裡的年收入由前年的1萬元, 變成了如今的10萬多元, 整整翻了十番。

看著家裡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今年66歲的姚清福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 他高興地說:“因為兒子生病, 以前我們確實連溫飽都解決不了, 生活沒有保障, 我每天打工也就50塊錢, 生活條件很差。 自從政府開展了精准扶貧工作, 真心實意幫助我們這些貧困戶。 不僅給兒子兩口子解決了工作, 孩子們住院的費用也可以報銷, 這日子過得是有盼頭啊。 ”

“確確實實是精准扶貧使我們家大變樣啊!”姚元明板著指頭給記者算著一年來的賬。

“生態護林員的工作讓我們兩口子每年有7.2萬元的固定收入, 再就是農牧部門幫助我們種植枸杞, 收入也相當可觀。 ”現在, 每天和妻子一起到郭勒木德鎮西村工作, 姚元明夫婦的心裡踏實而滿足。 這樣的生活對於姚元明一家而言, 無疑是幸福的。

其實, 早在2009年, 農牧區危房改造政策就讓姚元明一家得到了實惠。 兩間破舊的土坯房經過危房改造變成了120平米四間青磚坊。 偌大的院子裡種著菜瓜、玉米、白菜、蘿蔔、土豆等各種蔬菜, 一年幾乎四季都能吃到自家種的綠色蔬菜, 套種的黑枸杞也讓老兩口每天忙的不亦樂乎。

窗明几淨, 陽臺上十餘種各式花卉被姚元明的母親李金玉侍弄得姹紫嫣紅、綠意盎然。 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 在產業扶持的幫助下, 兒子、兒媳有了固定的工作, 套種的黑枸杞綴滿枝頭, 晾曬好的紅枸杞等待企業上門來收, 每天的日子都過得有條不紊, 心裡裝著對未來的期盼, 脫貧以後, 姚元明一家的生活變得比蜜還要甜。

看著一大家子都到齊了,

李金玉老人高興地說:“八月十五到了, 女兒、女婿和我的妹妹、妹夫也都來了, 我們一大家子吃個團圓飯。 ”

說話間, 熱騰騰、金燦燦、包著花生、芝麻、葡萄乾的月餅出鍋了, 孩子們高興地圍了上來;涼拌黃瓜、蘿蔔, 豆角炒肉等自家種的蔬菜也一盤盤端上了桌子, 三世同堂的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 吃著月餅、小菜, 聊著天, 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據悉,近年來,格爾木市委、市政府把扶貧攻堅當成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始終按照全國、全省、全州的總體要求,鎖定時間節點,精准施策,限時完成扶貧攻堅的各項任務——2016年,全市278戶809人全部脫貧、1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017年格爾木市著力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準,説明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穩定增收,為提前兩年在全省實現整體脫貧夯實基礎。

據悉,近年來,格爾木市委、市政府把扶貧攻堅當成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始終按照全國、全省、全州的總體要求,鎖定時間節點,精准施策,限時完成扶貧攻堅的各項任務——2016年,全市278戶809人全部脫貧、1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017年格爾木市著力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準,説明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穩定增收,為提前兩年在全省實現整體脫貧夯實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