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拮抗肌鬆弛手法在軟組織疼痛中的應用

如完成屈肘動作中, 原動肌為肱二頭肌和肱肌, 位於它們相反一側的肱三頭肌同時鬆弛和伸長, 它是屈肘動作中的拮抗肌,

反之亦然。 拮抗肌和原動肌在形式上是對立的, 但對環繞關節運動的功能是統一協調的。 如在完成屈肘動作中, 有賴於屈肌的收縮發動, 同時也必須有伸肌的適當鬆弛、伸長相配合。

在快速運動中, 拮抗肌通常在原發運動之末的瞬間收縮, 以防止原發運動的過度, 使動作準確。 從這個意義上說拮抗肌的協調放鬆是原動肌完成某個動作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而拮抗肌的及時收縮也是準確完成某個動作的保證。

練習各種動作時, 初學者往往由於拮抗肌不能協調放鬆而影響動作的正確完成, 同時也感到特別勞累。 小腦嚴重損傷的病人活動時, 動作總是過頭而不正確, 就是因為在原發動作之末病人拮抗肌的興奮往往不能及時發生而失去對原發動作的制動作用所致。

運動康復中為減輕肌肉痙攣、緩解肌肉酸痛、增加關節柔韌性, 一般方法是使拮抗肌有力地收縮。 拮抗肌的收縮以及拮抗肌收縮引起的交互抑制反射會使痙攣肌肉得到最大放鬆。

當我們主動肌拉長到最長位置時且維持一段時間時, 此時拮抗肌處於最短狀態, 此時突然做主動肌收縮時我們的拮抗肌由於還處在短縮位置還沒有做好拉長的準備, 拮抗肌及容易被拉傷。 我們拮抗肌在起止點處容易損傷。 損傷處引起拮抗肌緊張。 拮抗肌緊張從而產生主動肌持續收縮從而產生主動肌收縮不良收縮困難且無力的表現。

在拮抗鬆弛手法中, 我們對病人的拮抗肌進行檢查觸摸,

往往能發現病變, 我們往往可以看到病人主動肌上表現疼痛且運動無力, 在主動肌上往往不能找到壓痛點或者找到壓痛點其敏感度低, 結果我們在此肌肉拮抗肌上尋找到壓痛點且極度敏感。 有效的解除拮抗肌上的壓痛點可以緩解病人主訴症狀。

我們可以採取被動的緩慢的把拮抗肌擺放到處於極度短縮短位置, 不引起拮抗肌激痛點刺激, 此時我們就關閉了拮抗肌不良的刺激資訊, 此時病人會感覺到比較舒適。 主動肌表現疼痛及運動不良症狀會神奇的減輕或消除, 我們採取讓病人緩慢擺放到舒適且疼痛減輕的姿勢, 同時用手指感受拮抗肌的激痛點處肌肉軟組織張力變化, 此時會變低,

我們只需對此處激痛點緩慢加壓90秒。 然後讓病人緩慢的恢復到原來位置。 神奇的是病人原來疼痛症狀會大大緩解, 運動功能狀態會大大改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