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籌建我國第一所貿易談判學院

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本市商科類高等院校的佼佼者——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正在籌建中國第一所貿易談判學院, 以適應不斷開放的中國外向型經濟。

在國際經貿治理領域, 我國目前還沒有一所專門的貿易談判學院, 這一現狀與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參與全球經貿治理的迫切需求極不匹配。 為此,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擬以中國世貿組織講席為依託, 傳承該校在對外經貿領域的優良學科傳統, 挖掘與運用該校已經積累的全球頂尖貿易談判學術資源籌建這個“貿易談判學院”。

當前, 培養專業的國際經貿談判及法律人才顯得尤為必要。 在國際經貿領域, 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6年後, 已經逐步從國際規則的被動遵循者成長為國際規則的主動制定者, 並開始全面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目前, 我國已經參與並正在進行談判的除了多邊貿易協定之外,

還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中國與以色列、挪威等國家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等。 在此背景下, 急需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瞭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

根據教育部等五部門《2015-2017年留學工作行動計畫》, 國際組織人才是國家目前重點培養的急需人才。 然而, 遺憾的是, 相比於中國的經濟體量及國際影響力, 國際組織中的中國雇員人數明顯偏少。 公開資料資訊顯示, 在世貿組織中, 中國籍員工只有近10人左右;在其他主要國際機構中, 只有不到3%的工作人員是中國人。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 當前聯合國系統有中國籍雇員450人,

僅占總人數的1%;世界銀行總部和各國辦公室總共大約1萬名員工中, 只有大約200名是中國人;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全球聘用了大約3200人, 只有約50名是中國人。 並且, 中國的工作人員在國際組織中往往擔任入門級的工作。

此外, 我國急需培養自己的國際爭端解決人才。 在參與WTO或者其他的爭端解決機制時, 中國仍然需要花費巨額財政資金聘請歐美律師代表中國解決爭端, 而中國自己的律師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與此相比, 印度、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已經具備由本國律師為主處理國際訴訟的能力。 這說明, 在我國, 同時具備法律專業知識、精通聯合國官方語言、具備法律素養能夠運用國際爭端解決機制的專門人才十分匱乏。

值得注意的是, 歐美人才培養已將談判教學列為重要環節並設有專門項目。 比如, 哈佛大學法學院設有“談判項目”, 著重培養學生的談判技巧和談判能力提升;美國馬里蘭大學設有“國際談判模擬中心”, 是世界著名的國際談判教學研究中心, 該模擬中心在美國的四所大學均設有分部, 著重培養學生理解國際衝突、理解外交政策、進行國際談判的知識和技能。 歐洲則設有歐洲談判教學與研究中心, 作為歐洲談判領域最重要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培訓中心。

有專家指出, 很顯然, 設立貿易談判學院具有迫切的現實需求。 我國迫切需要通曉國際規則、具有談判能力的專門人才在國際經貿舞臺為中國爭取和策劃“中國方案”。

未來, 貿易談判專業人才有廣泛的社會需求, 將主要服務於國家多邊、區域、雙邊及包括“一帶一路”在內的貿易談判, 並兼顧跨國企業的法律事務和商事談判。

據悉,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貿易談判學院初期計畫設貿易規則系、國際經濟組織系和智慧財產權系。 設想主要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以下五類人才:(1)中央部委中代表國家參與雙邊和區域性協定談判的工作人員;(2)中央部委中代表國家在國際組織中參與多邊談判的工作人員;(3)受聘國際組織為各國提供談判支援的工作人員;(4)國際爭端解決和仲裁人員;(5)非政府組織和涉外律師事務所的法律工作人員。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